方明
民間文學是文學的最早形式,對我來說,做好民間文學,就是做好文學事業(yè)的基礎,也是做好文學夢的初始。
我有幸參加了全國民間文學大普查活動,從1983年到1987年的五年間,我們群文系統上下全體干部以極大的責任心和強烈的緊迫感,把全部精力傾注在“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諺語”的搜集整理工作上。對流傳在本地的口頭民間文學進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搜集整理,基本上摸清了本地民間文學的家底。這次浩大的工程,使我受到了一次極大的教育和震撼,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文化、思想和藝術上的洗禮。從此,我便懵懂地做上了文學夢和作家夢。
文學事業(yè)崇高而偉大,也是一個堅苦而寂靜的工作,她沒有豐厚的物質回報和褒揚,只有默默無聞的守望以及無私地奉獻。無數個做著文學夢的人都不去追求夢的結果,而只注重她的發(fā)展,她的未來,她的每一個美好的過程。
我們在這次全面普查、搜集整理中感慨萬千,對于流傳在本地域的民間文學充滿著渴望,我們忠實于口頭流傳,忠實于當地民風民俗,保持著一定的鄉(xiāng)土氣息。在搜集整理樟樹鄉(xiāng)潘太公戲時,注重儺舞道具的變化和舞蹈者的動作相協調;在搜集整理流傳在寶塔鄉(xiāng)附城、桂林一帶的情歌時,注重地方方言與傳唱者籍貫的相協調;在搜集整理地名、山名、河名的傳說時,遇到流傳的版本較多時,注重選擇更適合本地流傳的版本;在搜集整理歷史人物、革命烈士的傳說時,注重對民族英雄和歷史人物的真實性、革命性、斗爭性的宏揚,盡量做到真實、合理,符合歷史的原貌等等。既保持了風俗傳統,又注重了可讀可記,真實可靠,健康向上,善意傳承。充分發(fā)揮和展現出本地民間文學的特色和優(yōu)勢。
我在這次普查中,具體分工負責搜集整理寶塔鄉(xiāng)地域的民間文學工作。當我們搜集整理到楊超烈士的歷史題材時,對烈士的革命事跡和英雄氣概感到無比的敬佩。尤其是了解到毛澤東三次來贛北地區(qū)與楊超等人談及中國革命和斗爭時,我除了感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和震憾之外,更增強了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這次普查,填補了毛澤東同志大革命時期暨1926年12月無歷史記載的空白。從此,更使我增強了做文學夢的信心和決心。當時,我便立下了誓言,為撰寫楊超的紀實文學《滿天風雪》和編繪楊超的連環(huán)畫作出一生的努力。這種想法先后得到了省市縣群文部門領導和老師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本地黨委、政府以及宣傳文化部門的高度重視,都使我創(chuàng)作的欲望只增不減,同時也占去我業(yè)余時間的百分之八十。
從1983年3月開始采訪了解楊超親友及同學,搜集整理楊超烈士的有關資料,5月開始編寫連環(huán)畫腳本,二個月后,《楊超》連環(huán)畫初稿完成。先后在本地文化部門以及烈士家鄉(xiāng)巡回展出,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省市黨報黨刊分別報道和刊登了有關內容。長篇紀實文學《楊超的故事》也于1985年完成了初稿(6萬余字)。后由市群藝館馬老師改編成電影《滿天風雪》,由著名導演謝晉搬上了銀幕,1990年在全國公開上映。應該說,全國民間文學大普查,是我文學夢的初始或萌發(fā)階段,促使我日夜成夢,夢想不斷;工作再累,想到夢境又無比快樂;在挫折面前,夢想變?yōu)楝F實又無比欣慰。后來,隨著長篇紀實文學《楊超的故事》、連環(huán)畫《楊超》以及楊超的電影《滿天風雪》不斷出版發(fā)行和公映,在一定程度上為我的文學夢添上了不少色彩,也使我在文學路上越走越遠。
民間文學大普查和研究工作取得成績后,省市民研會和省市群藝館的領導及老師多次來德安縣里檢查指導工作,與基層民間文學工作者同吃同住同勞動。如胡春潮、肖士太、吳清汀、姚輝云、傅梅影、馬南屏等老師,他們經常下到鄉(xiāng)鎮(zhèn)手把手地教基層文化工作者如何采編、整理民間文學,并對一些在普查研究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同志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文學工作者們采編故事講故事,整理情歌唱情歌,搜集民諺編諺語,搶救儺舞唱儺戲,全縣上下一片熱氣騰騰,文化系統充滿生機活力!這時期也使我有機會接觸許多省市群文和民研部門的領導和老師,尤其是1996年12月10日,九江市作協主席、著名電影劇作家王一民老師一行來德安指導工作。在縣文聯和縣文化館的領導介紹完我的情況后,對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許多希望。這是對我極大的鼓舞和鞭策,也使我做文學夢和作家夢的信心更足。在市作協團隊精神的鼓勵下,在各位老師的指導幫助下,我先后完成了長篇紀實文學《滿天風雪》的再版、增幅工作,出版發(fā)行了《滿塘浪花》和《秋實》等書,以及《德安縣民間故事選集》的修編等工作,并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以及省市黨報黨刊上發(fā)表小說、散文、故事等多篇文學作品。尤其是《德安縣民間故事選集》經過20多年的整理、編輯、修改,目前已付梓成書,正式編入《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系列叢書,并由中國文聯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
應該說,文學藝術的初步收獲,是我做文學夢最幸福的時期。也使我一夢做了30余年。在文學夢的精神感召下,我又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九江市作協副主席宜豐人聯合編寫十集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xù)劇《滿天風雪》,力爭年終完稿,投拍公映。
文學夢,作家夢,中國夢,夢夢相連,夢想終歸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