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很多人知道張茂淵都是源于張愛玲的作品。張茂淵是張愛玲的姑姑。張愛玲為這個感情比父母還要深的親人寫了一篇散文式的文章《姑姑語錄》。除此之外,在張愛玲從少女到青年的10年成長間,由于父母角色的缺席,她與姑姑同住,張茂淵不僅相當于她的半個監(jiān)護人,其個性、言談思想和行事風格均對漸漸成長的張愛玲有所影響。張愛玲的許多作品里都能隱約見到“姑姑”的身影。
張茂淵的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鴻章,父親是大臣張佩綸。當年,李鴻章欣賞張佩綸的才華,認為他才干堪稱今世藺相如,因此不僅把他收入自己幕下,更將寵愛的大女兒李鞠耦嫁給他為妻。23歲的千金小姐李鞠耦帶著豐厚的嫁妝,以及娘家顯赫的聲勢和影響力,成為了43歲的清貧官吏張佩綸的續(xù)弦夫人。
張茂淵曾這樣說她的外祖父李鴻章:“這老爺爺也真是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比她大二十來歲的做填房,一個嫁給比她小六歲的,一輩子嫌她老。”事實上,李鴻章為女兒擇偶的標準確實獨特,并非“中國式婚姻”歷來看重的家世、權(quán)力和財富,而是人品、才學與抱負。張愛玲在《對照記》中提到:“我祖母的婚姻要算是美滿的了,在南京蓋了大花園偕隱,詩酒風流……”
成為李鴻章的女婿后,張佩綸雖一度得到岳父的重用,但后來因為在政事上與岳父意見不合,最終還是郁郁不得志,只能退隱園林,連生活費都靠妻子的嫁奩。
貴為相門千金的李鞠耦美麗嫻雅,能詩善琴,無論從家世還是容貌,后人常認為“爺爺配不上奶奶”。但她卻從沒有嫌棄丈夫,倆人婚姻生活很美滿,并育有一對子女,即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和姑姑張茂淵??上Ш镁安婚L,1903年55歲的張佩綸病逝,留下了年僅35歲的年輕寡婦李鞠耦和幼小的兒女(包括前妻的兒子)。
世家小姐李鞠耦失去了丈夫,只能把家族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她嚴格督促張志沂讀書,背不出書就打或者罰跪,甚至為了防止他跟紈绔子弟學壞,竟給他穿上花紅柳綠的舊衣服,滿幫的繡花鞋。而她卻又給女兒張茂淵穿上男裝,稱“少爺”,希望女兒能像男人般剛強獨立。然而這一番苦心,最終無法挽回一個輝煌家族的沒落。張志沂并沒能被復制成他的外祖父或父親,他甚至還沒長大就“過時”了,成為了天生的“遺少”。當李鞠耦50歲去世后,他便靠著母親的遺產(chǎn),抽大煙、上賭場、逛妓院……過著墮落的生活。
張茂淵雖和哥哥同出一母,同樣在晚清中頹廢沒落的貴族家庭中成長,但無論脾氣秉性或才華追求等方面都與哥哥相去甚遠。張茂淵與親哥哥關(guān)系并不和睦,但與嫂子(張愛玲母親)卻是閨中密友。她自然不愿意像舊式女子那樣,被困在青苔斑駁的庭院里,和哥哥過著混混沌沌的日子。1924年,張茂淵決定出國留學,而結(jié)伴同行的還有張愛玲的母親黃素瓊。也正是在那艘駛往異國他鄉(xiāng)的輪船上,她第一次遇到了那個牽絆自己一生的男人。
當時,那艘輪船上還載著一個名為李開第的學生,他剛從上海交大電機專業(yè)畢業(yè),并獲取公費名額赴英國留學,可謂雄心壯志的青年才俊。他們曾在船上相遇,張茂淵清雅高貴的氣質(zhì)讓李開第過目難忘,而當李開第用英文意氣風發(fā)地朗誦起拜倫的詩歌,英俊才子的形象也不禁讓張茂淵心動。然而,一段浪漫的情事還沒來得及開始便被深藏在心海中——李開第此時已經(jīng)有一個家里安排的未婚妻,更何況張茂淵的家世背景也讓他不敢“高攀”。那點微弱的愛的火苗,不經(jīng)意間便被海風吹滅。但張茂淵的心里卻從此埋下了一顆愛的種子,她的冰冷清高沉沉地壓著它,讓它幾十年來都不曾熱烈發(fā)芽。那一年,張茂淵已經(jīng)25歲。
在歐洲留學的那段日子里,張茂淵的眼界被打開,新的世界占滿了她渴求知識的心靈。當時,張茂淵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是留學生中矚目的明星,李開第雖不時聽到她的名字流傳,但彼此基本無交集。1927年底,他們相繼學成回國,經(jīng)雙方朋友介紹,張茂淵與李開第才正式相識,成為朋友。
1932年,而立之年的李開第與未婚妻閔行的富家女夏毓智結(jié)婚,而張茂淵卻做了婚禮的女儐相。后來,李開第被安利洋行派往香港工作。1939年,18歲的張愛玲要到香港大學讀書,因張茂淵與李開第的深厚情誼,李開第被委托為其監(jiān)護人,因此張愛玲稱呼李開第為Uncle K.D,并一生沿用此稱呼。當時李開第在碼頭接了剛到香港的張愛玲,并親自開車把她送到港大。這段時間,李開第對張愛玲的照顧盡心盡力,直到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香港淪陷,李開第一家赴重慶,才改托自己的一位好友照應張愛玲。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李開第從重慶回到上海。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間,張茂淵和李開第再度重逢,并與他們家來往頻繁,甚至與他的妻子夏毓智也成為好朋友。解放前后,李開第對這姑侄倆十分照顧,還經(jīng)常載著她們出去吃飯、喝咖啡。
此時的張茂淵還過著她的“超級剩女”生活。據(jù)說,在她小的時候,算命先生就說她是晚婚的命。疼愛她的父母自然給她留下一份豐厚的財產(chǎn),但怎么也想不到她的晚婚要晚到快80歲。張茂淵長相不俗,她身材高挑,膚白發(fā)黑,眉目清秀,頗有東方古典美女的韻味。然而,雖其外貌氣質(zhì)很吸引人眼球,但她為人清淡冷傲,仿如冰山美人。曾有富商子弟對她展開熱烈追求,她一點不為所動,還清醒地對張愛玲說:“這些男人只是看重你外在的東西,他們只是活動的精蟲,最后還是會離你而去?!?/p>
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張茂淵沒有愛情斷然不會走進婚姻。憑著所繼承的“打折”的遺產(chǎn)(部分被兩個哥哥吞占),她獨立自強,做過投資,炒過股票,甚至買過法幣保值,但大多是虧損。盡管如此,她還是不依靠任何人,選擇自力更生,先是憑著留學的經(jīng)驗,進入英商怡和洋行做職員,后來又到電臺做廣播員,成為中國第一代“女主播”,獲得不錯的薪金,以至于她感嘆:“我每天說半個鐘頭沒意思的話,可以拿到幾萬塊的薪水;我一天到晚說有意思的話,卻拿不到一個錢?!?/p>
她儼然就是現(xiàn)代社會的女金領(lǐng),在電臺做得久了,為了追求新鮮感和新的發(fā)展,又跳到戲院去為國外原版影片做現(xiàn)場翻譯,成為中國最早一批女性“同聲傳譯”。憑著個人的才干,她被大光明戲院的總經(jīng)理看重,聘其擔任機要秘書,并一做就是十年。作為一個獨身的職業(yè)女性,張茂淵憑借不錯的收入,與侄女張愛玲共居于高級的公寓,過著頗具小資品味的生活,雖然有些寂寞卻不失自由和精彩。endprint
她不像一般的女人那么熱愛珠寶,甚至裝飾性的東西都不大喜歡,手里的一些珍寶大都被她變賣掉了。冷淡而真實的張茂淵,不需要在茫茫紅塵中掙扎著展現(xiàn)自己、證明自己、滿足自己,她只追隨著安然的內(nèi)心。愛上一個人,如果不能在一起,她也不刻意去遺忘;偏偏那份愛是如此深沉,一直縈繞不去,所以無論多少年,她還是選擇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感覺。
無論她有沒有重遇那個讓她曾經(jīng)心動的人,她都是以這種節(jié)奏,讓心中的那點愛,化成淡淡的欣賞、淺淺的思念,隨緣分的牽引,一步一步走往人生故事的終點。而偏逢亂世,這點深埋的情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清高,全幻化成茫茫人世間的枯榮自守,美麗中沾染了星星點點的殘酷。
每個人的命運都逃不過歷史車輪的碾壓,大時代轟轟烈烈向前,一腔兒女情懷也被卷裹進變革的煙塵中。解放后,張愛玲身為“漢奸前妻”,自感前途黯淡,便離滬去港,后又輾轉(zhuǎn)到美國定居。李開第因是資本家出身,在歷次運動中自是劫數(shù)難逃,疲于奔命。
1965年,夏毓智病入膏肓,在醫(yī)院度過的人生最后幾個月里,李開第和張茂淵輪流陪護,讓她十分感動。臨終前,她拉著張茂淵的手,說出藏于心中多年的話:“我明白你與李開第是情投意合的一對,當初我一點也不知情,而你一直把你的戀情暗藏在深處,我竟然一點沒有察覺。我走后,希望你倆能夠結(jié)為夫妻,以了我的宿愿。”
夏毓智雖然不能陪李開第走完剩下的人生路,但在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她無疑是幸福的,而且她能在“十年浩劫”到來前離開人世,也算得上是另一種幸運。接下來的日子里,老年喪妻的李開第被打成反革命,他的女兒遠在廣州,兒子被逼自殺,親友避之不及,獨剩這個風燭殘年的老翁,被抄家、批斗、下放勞動,天天在弄堂里清理垃圾……而出身清朝貴族的張茂淵雖然也被抄家,被迫打掃廁所,但由于是一介家庭婦女,處境畢竟稍好。
在這段艱難的歲月里,張茂淵不顧眾人的冷嘲熱諷、指指點點,給了李開第無微不至的照顧。她手把手地教他做家務,用那雙曾經(jīng)彈鋼琴的玉手來幫他干那些又臟又累的苦活。因為有著彼此間的支持和幫助,兩個老人終于熬過了噩夢般的十年。這十年不可能是幸福和浪漫的,相反是痛苦的、煎熬的,但正是這十年,讓兩顆曾為世事蒼老的心漸漸貼近。他們的愛情終于不再是大洋中、輪船上刮過的一陣海風,而是發(fā)了芽、生了根、開了花的真實。
1979年,李開第終于平反了。張茂淵寫信給李開第:“不是我不愿再等,我怕時間不再等我。”李開第回信:“雖然我曾經(jīng)走遠,心卻沒有離開過?!边@份共患難、生死相守的感情,已不需再作解釋或證明了。78歲的張茂淵,終于成為了李開第的新娘。
當張愛玲收到來信,知道Uncle K.D竟然成為了自己的姑丈,感動得忍不住落淚。她回憶起張茂淵曾經(jīng)對她說過:“姑姑一定會結(jié)婚的,哪怕80歲也會結(jié)婚?!蹦菚r,她何曾想到,她的姑姑一生一世的堅守,最終獲得了她想要的幸福和愛情。較之于張愛玲,張茂淵還是要幸運一點。
張茂淵和李開第婚后共同度過12年。在這段遲到的婚姻中,她的生活很簡單、安寧,籠罩著淡淡的瑰色幸福。在生命的最后幾年,張茂淵得了乳腺癌,但李開第并沒有把真相告訴她。他為她遍訪治癌專家,病榻前對她關(guān)懷備至,呵護有加。當癌細胞已經(jīng)擴散到肺部,醫(yī)生斷定她只有幾個月生命時,李開第仍不忍愛人痛苦,四處打聽名醫(yī),以將她的病痛減到最輕。結(jié)果,在愛的力量之下,張茂淵的生命又延長了兩年三個月,連醫(yī)生都稱之為奇跡。
1991年,張茂淵帶著微笑離開了這個讓她嘗盡冷暖的人間,享年90歲。她一生寧缺毋濫,一朵華貴的花苞只為珍惜她的東風而綻放,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獲得了她那有名的侄女一生求而不得的“歲月靜好”。
〔責任編輯 柳婷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