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
微博作為新興的網(wǎng)絡傳播工具,以其傳播快捷、操作方便、信息海量、成本低廉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1]。由王亞煦等對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大學生使用微博情況進行問卷調(diào)查,在他們的研究結(jié)果中[2]顯示,97%的在校大學生開通了微博并信任微博;而在沒有使用微博的學生中,有38%的人表示準備使用,可見微博已基本進入到當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這也為高校學生工作者借助微博新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環(huán)境和群眾基礎。站在時代前沿的大學生群體,充滿朝氣與活力,對于新事物總是有著極大的熱情。微博所具有的新特性極大滿足了大學生群體的精神訴求:一方面,當代大學生有強烈的發(fā)表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意愿。在微博新媒體上,大學生可以相對自由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活力;另一方面,大學生的心理情感需要宣泄和傾訴。超過90%的同學認為微博對自己的生活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60%的受訪者認為微博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并使自己了解到他人的想法。葛超[3]對南京地區(qū)15所高校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和??粕雀黝悓哟蔚拇髮W生使用微博的情況的調(diào)研顯示,在微博的覆蓋面上,大學生已經(jīng)注冊微博的占97%;在微博的使用頻率方面,大學生每天一次及以上瀏覽微博的占90%,每天至少花費10分鐘左右的時間在微博上的大學生占80%;在登陸微博后的行為方面,了解熱點話題、隨便看看大家在討論什么的占87%,瀏覽關注別人的觀點和動態(tài)情況的占83%,想?yún)⑴c熱點話題的討論的占74%,發(fā)表自己觀點、寫微博的占63%,提出問題、希望獲得更多人的建議的占52%??梢?,織“圍脖”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今大學生的日常習慣。王云海等[4]的調(diào)查顯示,57%的受訪大學生愿意通過微博接受思政教育信息,這也為微博作為引導大學生思想進步的載體的功能發(fā)揮提供了實踐參考。
截止2012年8月31日,在新浪、騰訊兩個主要微博平臺上,新疆各級共青團組織官方微博和團干部個人實名認證微博總數(shù)為339個[5],新疆各高校團委官方微博已于2011年11月30日前全部開通,新疆大學團委與所屬的23個學院團委以及827個團支部的微博形成了微博群,各級學生教育管理部門、共青團組織和學生組織可以很方便地通過原創(chuàng)發(fā)布、轉(zhuǎn)發(fā)點評、微直播和微訪談等多種形式,與廣大青年學生進行直接、平等的交流溝通。這就為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部門加強大學生思想引領和成才服務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工作載體,能夠使各級學生教育管理部門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極大地提高了學校思政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時效性。
筆者利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在工作中形成了“六位一體”的基于微博新媒體的思政教育工作方法。
一思想上加強宣傳指導,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微博
要使用好微博,首先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并科學運用微博。引導學生在使用微博時規(guī)范使用祖國語言文字,拒絕不文明用語,杜絕在網(wǎng)上惡意謾罵的不文明行為。對于大學生來說,在微博中文明運用祖國語言不僅是個人基本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更代表當代大學生的整體精神風貌。引導學生在使用微博時保持一顆“平常心”,使用微博而置身微博以外,避免落入“微博控”的失態(tài)窘境;引導學生在使用微博時學會獨立思考,正確判斷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學會辯證思考問題,秉持客觀、理性的眼光,通過分析、綜合、比較等思維過程,找到一個完整地反映事物本質(zhì)的規(guī)律,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引導大學生樹立自主自律、自尊自愛的價值觀,加強虛擬世界的道德約束意識,提高自身的社會公德,增強責任素養(yǎng),自覺遵守各個層面的道德規(guī)范,履行道德責任,并自覺監(jiān)督其他網(wǎng)民的違規(guī)行為。
二組織上構(gòu)建學校各級學生教育管理部門微博聯(lián)動體系[6]
充分發(fā)揮微博強大的互動性和信息傳播的便捷性特點,構(gòu)建學校各級學生教育管理部門與學生之間交流溝通的渠道和機制,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提升思政工作的吸引力、擴大思政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通過逐步建立完善學校相關職能部門、院系學生教育管理部門、班級包括學生會和各級學生社團三級聯(lián)動的高校學生工作微博體系,將高校微博打造成思想引領、成長服務、組織動員、答疑解惑、工作創(chuàng)新的工作交流平臺、思想碰撞平臺、特色服務平臺、活動組織平臺,提升微博集群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三行動上打造品牌微博,構(gòu)建信息交流和工作內(nèi)容發(fā)布展示的平臺
在日常工作中,學生教育管理部門每天瀏覽上級有關部門的微博主頁和自身官方微博的私信和評論,并對兄弟單位的微博加關注,確保及時了解到有關工作信息。學生教育管理部門還可以通過微博將本部門基本情況、最新通知、品牌工程、工作動態(tài)等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以微博為窗口,及時傳達項目和活動信息,聽取學生對這些活動的意見,吸引學生的關注和參與,并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宣傳活動理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四監(jiān)管上突出微博的信息交互作用,把控輿情動向
學生教育管理部門注重收集、監(jiān)測大學生網(wǎng)上評論和思想動態(tài),并及時了解大學生的心聲,釋疑解惑。善于使用大學生容易接受的網(wǎng)絡語言發(fā)微博,避免官腔、官態(tài)。語言不得體,就很難引起大學生的關注,甚至反感。建立有效的微博訴求處理渠道,對學生通過團學組織微博反映的各類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迅速組織開展調(diào)研,為學校和相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及時解決問題,這才能使學生對學校學生教育管理部門微博的關注度遠遠高于通知、公示和海報,方便他們公開便捷地參與評論并給出建議。
五功能上發(fā)揮微博平臺對于學生活動的承載功能
各級學生教育管理部門通過廣泛開展微話題、微訪談、微調(diào)查、微直播、微活動、微服務、微協(xié)會、微論壇、微文化等活動,可以使微博成為實體工作陣地的有益補充,與更多大學生“面對面”。這些陣地,能讓學生、團學組織更明白新媒體時代議事、生存的規(guī)則,在實踐中鍛煉出他們應有的擔當。endprint
六管理上完善隊伍建設機制
不斷增強微博的吸引力,關鍵是后期的建設與管理的長效機制,特別是要有一支微博維護的骨干隊伍??梢酝ㄟ^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開展微博建設專項培訓,對班長、團支書、學生會干部、社團干部進行微博應用技術、學生工作微博體系運行規(guī)則、班級團支部微博信息發(fā)布、運用微博開展主題活動等方面的培訓,鼓勵各級學生教育管理部門的干部利用微博與大學生們進行溝通與交流,逐步探索并總結(jié)利用微博進一步做好組織、引導、服務大學生健康成長與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微博“意見達人”的選拔和培養(yǎng),當學生工作部門擁有了自己的微博“意見達人”后,就可以通過他們的影響力建立相應的微博群。充分發(fā)揮微博在推進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引領大學生思想航向、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通過體系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建立落實,相輔相成,相信能夠有效發(fā)揮微博這種新媒體的優(yōu)勢特點,減少不良反應,更好地發(fā)揮其對青年學生的思想引導作用,從而形成一套工作方法,為擴充高校思政教育的實踐途徑提供方法論支持。
雖然微博在大學生思政教育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但不能否認其作為新媒體中的一員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其不能忽視的弊端。微博信息魚龍混雜,大學生尚處于思想未成熟期,加之信息的不對等性,很難對微博上某些信息進行真?zhèn)伪鎰e,難免受到一些與社會主流思想背道而馳的不健康內(nèi)容的影響,如若沒有及時的引導,便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部分大學生過于沉迷微博,容易導致人際交往異化;由于使用微博的便捷性,容易讓學生形成依賴心理,無論是課間、課后休息都習慣用各種方式登陸微博,查看自己關注的內(nèi)容;較為惡劣的情況是有些學生經(jīng)常在課堂上低著頭玩弄手機,以致耽誤了正常的課程學習,影響自己的學業(yè)和正常的課堂秩序。
輔導員是大學中最基層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7],也是高校學生最直接的引路人。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輔導員必須學會使用微博,借助微博引發(fā)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實現(xiàn)思想對接、觀點碰撞,達到思政教育潤物無聲的效果;并積極學生加強三觀教育,正確使用微博,既充分發(fā)揮微博作為新媒體的時代性特點,又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于微博載體,實現(xiàn)教育方式的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闞道遠.微博興起視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2]王亞煦,張育廣,蘇競馬,等.大學生使用微博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31(2).
[3]葛超.微博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調(diào)查與應對[J] .思想教育研究,2012(6).
[4]王云海,李峰,李彥.利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徑研究[J].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學報,2012(2).
[5]彭亮.淺析微博環(huán)境下新疆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J].昌吉學院學報,2012(5).
[6]鄧紅彬.運用新媒體技術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