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摘要:翻轉課堂是一種通過學生在課外學習,課上師生、生生進行互動討論而完成學習任務的新型教學模式;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xiàn)實。該文為大家呈現(xiàn)《數(shù)據(jù)庫技術》課程中部分內容的翻轉課堂實踐過程,詳細列出了課前任務設計和課上任務實施,并分析了實踐效果。
關鍵詞:數(shù)據(jù)庫;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27-6442-02
Abstract: Turning the classroom is a kind of by students in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a new teaching model students were interactive discussion and complete the task of learning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ents in cla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becomes feasible and practical. This paper is flipped classroom practice process show "part of the contents of database technology" curriculum, with a list of lessons before class task design and task implementation, and analyzes the practice effect.
Key words: database; turning the classroom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大量信息的存儲及管理離不開各種數(shù)據(jù)庫,學生掌握數(shù)據(jù)庫相關知識非常重要。《數(shù)據(jù)庫技術》是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該門課程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非常的課程,如何采用更有效合理的教學方法教授好這門課程,讓學生能真正掌握并在職場中學以致用,是大家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起源于美國的科羅拉多州,不同于教師利用上課時間講授內容、學生用課后時間完成作業(yè)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是重新調整使用課堂內外的時間:課堂外,學生通過視頻學習、網(wǎng)絡交流、查閱材料等方式完成信息學習;課堂上:教師采用討論法和協(xié)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個性化的需要,引導學生通過面對面的互動學習更好的掌握知識和技能。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更加靈活、參與度更強。
本文將呈現(xiàn)在《數(shù)據(jù)庫技術》上的一次翻轉實踐?!爸魍怄I約束”是數(shù)據(jù)庫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從學習順序上來看:介紹完數(shù)據(jù)完整性概念后,將學習五大類約束,而主外鍵約束是其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兩類約束。該文將選擇該部分約45分鐘授課內容進行翻轉。
1 傳統(tǒng)課堂的設計與安排
案例背景:現(xiàn)有學生信息表stud_info、課程信息表lesson_info、學生選課成績表 stud_grade,三張表間關系見圖1所示:
傳統(tǒng)課堂教師教學安排過程:
1) 主鍵約束:分析表stud_info和lesson_info的主鍵;首先請學生自己實踐無主鍵時的效果;然后再增加主鍵約束,體驗兩種情況下插入多次重復記錄的效果!
2) 外鍵約束:首先在表stud_grade無外鍵情況下演示相關行的插入效果,然后分別使用兩種方法來創(chuàng)建外鍵,表有了外鍵后,會帶來什么樣的效果呢?請學生分組進行實踐和討論。
3) 三張表的主外鍵約束創(chuàng)建完成后,接下來學生分組完成“主鍵、外鍵約束的修改”;教師為每組下發(fā)各自任務案例,每個任務案例可能不同;教師根據(jù)各組完成情況進行分組小結,并要求學生進行組內同學互評。
2 翻轉課堂實踐
采用翻轉課堂講授該部分內容,首先是資源的準備(含微課視頻和學習資料,由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充分準備),然后是精心設計課前任務,并給出明確的評價課前任務完成情況的方式,最后是課上任務的實施(包括課上與課前學習任務的銜接、課上學習討論的開展兩大部分)
2.1 課前任務設計
教師提供下列資源,學生按照要求使用資源在較充分的時間內學習并完成任務(上課前)。
2.1.1 提供資源:
1) 主鍵約束的創(chuàng)建與刪除相關視頻(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zNzQ2MzEy.html);
2) 外鍵約束的創(chuàng)建與刪除相關視頻;
3) 教材相關章節(jié);
4) 課程平臺上相關自測題目5題(從題庫中選擇,每個學生完成的題目不一定完全相同),附加題1題。
2.1.2 任務完成及計算分數(shù)方式:
1) 學生首先學習兩個視頻及教材提供資料;
2) 學習完成后在課程平臺上完成自測題目,每道題目答對得5分,答錯不得分;另有附加題可完成,答對得10分;
3) 題目完成后轉到平臺的討論區(qū)進行課前討論,發(fā)起主題得2分,參與回帖得1分;鼓勵大家多發(fā)言、多討論。
2.2 課上任務實施
在45分鐘上課時間內按照下列活動序列開展教學活動:
活動序列1:根據(jù)課前學習任務完成情況,有針對個別點名抽查學生完成情況,根據(jù)完成情況給分,分數(shù)計入個人平時分。(5分鐘)
活動序列2:將課前題目中學生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選擇兩題出來,學生約三十人分成6組,進行小組討論,并提交簡短的討論結論文檔,根據(jù)該文檔教師給出每組的表現(xiàn)分。(8分鐘)
活動序列3:教師給出難度比課前任務略難一點的題目,學生完成表的主外鍵約束創(chuàng)建并通過平臺提交電子文檔;提交后選擇合適學生進行集體分享,如果疑問較多,可以組織全班大討論。此處教師根據(jù)提交文檔給出每個學生的課堂任務完成分數(shù)。(8—10分鐘)
活動序列4:播放視頻《沒有主外鍵約束的表》,學生分組進行實踐與討論,并將關于數(shù)據(jù)完整性通過主外鍵約束來實現(xiàn)的結論記錄下來,每組提交一個文檔;此處教師可能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表現(xiàn)平淡的組進行引導,并根據(jù)提交文檔給出每組的表現(xiàn)分。(10分鐘)
活動序列5:將各組提交的討論報告分組傳閱,給出分數(shù)并開展全班大討論,有需要的學生可以發(fā)言。(7—9分鐘)
活動序列6:教師通過課程平臺給出題目用來測試學生掌握程度,同時總結本節(jié)課內容,并給出輔助學習資料。(5分鐘)
2.3 教學設計反思
為保證翻轉順利進行,需注意下面幾點:1) 教師在課前要通過課程平臺匯總學生的課前任務完成情況。2) 為節(jié)省時間,學生分組、教師給分等任務可放在課前及課后完成。3) 課上任務的布置需根據(jù)課前任務的難度精心設計。
3 創(chuàng)新之處及其初步實踐效果
本文為大家呈現(xiàn)了《數(shù)據(jù)庫技術》45分鐘的翻轉課堂,翻轉課堂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把教師從傳統(tǒng)的“圣人”角色轉變成了“導師”,使得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成為了可能,并且非常方便學生在病事假誤課或復習的時間里多次的學習和總結。參與學習的85%的學生在這節(jié)翻轉課堂后表示了對“翻轉”的喜愛,他們感覺在學習中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也有興趣在課堂上參與各類討論,感覺教師對每個學生的關注度提高了。但也有極個別學生對課前任務的完成提出了質疑,他反應課前時間花費過多,內心有抵觸心理,且由于課前任務完成不佳在參與課上討論時也難以深入。
4 結束語
基于《數(shù)據(jù)庫技術》課程進行翻轉課堂的初步實踐只是一個開始,學校的客觀教學情況、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教師課程資源的準備都制約著翻轉課堂的實施;翻轉課堂到底是不是適合高職學生、是不是適用于每一門課的所有內容、是不是在各種教學環(huán)境下都適合,這些問題都有待于大家的進一步學習與實踐。作為一名教師要更多的進行教育教學實踐,為更好的服務于學生努力!
參考文獻:
[1] 中國大學MOOC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