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青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新的教學理念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xiàn),歷史課堂教學隨之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作為中學一線教師,在面對眾多教學理念時大都采用“拿來主義”,在教學中不斷實踐,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如何找尋到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高效歷史課堂,一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迫切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 前景 歷史 有效教學
如果說高考是教學的風向標,高中教學就是風向標的標尖。長期以來,為了在高考中勝出,教師們盡可能地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通過題海戰(zhàn)術進行高強度的訓練。教和學本來都應該是一個快樂的事情,但是在應試教育下,大家疲于應付,苦不堪言。怎樣才能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明確教學目標,把握重難點
一節(jié)高效的歷史課,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確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比較好的方法是采取學案教學,學案教學既明確了教師的授課意圖和教學方法,又能使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學習。學案可以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設計問題,組成一個有層次、有聯(lián)系的問題體系。
在制定學案的教學目標時,不能按照課本順序一成不變,應該具有“大教材觀”,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敢于打破教材順序進行“目標重組”和“建構”。只有這樣的教學目標才是科學的、高效的、合理的,才能適應當前新課程標準對學生三維目標的本質要求。
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課上得有趣,學生就可以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那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就是課堂成功的關鍵。在歷史教學中要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方法還是比較多的,以下就簡列幾種。
1.精彩有趣的課堂導入。生動形象的導入語可以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另一方面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為學生學好歷史提供內在動力。精彩的課堂導入,如同徐徐拉開的帷幕,可以讓學生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樂章的序曲,可以使學生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為高效的歷史課堂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在新理念的倡導下,教師在促進學生學習方面不僅要用教材教,還要整合其他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創(chuàng)造條件。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在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3.巧設問題、引人入勝。有效教學的基本狀態(tài)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而教學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達到高效的目的,取決于教師是否能有效地提問。
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互動教學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和能動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素質教育最根本的特征。以前,我國課程教育的指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當前,不能再把教給學生固有的知識作為教育工作的重心,而是要轉向塑造學習者新型的人格。那么,使學生喜歡學習以及如何學習則成了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怎樣才能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呢?
首先,要營造良好氛圍。要想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成為課堂的主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尊重、相信每一位學生,熱情、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其次, 適當補充與課本有關的歷史資料。歷史知識浩如煙海,收入課本的只是極少部分。課堂中,適當補充一些名人軼事、歷史傳說、歷史小常識等,對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擴充學生的知識面都有好處,而且還可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
四、注重學習方法的科學指導
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人以漁,恵其一世?!彼裕處熢趥魇谥R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夠為構建高效的課堂提供重要的保證。
1.記憶方法指導。對于歷史,有大量的歷史信息需要記憶,但是記憶并不代表死記硬背。記憶應該建立在對內容理解的基礎之上,并且要按照歷史發(fā)展的順序去記憶,提高記憶的效率。要讓學生“學習有路方法為徑”,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鼓勵質疑。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fā)現(xiàn)問題”,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3.培養(yǎng)“通史”意識。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世界的角度思考中外歷史的發(fā)展,抓住“中國特色”與“世界聯(lián)系”之間的接合點,推進對歷史發(fā)展趨勢、中外歷史間相互關系的進一步理解,構建大歷史觀。
總之,要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關鍵在于調動學生主體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恰當,并想方設法去點燃學生頭腦中的火花,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自主地進行學習,就能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歷史課堂的有效性研究是一條漫長的探索之路,愿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水平,逐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