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磊
摘要:當代教育特別強調素質教育,而德育則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在校的老師是處在行政部門,亦或是教學前線,都必須掌握初中德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其中德育中的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素質教育當中的重頭戲。理解這一原則的概念定義,從實際案例中融會貫通,力求將德育更上一個臺階。
關鍵詞:德育;尊重;嚴格要求
現(xiàn)在的初中生,由于受時代以及青少年成長的心理特征的影響,教師的尊重和賞識是促進他們進步的重要因素。下面我就這個問題,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談幾點自己膚淺的體會。
一、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的概念理解
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德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原則是指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尊重、信任學生與逐步對學生提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的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思想品德。
我們總說要想他人尊重你,首先要學著尊重他人。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必然以尊重為前提和首要條件。尊重學生就是尊重他們的人格,信任他們的能力,體現(xiàn)在課堂和平時的方方面面;嚴格要求,就是對學生進行的管理和教育都必須嚴格。以尊重為前提,以嚴格為過程要求,必然使得師生關系和諧自然。
每個人都具有自尊心,都需要得到尊重。只有受到尊重和信任,主動性、積極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師生之間,很多教師往往都存在思想的誤區(qū):認為自己是老師,自身的身份地位決定著高高在上的形象,所以在與學生的交流相處時,態(tài)度高傲,甚至將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強加于人,那必然會使得師生關系冰封千尺。只有以尊重為前提,讓學生從教師的尊重和信任中感受到自信心的不斷增強,從而成為思想轉化的內(nèi)部動因和催化劑?!耙晫W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都是源于沒有給予尊重。因此,尊重、信任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前提,也是教師的教育態(tài)度問題。
教師只有熱愛、尊重和信任學生,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育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這也是師生關系友好橋梁建立的基石。但尊重、信任學生必須與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兩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熱愛、尊重學生,必然對他們提出嚴格要求,愛中有嚴,否則就會變成嬌寵護短,放任自流;嚴格要求,必須以尊重、熱愛為前提,嚴源于愛,否則會變成無理、無度。因此,嚴格要求與熱愛、尊重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
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我的基本原則永遠是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薄皩ξ覀兯蛔鹬氐娜耍豢赡芴岢龈嗟囊?,當我們對一個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時候,在這種要求里也包含著我們對這個人的尊重?!苯處煹氖姑墙虝耍谖铱磥碛烁鼞摲旁谑孜?,師生關系的正確處理,也是以身作則對學生人際關系教育的有效契機。
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師生和諧共處
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在實際中運用中,曾讓我嘗到了教育的成就感。班上有一名個頭不高、皮膚黝黑的男生。開學的第一天我就對他印象深刻,斜背著書包,壞壞的笑。當時我就在心里頭想:這個男生恐怕不是“省油的燈”。果不其然,開學兩周,關于他的“舉報”就已經(jīng)不絕于耳。班主任也常常向我說起這個學生的種種“劣跡”,或是惡作劇戲弄同學,又或是上課調皮搗蛋。對于班干部的種種約束他總不放在眼里,班主任的談話也只是表面功夫,當面好好答應,走出辦公室就將規(guī)矩拋到九霄云外,班主任很是頭疼。奇怪的是,作為副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我從來沒有見到在我的課堂上他有任何那些調皮搗蛋的行為。班主任總笑我給他吃了“靈丹妙藥”。
我也沒有覺察出有什么不一樣,直到有一次寫作《我的老師》,看到他的文章,我總算是找到了原因,原來就是由于一件小事。原來這個學生從小學開始學習成績一直落后,同學們都經(jīng)常笑話他,老師也不太關心他。開學的第二周的一個早自習之前,往教室匆匆趕去的我,見到了同樣急匆匆的他的身影。一問,原來是寢室今天他值日,弄完衛(wèi)生就到了早自習的時間了,早飯都沒吃的他就只有往教室趕了。我一聽,把他帶到了辦公室,給他沖泡了一杯牛奶,塞給他一個面包,叮囑他幾句就到教室上早自習去了。沒想到這一個舉動竟然融化了這個孩子幼小的心。在作文中他寫道,成績倒數(shù)的他從來感覺不到在學校里有人尊重他,關心他,是我的那一份“愛心早餐”讓他感受到了溫暖。
借著這個契機,我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將班上的規(guī)矩好好地教給了他,并且表明了自己對他好好表現(xiàn)的期待。慢慢的,辦公室里少了他挨批評的身影。
這個事情對我自己的觸動也很大,從教時間不長的我,總把學生做自己的朋友一樣真誠相待。認真傾聽他們的每一次講話,分享他們的成長趣事,尊重他們,沒想到這竟然也是一種催化劑,將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緊緊聯(lián)系。
而事實上在學習上,我是很嚴厲的,對于每一次課堂和作業(yè)我都有嚴格的要求。但是這似乎并不能疏遠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習上嚴厲,生活中平等,我和我的學生們就這樣和諧共處。
三、總結反思力爭進步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讓自信成為學生成功的精神支柱,助推學生邁向前進的動力和成功。賞識肯定了學生的優(yōu)點,讓學生對自己所做的事感到興奮,感到滿足,從而信心百倍。歌德曾經(jīng)說過:“人類最大的災難就是瞧不起自己?!毖芯勘砻?,學生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培養(yǎng)起來的。
理論往往是源于實際,指導實際的。在處理師生關系上,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是一個航向燈,指引著正確的方向。唯有遵循這一原則,才能讓師生關系大放異彩。而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是:首先,教師要熱情關懷每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因為尊重、信任是教育學生的基礎。尤其是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用愛心來醫(yī)治他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教師只有熱愛、尊重、信任他們,才能激起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進心,使他們不斷進步。其次,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應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適當。要求合理正確,是指要求要合乎道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切合實際令人信服;要求明確,是指德育要求易于被學生掌握,便于記住和履行;要求適當,是指要求嚴得合理,是學生可以做到的。如果教師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盲目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或是無理要求,都會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最后,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必須堅持貫徹到底。在貫徹執(zhí)行對學生的各項要求時,要督促學生完成,不能遷就、姑息、朝令夕改和放任自流,否則各種要求就會失去教育力量,教師也會失去教育威信。
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師生關系的友好橋梁,相信只要有心,師生和諧相處定會使得教育效果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