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惟鈺
自從2001年我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之后,國家對外貿易快速發(fā)展,根據國內海關總署的數據統(tǒng)計顯示,中國對外貿易的進出口總額從2001年的5100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42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對外貿易國。伴隨國家對外貿易的逐漸擴大,作為當中重要構成內容的運輸和保險同樣獲取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世界貿易跟運輸與保險密切聯系,一方面,世界經濟貿易的發(fā)展要求運輸和保險逐步提升服務質量、增加服務項目以及改進技術;另一方面,運輸與保險為世界貿易提供風險保證并開拓更加廣闊的全球市場。因此,進行世界貿易的實際工作者們,不但要求精通國際貿易的理論知識,同時還應當全面學習與了解國際運輸和保險知識,然后把其應用到全球貿易的具體業(yè)務里面,全面發(fā)揮其對于世界貨物貿易的風險保證與安全運輸作用,以便確保國際貿易的業(yè)務順利實現。所以,教學這門課程的時候,應當強調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另外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實踐教學里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一)教師團隊的知識結構不是很合理
當今主講世界貿易運輸和保險課程的老師很多都不是專業(yè)的老師,復合類型的人才比較缺乏。運輸和保險課程可以分成運輸和保險兩篇,許多教師對這些知識不是很專業(yè),并且大部分老師沒有具備實踐經驗,幾乎沒有老師真正地進行過相應的海運事務,抑或是實施海運保險的具體實務,很顯然這對于實踐教學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學生的實習機會比較少
為了和經濟發(fā)展的需要相適應,大部分大專院校增加了世界貿易專業(yè)的招生規(guī)模,但由于國際運輸和保險公司規(guī)模與數量比較有限,再加上世界金融危機的強烈沖擊,公司出于經營的競爭性以及盈利性的考慮,為學生的實習造成一大難題,假如學生不能夠在有關的單位進行實習實踐,就難以深刻理解有關的教學內容,無法衡量教學的成果,為了增加實踐教學,有一部分學校逐漸建造仿真實驗室,其對于本門課程的教學具有特別大的幫助,讓學生對世界物流的大概流程具備一定的了解,然而公司依然沒有對應的實習職位供學生實踐實習。因而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仍然滯后在識記上,例如繕制單證,他們不能很順利地從信用證當中提取信息。
(三)內容滯后,教材類型較少
世界貿易運輸和保險作為國貿專業(yè)的關鍵課程,然而其現在大量高校里面還沒有開設,可用的教材十分少,最近幾年中國影響力比較大的教材是對外經貿大學編的《世界貿易運輸和保險》,但它的內容比較局部、有一些內容早都過時,比如提單、集裝箱等章節(jié),內容比較陳舊,符合不了目前教學的要求。最近幾年北京理工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等一些出版社陸續(xù)出版了有關的教材,然而大部分內容都是圍繞世界貨運代理等各個方面,屬于面向自考或者高職高專的教材。至今還沒有存在適合于獨立學院或者本科國際貿易專業(yè)的有關教材,并且連雙語教材基本上也沒有:本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外貿工作當中可以靈活地使用運輸和保險知識跟外商進行順利的商業(yè)合作,所以為了提高學生在專業(yè)層面的英語水準采取雙語教學是非常關鍵的方法。然而因為課程里面許多內容必須結合中國實際,因而很難從外國尋找到適合中國的雙語教材??v觀西方國家相應的教學教材,在海上貨物的運輸教學當中經濟發(fā)達的國家具體包括了下面內容:“危險品的安全運輸、各種船舶的安全運輸、貨物的積載和裝卸、船舶的安全知識、貨物知識、與積載對應的船舶知識以及船舶的基本結構和類型等”。而中國世界貿易專業(yè)的相關教材內容十分少,并且國內還沒出版有關的教材。因而肯定適應不了世界貿易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更不可以適應現代社會海上貨物的運輸要求,最終不能夠達到設置本課程的教學目標。
二提高實踐教學的措施與建議
(一)建造校外訓練基地,提供崗位實習機會
如果要真正地達到教學目的,校外訓練基地的實踐必須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而本專業(yè)能夠跟物流專業(yè)以及用人單位一起合作,物流專業(yè)的老師講授物流有關的知識,世界貿易專業(yè)的老師講解國貿以及運輸管理的內容,最后一個學期學生到公司進行實踐學習。學生親自體驗世界貨代從業(yè)人員的工作,在實踐當中強化對于理論知識的了解,進而使自身的能力獲得更大的提升。這樣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畢業(yè)以后可以有很多類型的工作以供選擇,他們可以從事海上運輸的管理工作,也可以從事國際貿易的工作。
(二)改革考核形式
傳統(tǒng)的課程考核大致以考核知識結構為主,忽視了對于學生自身能力的考核。所以新的考核形式應當圍繞考試的職業(yè)技能進行,縮減識記部分的考題,增加技能的考核內容,讓學生的學習自始至終圍繞崗位要求以及能力標準的焦點開展。學生的最終成績根據三部分構成:課程仿真訓練占三分之一,閉卷考試占到一半,剩下的是校外實踐報告。
(三)訓練學生的團隊作業(yè)
該門課程具有很多的實踐性內容,同時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假如具有團隊作業(yè),效果會更好。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設計某些課內外作業(yè)讓學生團隊實現,比如以小組作為單位填寫各類運輸單據,同學在以小組作為單位填寫單據的過程當中可經過相互討論、相互檢查發(fā)現存在的問題,然后自己主動進行糾正,這類形式尤其適用于人數比較多的班級。又比如運輸流程及其業(yè)務等內容,教材上講解的比較少,可以布置有關的作業(yè),使學生通過小組來完成,接著每組派一位代表講述小組的結果,這樣的話學生可以全面施展學習的主動性,翻看各種資料,最終總結成小組意見。該種教學效果十分明顯,達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
(四)教學內容應當講究實效,增強應用性
對于獨立院校,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時不需要具備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但是航海專業(yè)的那些學生要區(qū)別對待,他們不但要掌握航海技術,同時要把握船舶結構的特征以及自身的積載規(guī)定。然而對于國貿專業(yè)的學生,其要求也不一樣,其不僅要對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了解之外,還要在重視基礎知識具體操作的時候,更加突出崗位職業(yè)的具體需要。因而教學內容絕對不可以貪大求全,務必增加適用性以及應用性。比如了解運輸流程及其相應的法規(guī)與公約,掌握所運載貨物的特征,使學生了解具體的內容、應用范圍及其使用方式等。通過將一部分相關網站不斷地對于某部分重要數據以及教材里面的陳舊內容持續(xù)的進行更新,除此之外就備課過程里面出現的一部分問題經過和專業(yè)人士進行交流、翻閱最新的專業(yè)書籍理清頭緒。endprint
(五)時常更新教材內容同時和企業(yè)維持聯系
該門課程實踐性是特別強的,致使純粹的書本教學很容易和實踐發(fā)生脫節(jié)。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接觸到最新的信息,及時更新教材內容相當重要。現在有一些教材偏離重心,不能夠適應目前海上貨物的運輸需要,集裝箱運輸從陸運發(fā)展到海運,并且通過集裝箱運輸代替了大部分雜貨船的運輸。近幾年以來海運里面主要以三大類的船型運輸作為主體,即固體散貨船、散裝液體船以及集裝箱船。在中國全球貿易專業(yè)相關的海上貨物的運輸和保險教學里面,依然把雜貨船運輸視作授課的重點,大致占到該門課程總課時一半以上,很明顯不能夠與現代化海上貨物的運輸要求以及現代船舶發(fā)展的規(guī)定相適應。再又比如,教材中對于班輪運輸的有關計算占的篇幅比重比較大,而對于計算集裝箱的運輸只占了很小一節(jié),嚴重和現實脫節(jié)。在具體貿易里面大部分使用的是集裝箱進行運輸,筆者覺得應當相應地增加它的篇幅,以便和現實吻合。所以,教學當中,在聯系教材理論知識內容的前提下,除了從書籍資料、網絡資源上給予補充之外,還應當加強與企業(yè)間的聯系,把最新的公司貨運單據比如設備交接單、貨物托運書、海運單等更新資料按時交給學生以作參考。把不同公司的提單交給學生填寫,使他們明白提單哪部分內容最關鍵的,哪部分表格內容能夠靈活地處理。
(六)全面調動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應當適當減少講解時間,并增加學生參與課堂的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間以及時間,使得學生參加到操作與討論里面去,經過一系列情景的涉及,使學生們在演講、辯論以及表演、辯論當中展開學習,進一步提升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及掌握,除此之外也提升了同學們的綜合素質高度。在進行課程的講述過程當中,提供學生思考及提問的機會,以便培養(yǎng)同學們的問題意識,只有這樣做才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為學生提供思考及其選擇的余地;另外經過對同學們所提一系列問題的解答,授課老師可以了解同學們對于所講解內容的把握程度,另外也為將來的教學累積了經驗。而且要持續(xù)不斷地培養(yǎng)同學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及其創(chuàng)造能力,針對高等學校的教學過程,其不僅僅是老師向同學們傳授所學知識的一個過程,也是老師向同學們傳授學習辦法與學習能力的經過,教會同學們自主地探索社會,形成正確合理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科學精神。
總之,該門課程的教學,應當重視教學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的持續(xù)更新,現代國際貿易運輸和保險課是國貿專業(yè)里一門理論及實踐都很強的課程。然而實踐教學當中存在著師資隊伍的知識結構不是很合理、學生實踐機會較少、內容落后以及教材類型較少等問題,因而應當采取建立校外培訓基地、變革考核形式、鍛煉學生隊伍作業(yè)、和企業(yè)時常保持聯系以及按時更新教材內容等舉措。另外注重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才可以培養(yǎng)出更多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汪益兵,陳亞飛,王捷.“海上貨物運輸”精品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J].航海教育研究,2008(1).
[2]朱瑾,徐金莉.“外貿運輸與保險”實踐教學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下半月),2007(8).
[3]李輝.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yè)教學改革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