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芳
【摘要】鑒賞與感受作為音樂教學的關鍵部分,是開展學習活動的基礎,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想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結合我國小學音樂欣賞課,對怎樣讓學生有效參與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關鍵字】小學高段;音樂欣賞;有效參與
音樂作為情感最豐富的藝術,它不僅對培養(yǎng)個人藝術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打造審美觀的途徑。小學高段中的音樂欣賞是在音樂作品中,利用輔助方式、聆聽、感悟等藝術形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意識、能力和心理品質(zhì)。在欣賞課中,為了讓學生有效參與到欣賞課中,必須讓學生理解作品和隱含的情感,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切實領悟作品,激發(fā)對音樂的喜愛和學習熱情。
一、小學音樂欣賞課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一)學習情緒不高。缺乏學習興趣
從調(diào)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對音樂欣賞課沒有興趣,甚至還有排斥音樂欣賞課的情形,尤其是小學高段學生,其影響因素更多。首先,來自于教育理念的束縛,很多學生將音樂欣賞視為副科,能否學好音樂對小學學習沒有影響,所以學生將音樂欣賞課視為可有可無的課程,甚至還有學生認為音樂欣賞就是在浪費時間,在音樂欣賞課中做試卷與其他科目的作業(yè)。其次,學生自身對音樂缺乏興趣。
(二)教學方式陳舊。形式單一
除了學生對音樂欣賞缺乏正確的態(tài)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授課方式陳舊、欣賞課教學方法枯燥,不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熱情。如:在音樂欣賞課上,老師將大部分時間都放在音樂背景的講解上,給學生講述了大量的音樂典故與故事,卻沒有將教學重心放在音樂欣賞上。針對這種本末倒置的情形,老師必須分清主次,在適當講解音樂背景的基礎上,做好樂曲欣賞。
二、怎樣讓學生在小學高段音樂欣賞課中有效參與
(一)提高音樂欣賞的學習興趣
興趣作為一切學習的源動力,對音樂欣賞持有興趣的學生,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美,同時也是人生得以美化的基礎。因此,在小學高段音樂欣賞課中,必須從學習效率與熱情出發(f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愛上音樂課后,才能對音樂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并且對今后的音樂欣賞教學夯實基礎。
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年齡以及心理特征,我們可以從兒歌出發(fā),然后再用流行音樂進行輔助,這樣不僅能保障教學效果,對持續(xù)學習熱情也有重要作用。另外,我們還應該將音樂欣賞和其他學科主動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感受作品的意境、情緒,同時這也是讓欣賞課更具有趣味性的表現(xiàn)。
(二)整合學生身體動作,鼓勵體驗參與
著名哲學家懷特海曾經(jīng)就優(yōu)秀的作品有下面的描述,他說:在教學中,如果忘記學生的身體語言的話,教學效果一定會受到影響。體驗是親自參與得到的感受、感知和感情體驗,這也是音樂教育中的感性優(yōu)于理性的內(nèi)容。因此,在小學高段音樂欣賞課中,必須將身體動作用到體驗中,從而更好地為音樂提供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合理的動作制作,能讓學生明確音樂制作風格以及作品隱藏的內(nèi)容。然后是讓學生心理與動作的整合,從小學高段學生來看,夸張、大幅度的動作會讓學生比較矜持,所以在設計動作時,必須考慮學生是否樂意參與和接受,對于能夠設計不同形狀的動作,可以在聽插音樂中,做好彩帶舞動引入和探索。在教學內(nèi)容設計上,為了迎合教學目標要求,必須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展開,這樣才能保障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改變思路。強化教學手段
對于當今小學高段音樂教學形式單一、方法陳舊等問題,音樂老師必須整合教材要求,做好教學創(chuàng)新工作,這樣才能突破原有教學思路的束縛,將只從課堂上講,學生愿不愿意聽都得接受,轉化成師生共同欣賞、品味音樂,在思維和節(jié)奏運動起來的過程中,將思想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同時這也是新課改后音樂欣賞的主要教學方法,在教學手段上更加豐富多彩。
針對小學生喜歡生動、形象的圖像這一特征,在小學音樂欣賞中,我們可以從視覺與聽覺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通過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文字、聲音、圖像于一體的情境教學,刺激試聽感官,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任務中。例如:在《郵遞馬車》教學中,我們應該整合教材依據(jù)、設計思路,從學生年齡、心理以及音樂教學特點出發(fā),正視能力與知識目標、評價與情感、途徑與方法,再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明確教學內(nèi)容。
(四)鼓勵創(chuàng)新。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
在小學高段音樂欣賞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我們應該給每個學生一定的表現(xiàn)機會,在學生融入欣賞教學中,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以激發(fā)表現(xiàn)欲?;蛘呓M織多種表演活動,帶動課堂氛圍,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對作品的理解。
創(chuàng)造作為人類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對于藝術發(fā)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不是培養(yǎng)作曲家、音樂家,而是利用創(chuàng)造性活動開啟創(chuàng)造意識,鼓勵學生敢說、敢想、敢唱、敢做,并且不斷深化藝術加工,展現(xiàn)音樂要素。例姬在《編花籃》中,我們可以根據(jù)生本教學、公民教育的要求,先讓學生歡快地演唱,感受民歌的美好與風格,然后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大膽展示,這樣既能達到音樂欣賞、小組展示的要求,又能拓展欣賞,幫助學生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三、結束語
音樂作為一門拓展性很強的學科,在小學高段音樂欣賞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必須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以及目標,以音樂為教學載體,讓學生有效參與教學活動,更好地發(fā)揮通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