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雙(浙江省金華市丹溪小學)
我們的語文課,往往是教師主宰課堂,掌握課堂前進的“方向盤”,教師從課程目標到課程材料均需依照事先的預設而無任何修正的必要和可能,從而排斥了課程動態(tài)中的非預期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嚴重抑制了師生雙方的創(chuàng)造性.語文課堂教學充滿著各種變化和突發(fā)事件,教師要自如地駕馭課堂這個復雜多變的動態(tài)系統(tǒng),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掌握教學機智,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以獨特的能力駕馭課堂,用教學心理對待偶發(fā)事件,把握教育契機,將“意外”情況轉化為難得的課程資源,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打造活力課堂.下面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四個課堂事例.
【案例】師:請大家默讀課文10-15自然段,想一想:陶罐前后有變化嗎?
生:沒有?。ó惪谕暎?/p>
師:你們說得對,陶罐子確實沒有變化.請同學們找出表示沒有變化的句子讀一讀.
生1:我從第14自然段中看出陶罐沒有發(fā)生變化:“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凈,它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
師:是啊,許多年代過去了,陶罐子的樣子還是如以前一樣:光潔、樸素、美觀.但是,它真的沒有變化嗎?請大家再讀課文,仔細想一想.
生2:陶罐變成古董了.
生3:陶罐成了古代的東西,變成價值連城了.
【解讀】這是我在執(zhí)教《陶罐和鐵罐》時的一個片段.“陶罐前后有變化嗎?”這個問題,備課的時候我認為學生一定會發(fā)現(xiàn)陶罐的變化.沒想到,學生卻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我沒有 “一棍子打死”,否定學生的回答,而是隨機應變,不失時機地回扣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再深入閱讀課文,理解語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義.這樣做,不僅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把教學更為有效地向縱深推進.
課堂,學生學識成長的樂園.教學設計時,教師們都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教學,但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在課堂中,我們允許學生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學生有犯錯誤的權利”“不犯錯誤的不叫孩子”,沒有“缺點”的課不是真實的課,不是學生的課.課堂不是作秀,不是教師展示才華的舞臺,而是學生學習的空間、學生成長的樂園.反思我們平時聽到的公開課,很多的時候,我們過分關注自己的教學設計,為了上好一節(jié)公開課,不惜精心設計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在環(huán)環(huán)緊扣、一切順利的教學中,課堂成了教師“演出”的舞臺.而學生是怎么學的?學生學了什么?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怎么樣?這些卻往往得不到我們的重視.一堂好的課,教師應該隨時關注學生的反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調(diào)整教學方法,努力實現(xiàn)“順學而導”.這樣的課堂,一定會是學生喜愛、高效的生本課堂.
【案例】師:同學們,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閉上眼睛展開你想象的翅膀,現(xiàn)在,你最想說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 (音樂響起)
生1:我是一朵美麗的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想讓前來觀看的游人們更早地看到我美麗的面孔.
生2:我是一朵潔白的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驕傲地說:“瞧!我長得多美呀!”
生3: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小姑娘,穿著潔白美麗的衣裳,穿著碧綠的裙子,在隨風飄舞.
師:荷花仙子來了!真是三生有幸?。。ㄐβ暎?/p>
生4:我是一朵招人喜歡的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想要跟別的荷花比美,你們誰也沒有我這樣美麗動人.
師:我欣賞你的自信!自信的荷花才是美麗的荷花.
生5:我是一朵姿態(tài)萬千的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想說:“我終于長成一朵美麗而漂亮的荷花了,可以讓許多游客來觀賞我.”
師:將自己的美獻給游客,你不但有一個美麗的外表,更有一顆美麗的心靈.
生6:我是一朵孤獨的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多想找?guī)讉€小伙伴跟我一起捉迷藏啊!
師:誰想跟這朵荷花交朋友?
生:(紛紛舉手)
師:不孤獨,孩子,不孤獨.你有朋友,瞧!他們都是你的朋友.
生:(許多同學紛紛和生6打招呼)
師:還有我這朵大荷花呢!(學生們開心大笑,包括生6)
【解讀】聽完這節(jié)課,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結合啊!新課程提出:“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yǎng)目標,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和健康意識,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困擾學習的心理問題,調(diào)節(jié)和優(yōu)化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有效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zhì).”課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氛圍,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語文資源中挖掘出心理健康滲透因素,還得把握在最恰當?shù)臅r間、最有效的契機,給予最有效的教育.教學中的契機的出現(xiàn)有時是偶然的,隨機的,這就要教師自己去用心捕捉,這時教學機智就顯得特別重要.我的經(jīng)驗是積極挖掘語文資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以此為憑借,敏銳地捕捉語文教學中瞬間即逝的契機,采用靈活互動的教育方法,拓展?jié)B透,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就像古詩所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要和春雨潤物那樣,悄無聲息地去滋潤學生的心田.
【案例】生:余老師,兩個手指頭指的是兩莖燈草,我覺得趙氏心里知道就好了,不應該把她的猜測告訴嚴監(jiān)生.
師:哦,你的想法很特別,能說說理由嗎?
生:因為趙氏作為他的夫人,肯定希望他能多活幾天,如果她不說出,嚴監(jiān)生肯定不會斷氣.
師:你提了一個很有見地的問題!大家再仔細讀一讀課文,討論一下:趙氏該不該把自己的猜測告訴嚴監(jiān)生?”
生1:我覺得應該告訴,因為“嚴監(jiān)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可見他活著是多么痛苦!
生2:“他把兩眼睜得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fā)指得緊了.”從這句話中看出嚴監(jiān)生因為大家沒猜出兩根指頭的意思,心里一定很難過.趙氏說出了他的心里所想,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
生3:“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嚴監(jiān)生活著就是為了這兩莖燈草,他是多么希望大家能了解他的心聲?。?/p>
生4:趙氏挑掉一莖燈草后,嚴監(jiān)生就把手垂下,登時沒了氣.如果趙氏不告訴他,他一定會死不瞑目的.
【解讀】這是六年級的家長開放日上,我上《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的一幕.由于初次接觸到古文,加上文本語言刻畫形象生動,課堂中,學生們積極參與,對嚴監(jiān)生心理活動的揣摩和人物形象的感悟十分到位,可謂是妙語連珠.“兩個指頭——兩個親人——兩筆銀子——兩位舅爺——兩莖燈草”, 在感受親人的猜測和嚴監(jiān)生的激烈反應中,大家牢牢地記住了吝嗇鬼——嚴監(jiān)生.突然一個學生舉手:“老師,我覺得趙氏心里知道就行了,不應該把她的猜測告訴嚴監(jiān)生.”哦?大家都被他的“另類”解讀呆住了.如果不去理會這個問題,照原先設想的思路上下去,勢必會影響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解讀.面對這個與教師預設的價值取向迥然不同的 “異樣的聲音”,我及時予以肯定,在學生中樹立了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的榜樣,激發(fā)了孩子們那充滿智慧的感悟.我緊緊追隨學生的興趣,抓住教學中的“機遇”,機智地做出相應變動.
學生認真研讀文本,悟出了字里行間所蘊涵的前因后果,難能可貴的是,這是學生自發(fā)自覺地主動參與,因而生成的教育意義與教師的生硬解釋有著天壤之別.在這里,既要求教師對文本的熟知,又要求教師敏銳地發(fā)覺問題的價值,而且一旦問題鋪展開來,教師對它的動向要把握得不偏不倚,處理得恰到好處.否則,隨意把握生發(fā)點,目標不定,或指向不明,或方法不當,都有可能導致喪失語文教學的特點,造成無效的生成.在即時評價用得好,生成狀況來得妙的課堂里,學生才能“敢于直言”“暢所欲言”,經(jīng)過這樣的鍛煉,學生才有可能做到“言者善繪”“聞者有味”,或者“言者善辯”“聞者善斷”.由此我想到在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對這種“意外”,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不妨以此為切人口,順著新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教師的教學機智或許有許多靈感、天賦的成分,但更需要我們不斷地發(fā)現(xiàn)、發(fā)展培養(yǎng)和加以修飾,從有痕到無痕,最終成為教師習慣性的行動,成為教師的自然流露.教學機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讓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使教學機智從有痕走向無痕,從偶然走向經(jīng)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