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占忠
【摘要】“中國好聲音”自從2012年夏季開播到今年,經(jīng)歷了兩年多的成長時光,同時也紅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對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模式帶來了新的思考與改革方向。針對目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模式中的教育理念陳舊、音樂設施缺乏、受社會音樂風氣影響等的現(xiàn)狀,“中國好聲音”的到來對我國高校教育模式帶來了新的改革浪潮,為高校音樂教育模式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關鍵詞】“中國好聲音”;高校;音樂教育模式;改革
一、我國高校音樂教育模式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教育理念陳舊、缺少創(chuàng)新
我國高校音樂教育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專業(yè)性的音樂高校教育,一類是普通高校的音樂普及教育。不論哪一類型的高校音樂教育始終擺脫不了中國應試教育的頑疾,“師本教育”始終困擾著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高校音樂教育理念仍傳承傳統(tǒng)的習俗,對于音樂的類型及演唱方式缺少創(chuàng)新與開拓。
(二)音樂設施缺乏、教師隊伍建設落后
高校音樂教育多停留在老師在講臺上講或者唱,同學在講臺下聽或者跟著唱,專業(yè)音樂院校的音樂器材大多設備陳舊、設施不足,對于價格昂貴的鋼琴、吉他以及古箏等器材更是越發(fā)稀缺。對于普通高校,音樂作為一門選修課程,甚至只是停留在老師播放音樂,同學在欣賞音樂的程度。據(jù)統(tǒng)計,我國高校的音樂教師35%畢業(yè)于??圃盒?,50%畢業(yè)于本科院校,只有15%在碩士及碩士以上的文化水平,因此諸多院校缺少對音樂深入專研的教師。同時,由于音樂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科目,缺少訓練和實踐,教師自身素質就無法提高,學生也就無法得到知識、能力的提升與指導。
(三)受社會音樂風氣影響、缺少對音樂本質追求
在“超級女聲”、“快樂男聲”選秀類節(jié)目的影響下,炒作、作秀以及自毀形象以博關注的事件屢見不鮮,形成了為出名而歌唱的局面,缺少了對音樂的真正熱愛與追求。在這種社會風氣的影響下,由于炒作無法真正創(chuàng)造出屹立不倒的明星,因此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形成了兩個極端,一是對音樂的瘋狂追捧,以期獲得成名,另一個是對音樂的抵制,認為音樂是不務正業(yè)的表現(xiàn),音樂生轉行、轉業(yè)現(xiàn)象屢見不鮮。
二、“中國好聲音”對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影響
(一)為高校音樂教育灌入新的音樂理念與創(chuàng)新
“中國好聲音”采用盲選的節(jié)目模式,先聽聲再看人,少了海選和大眾評審所帶來的偶像風潮,但是卻多了音樂專家對選手音質、音色、音調的品味與領悟?!耙魳坊貧w藝術”,“音樂重新點燃夢想”,這是“中國好聲音”節(jié)目的理念,同時也將此理念帶入到了高校音樂教育當中。好聲音中的學員們對于音樂的大膽嘗試以及導師們堅定的鼓勵與支持也啟蒙了高校的音樂學生們追求音樂特質、音樂夢想的決心和毅力。
(二)“高音質”音樂效果沖擊高校音樂教學設施。專業(yè)導師引起教師隊伍建設風潮
雖然我國音樂行業(yè)在不斷發(fā)展,但是世界級的音樂大師還是鳳毛麟角。通過對“中國好聲音”高品質的音響配置和一流調音師金少剛老師領銜的音樂團隊的助陣,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高音質”的音樂盛宴,同時也沖擊了目前高校音樂設施稀缺的局面。專業(yè)導師如那英、汪峰、齊秦、楊坤都是我國音樂界的大家,他們對“好聲音”的尋找與珍惜,體現(xiàn)了音樂的返璞歸真,他們對學院的真心交流與指導,體現(xiàn)了音樂老師應該具有的態(tài)度,這些都對高校的教師隊伍建設帶來了思考與啟發(fā)。
(三)回歸音樂本質。重塑校園音樂風尚
“音樂凈化人們的心靈,啟發(fā)人們對人生的思考與領悟”,這是音樂的本質。隨著成名、造星等商業(yè)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夾雜,導致音樂失去了本來的純真與質樸。好聲音中對聲音的選拔模式,體現(xiàn)了公平公正的理念,同時也讓音樂返璞歸真。對于校園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因為這種公平公正鼓勵了學生堅持音樂夢想的決心與毅力,同時也告誡了他們,唱功才是最重要的,對于校園的音樂風尚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如那英團隊中梁博的奪冠,體現(xiàn)了真正的黑馬終有一天會被挖掘,真正有才華的音樂人會在這個社會上贏得喜歡與欣賞。
三、“中國好聲音”影響下的高校音樂教育模式改革
(一)樹立新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開拓新的音樂天地
受好聲音的影響,高校的音樂教育呈現(xiàn)了新的教育理念,即追逐夢想、堅持做真正的音樂人。音樂是一種愛好,同時也是一門藝術,讓音樂回歸藝術,是讓音樂呈現(xiàn)最真實、完美、純真的一面。“中國好聲音”中對于新音樂、新創(chuàng)意的肯定,大大鼓勵了學生開辟新的音樂天地的勇氣與決心。其中對R。c B,ROCKMUSIC的大膽創(chuàng)新,對以前歌曲的推陳出新的翻唱還有對古典音樂如爵士、藍音樂的大膽嘗試,都給高校學生開辟了新的學習模式。
(二)“以學生為本”提供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營造熱愛音樂的氛圍
音樂教育要想實現(xiàn)發(fā)展,必須要以學生為本,而不是師本教育。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老師成為他們學習的幫助者、輔導者,并且提供他們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讓學生真正熱愛音樂,這是改革的重點。同時也要改革音樂教學方法,努力營造熱愛音樂的氛圍,同時給學生增加實踐的機會,提供學生必要的音樂設備,將校園音樂設施提到高檔次的層位。
四、結束語
我國目前的高校音樂教育現(xiàn)狀不容樂觀,但是在隨著“中國好聲音”的熱播與風靡,其對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如為高校音樂教育灌入新的音樂理念與創(chuàng)新,“高音質”音樂效果沖擊高校音樂教學設施,專業(yè)導師引起教師隊伍建設風潮,回歸音樂本質,重塑校園音樂風尚等。“中國好聲音”影響下的高校音樂教育模式改革有樹立新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開拓新的音樂天地,“以學生為本”提供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營造熱愛音樂的氛圍等。因此,隨著“中國好聲音”影響的擴大,我國高校音樂教育改革會向著“音樂回歸藝術”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