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摘要:與傳統(tǒng)的聽評課不同, 課堂觀察是一項專業(yè)活動, 旨在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促進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 而不是為了評價教師。它是教師日常專業(yè)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是教師專業(yè)學習的重要內容。課堂觀察作為一種教師應當具備的能力,卻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忽視甚至誤解。本文從何為課堂觀察,課堂觀察的意義以及如何進行課堂觀察三個方面闡述了課堂觀察在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
關鍵詞:課堂觀察;思想政治;應用
一、課堂觀察概述
(一)課堂觀察的定義
即觀察者帶著明確的目的,憑借自身感官及有關輔助工具(觀察表、錄音錄像設備),直接(或間接)從課堂上收集資料,并依據資料做相應的分析、研究,從而在此基礎上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促進教師發(fā)展的專業(yè)活動。
(二)課堂觀察的特點
1、課堂觀察是一種行為系統(tǒng)。它由明確觀察目的、選擇觀察對象、確定觀察行為、記錄觀察情況、處理觀察數(shù)據、呈現(xiàn)觀察結果等一系列不同階段的不同行為構成。
2、課堂觀察是一種研究方法。它將研究問題具體化為觀察點,將課堂中連續(xù)性事件拆解為一個個時間單元, 將課堂中復雜性情境拆解為一個個空間單元,透過觀察點對一個個單元進行定格、掃描, 搜集、描述與記錄相關的詳細信息, 再對觀察結果進行反思、分析、推論,以此改善教師的教學, 促進學生的學習。
3、課堂觀察是一種工作流程。它包括課前會議、課中觀察與課后會議三個階段。從課前會議的討論與確定,課堂中的觀察與記錄, 到課后會議的分析與反饋,構成了確定問題——收集信息——解決問題的工作流程?;谡n堂觀察,教師認識、理解、把握課堂教學事件,澄清教學實踐的焦點問題,并在數(shù)據分析的基礎上反思教學行為,尋求新的教學改進策略與方式。
4、課堂觀察是一種團隊合作。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團隊進行。在課堂觀察的整個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是教師之間多向互動的過程。教師借助于課堂觀察共同體, 探究、應對具體的課程、教學、學習、管理上的問題,開展自我反思和專業(yè)對話, 改進課堂教學的同時,促使該合作體的每一位成員都得到應有的發(fā)展。
(三)課堂觀察的類型
根據資料收集的方式以及資料本身的屬性來劃分,課堂觀察可分為定量觀察和定性觀察;根據觀察者與被觀察課堂的關系,可以分為自我的課堂觀察和對他人的課堂觀察;根據觀察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可分為合作的課堂觀察與獨立的課堂觀察;根據對觀察對象或內容的選擇來分, 可分為集中觀察和分散觀察;根據觀察目的與作用的不同, 可分為診斷性觀課堂觀察、提煉性觀察、專題性觀察。
二、課堂觀察的意義
課堂觀察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們迫切需要將這一行之有效的聽評課方式運用到思想政治學科的課堂教學中:
1、課堂觀察體現(xiàn)了思想政治學科新課程評價的理念。
2、課堂觀察有利于推動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結合。
3、課堂觀察有利于促進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4、課堂觀察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課堂觀察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的應用步驟
(一)思想政治課課堂觀察前的準備
即展開課堂觀察活動前的課前準備會議。召開課前會議,進行有效的溝通可以給所有要進行研究的人員構建一個課前交流的平臺,以確定課堂觀察的目的、方式、關注焦點、相關維度、量表的制作、使用何種課堂觀察輔助工具等相關事宜,使得課堂觀察在實施時能夠順利的進行。不同的觀察者(即研究者)與授課教師(即被觀察者)對不同的需求進行溝通,觀察者可以明確觀察的目標,了解授課教師將要講授的內容,授課重點;被觀察者可以免去不必要的緊張,因為被觀察者不是被檢驗者,而是教研活動的參與者。這樣可以為整個課堂觀察活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營造一種友好和諧的氛圍。
(二)思想政治課課中觀察實施階段
1、上課前,觀察者要提前幾分鐘來到教室,根據觀察點的選取和所要觀察的內容在教室中尋找合適的位置,以便更好的進行觀察和記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總是對課堂中的外來人員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理,觀察者的進入可能會使學生的表現(xiàn)不同于平時,這就要求觀察者要盡量與被觀察者建立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并且盡量減少在課堂內的走動,這樣才有利于收集到更加真實的課堂信息。觀察者可以對班級的座位排列畫出一份草圖,這樣能夠有助于對課堂行為進行了解。通過在草圖上標注相關信息,教師在課堂中的位置變化、哪些學生回答了問題、回答的頻率等等信息都可以一目了然的展現(xiàn)出來。
2、運用合適的記錄方式進行觀察記錄。在觀察中,觀察者要根據課前討論和培訓中所確定的記錄方式和技巧進行客觀、真實地記錄。對某些現(xiàn)象的記錄之后可以記錄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但是對現(xiàn)象的表述或記錄要盡量做到客觀真實。必要時,可以運用錄音筆、攝像機、照相機等輔助工具,搜集一些音頻、視頻及圖片資料。
(三)思想政治課課堂觀察后的總結階段
課堂觀察后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資料進行分析、總結,用科學的教育理論闡釋教育現(xiàn)象,并提出合理改進的建議,指導今后的教學實踐才是課堂觀察研究的目的和歸宿。課堂觀察后的總結階段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召開課后會議。
小結:課堂觀察是一個專業(yè)的行為系統(tǒng), 是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和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教師課堂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因為課堂觀察不僅僅是一種方法或技術, 它更多的是需要教師對課堂的理解、對課堂行為的把握,它需要教育理論的支撐,需要教學經驗的積淀,同時還需要學校組織與文化的支持與保障。課堂觀察,一個有待我們去探討, 去研究的重要話題。
參考文獻:
[1]崔允漷,周文葉.課堂觀察:為何與何為[J].上海教育科研2008(06)
[2]趙延秋.課堂觀察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05)
[3]梅云霞.課堂觀察:內涵、分類與價值[J].理論探索,2012(3).
[4]許建明.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堂觀察[J].實踐與反思,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