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慧敏
摘要:近年以來,在全國范圍內發(fā)生了多起古城火災。這些火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許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付之一炬,古城的消防安全工作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古城的消防工作已變得異常重要,如何貼近實際,結合地域特點,實現(xiàn)對古城消防的安全管理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古城;消防;安全;工作
引言:我們所說的古城是指歷史文化名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規(guī)定:歷史文化名城指的是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由于古城存在著諸多的先天性火災隱患,例如:古城多為土木、磚木甚至木質結構,其耐火等級低,抵御火災的能力差;古城內的房屋間距較小,與現(xiàn)有相關設計標準對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極易出現(xiàn)火燒連營的火災現(xiàn)象;市政消防設施配套不足,基于保護古城風貌、改造困難等客觀原因,市政消防設施不足以滿足滅火的需要;由于很多古城道路狹窄,造成消防車輛無法駛入;居民素質參差不齊,他們的自防自救意識不強以及其他不確定因素提高了火災出現(xiàn)的風險系數(shù)。
由于古城存在上所述諸多隱患,古城火患實屬防不勝防。筆者認為,在強化日常防火的情況下,更要以滅火救援為中心,日常防火更要服務于滅火作戰(zhàn)實際需要,做好充足的滅火準備工作,做到一旦發(fā)生火災要第一時間及時處置,將火災范圍、損失、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一、日常防火是滅火作戰(zhàn)的前提條件
(一)有針對性的編制古城專業(yè)消防規(guī)劃
根據(jù)古城實際情況,我們需要聘請專業(yè)機構編制古城專業(yè)消防規(guī)劃。規(guī)劃必須科學、客觀、合理,還需結合古城開發(fā)發(fā)展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策略,例如:建設公共消防設施,增強消防專業(yè)力量建設,使古城消防建設更為科學合理,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二)強化建筑抵御火災的能力 必須與古建筑修繕相結合
相關職能部門應抓住古建筑需要修繕或重新建造的時機,有計劃的提高建筑抵御火災的能力。在保證建筑形式、體量、色調以及格局和風貌與相關時代相一致的前提下,強化隔墻的耐火能力,采用不燃、難燃材料替換易燃材料,既要符合相關保護管理條例,還提高了建筑的耐火等級,從而增加了防火隔離帶。
(三)科學規(guī)劃設置消防車通道
由于古城道路相對狹窄,消防車輛難以駛入,我們要合理確定消防車的輻射半徑,找出消防車可以進入的道路,并將其設為消防車通道。這些道路平時宜采取門禁設施,只允許消防車通行,消防車輻射半徑不超過200米,盡可能的讓消防車接近古城內的建筑。如實際情況確實缺少必要條件時,我們要結合古城改造方案,改造出消防車通道。
(四)有計劃的增設公共消防設施
我們要依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設置室外消火栓,還應結合實際情況,增加消火栓的數(shù)量,便于消防車??垦a水。另外,可根據(jù)建筑改擴建等,或結合景觀水池建設,設置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增加古城消防的實際蓄水量。
(五)強化古城建筑的電氣線路改造
第一,強化對居民住宅外部電氣線路的規(guī)范管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街道兩旁各種電信、移動、聯(lián)通、廣電等多與電力線路相互交織猶如蜘蛛網(wǎng),這些無形增加了電氣線路故障的風險,埋下了火災隱患。相關單位必須做好強弱電分離。根據(jù)電力線路的相關規(guī)定,距離最好在20厘米以上。
第二,加強進戶線路改造。針對古城戶內電力線路陳舊老化、亂拉亂接亂掛、過載發(fā)熱、安裝不規(guī)范、電力線及開關插座不符合安全要求等突出問題,政府部門要牽頭實施戶內電力線路改造,采取多種形式的資金籌集形式進行,最終實現(xiàn)更換原有電力線路、插座、接線盒、燈頭,還需設置自動空氣開關。
(六)整治火災隱患需要多部門聯(lián)動
定期聯(lián)合組織檢查,各部門形成合力,對于發(fā)現(xiàn)的火災隱患及時提出,并及時督促其整改和消除火災隱患,此舉能彌補單個部門權限上不足,從而實現(xiàn)防患于未然。
(七)發(fā)揮社區(qū)、村(居)委會的消防作用
由于社區(qū)、村(居)委會等基層組織更加貼近廣大人民群眾,掌握火災防火檢查的要點,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火災隱患,由于這些單位與基層群眾關系密切,督促整改起來也會更加的簡便易行。同時配備給他們相應的器材裝備,更便于初期控火。
二、做好消防宣傳教育工作
(一)我們要充分利用影響力較強的宣傳媒體,如:廣播、電視、報紙等進行消防宣傳工作。編排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日常防滅火小知識,確保消防宣傳工作更加及時有效。
(二)注重防火期的宣傳教育。我們需要聯(lián)合社區(qū)及相關部門開展入戶宣傳教育,與居民面對面的交流,手把手的傳授,提高公眾對消防知識的關注度,提升居民的消防知識水平,提高古城抵御火災能力。
(三)利用各種消防演習、召開火災現(xiàn)場會、消防站對外開放等形式,使人民群眾更加生動形象的了解消防工作,近距離接觸消防部門,提高居民的消防水平與意識。
(四)加強社區(qū)、村(居)委會消防宣傳教育,提高居民和社區(qū)、村(居)委會管理人員的消防安全素質。在人員集中或休閑場所建立消防宣傳欄,如條件允許,可建立消防宣傳教育活動中心、消防畫廊、消防公益廣告欄,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消防文體娛樂活動。讓人民群眾更加認識、了解消防,切實增強群眾的防火意識與抗御火災能力。
三、積極做好滅火救援的準備工作
(一)必須有足夠的消防設施
消防部門必須充分調研當?shù)毓懦堑幕馂奈kU性及施救方式方法,購置適應當?shù)毓懦腔馂膿渚鹊能囕v器材裝備,例如:輕型性能好的消防車、消防摩托、重型供水能力強的消防車、手抬機動消防泵、消防水囊及高噴車等,做好滅火救援的硬件準備工作。
(二)提高人員素質 ,強化人員組成
消防部隊屬于養(yǎng)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隊伍,面對守衛(wèi)古城的重任,必須注重人員數(shù)量與素質。如果現(xiàn)役官兵不足,必須提請政府,采取多種形式進行人員補足,如條件允許可協(xié)調事業(yè)單位編制,補足合同制專職消防員。總之,要有足夠的人手組成足夠的滅火作戰(zhàn)單元,在日常出警中尤其注意留足后備力量,防止同時、多處、多起接警影響到古城的消防安全。
(三)加強演練 ,制定滅火預案
以政府層面專門制定古城滅火救援預案,明確領導組以及各部門的職責,例如:交警及時疏導交通進行管制;電力部門及時的斷電、通電;水務部門及時局部加壓送水;住建部門及時調集挖機開辟防火隔離帶。消防部門要科學合理的進行戰(zhàn)斗編成,針對本地古城特點制定滅火救援預案以及創(chuàng)制相應的操法,強化訓練,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針對不同的季節(jié)和區(qū)域要開展每年不少于2次的消防演練,設置2個以上的起火點,檢驗部門聯(lián)動效果和滅火作戰(zhàn)能力。通過實際演練,我們要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斷解決、協(xié)調和磨合。
結束語:
總之,古城的消防安全工作應從滅火救援工作出發(f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積極輔以日常的防火工作,設置合理的消防基礎條件,充分發(fā)揮各單位、部門的職能作用,走群眾化消防之路,才能真正做好古城的消防工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2006年12月1日.
[2]韓丹,何肇瑜.高分遙感影像在城市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建設科技,2012,(22):.
[3]徐俊雅.淺談城市消防安全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建設[J].中國科技縱橫,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