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
身份證號碼:450403198208311811 廣西省南寧市 530021
摘要:混凝土裂縫是橋梁施工以及后期養(yǎng)護中常見的問題,本文擬據(jù)筆者多年的施工經(jīng)驗談談裂縫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最大力度的預防和控制裂縫,保障民生安全。
關鍵詞:橋梁裂縫種類;形成原因;預防措施;裂縫處理
裂縫是鋼筋混凝土橋梁的重大病害之一,從橋梁養(yǎng)護管理角度出發(fā),必須認真分析其產(chǎn)生的原因,從設計、施工、養(yǎng)護各環(huán)節(jié)入手,盡量減少裂縫的產(chǎn)生,若出現(xiàn)裂縫的寬度和數(shù)量超過《規(guī)定》允許的限度,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減輕橋梁病害。
一、鋼筋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分析
鋼筋混凝土裂縫形成的原因較多,也比較復雜。常規(guī)裂縫機理有:干縮裂縫、地基下沉裂縫、應力集中裂縫、荷載引起的裂縫、鋼筋銹蝕引起的裂縫等。造成裂縫的因素有時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現(xiàn)結合多年的施工質(zhì)量管理經(jīng)驗,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分析裂縫形成的原因。
1、混凝土原材料方面:
(1)水泥凝結時間或膨脹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穩(wěn)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鎂,這些成分和水化合后產(chǎn)生體積膨脹,導致混凝土產(chǎn)生裂縫。
(2)骨料中含泥量過大,則隨著混凝土的干燥,會導致不規(guī)則的網(wǎng)狀裂縫。
(3)堿—骨料反應:玄武巖、輝綠巖等堿性骨料可能與堿性很強的水泥起化學反應,生成有膨脹能力的堿—硅凝膠而引起混凝土膨脹破壞,產(chǎn)生裂縫。
(4)水泥水化熱,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1~2周出現(xiàn)等距離規(guī)則的直線裂縫,有表面的也有貫通的。
(5)混凝土的硬化、干縮、澆筑兩三個月逐漸出現(xiàn)及發(fā)展,在窗口及梁柱端角出現(xiàn)斜裂紋,在細長梁、樓板、墻等處出現(xiàn)等距離垂直裂紋。
(6)接槎處理不好,從混凝土內(nèi)部裂縫,潮濕地方比較多。
2、施工質(zhì)量方面
(1)混凝土施工過分振搗,模板干燥?;炷琳駬v后,粗骨料下沉擠出水分和空氣,造成表面砂漿層,它比下面混凝土有較大的干縮性,待水分蒸發(fā)后,易形成凝縮裂縫。
(2)混凝土振搗后過分抹平壓光會使混凝土的細骨料過多的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砂漿層,水泥漿中的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引起混凝土表面碳化收縮。
(3)由于施工工藝不當引起,致使支座處負彎矩筋下陷,造成保護層過大。固定支座變成塑性鉸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處產(chǎn)生裂縫。施工中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規(guī)定強度,過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達到終凝前就上荷載,造成混凝土表面的彈性變形及支座處的負彎矩,致使混凝土在強度低或無強度時,承受彎、拉、壓應力,導致樓板產(chǎn)生內(nèi)傷或斷裂。
(4)后澆帶施工不慎造成露面裂縫。為了解決混凝土收縮變形或溫度應力,規(guī)范要求采用后澆帶施工法,有些后澆帶施工不能完全按規(guī)范要求施工,如板的后澆帶未獨立設置支撐系統(tǒng),大梁兩邊的樓板不均勻沉降都可能造成樓板的裂縫。
(5)露面墊層內(nèi)鋪設的安裝水管、電線套管鋪設不當,如水管、電線套管鋪設不夠牢靠、集中鋪設、上下交疊鋪設致使水管、電線套管上皮在墊層厚度1/3以內(nèi),保護層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線長度方向產(chǎn)生裂縫。
(6)目前在主體結構的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質(zhì)量與工期的較大矛盾。一般主體結構的樓層施工速度平均5-7天左右一層,最快甚至不足5天一層。因此當樓層混凝土澆筑完畢不足24小時的養(yǎng)護時間,就忙著進行鋼筋綁扎、材料吊運等施工活動,這就給大開間部位的房間樓板容易產(chǎn)生裂縫。
二、預防混凝土橋梁產(chǎn)生裂縫的措施
1、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質(zhì)量和混凝土配合比的選擇水泥。
1)選擇合適的原材料,如選擇中低熱水泥、緩凝型減水劑、摻用纖維、采用低熱高性能混凝土。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選用水泥時,應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收縮性小、和易性好和節(jié)約水泥為原則。同時應注意其特性對混凝土結構強度、耐久性和使用條件是否有不利影響;對于砂石材料應控制其級配、含泥量、針片狀含量、壓碎值指標、有害物質(zhì)含量在規(guī)范允許范圍。
2)有針對性地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如減少混凝土單位水泥用量、適當增加粉煤灰或磨細礦渣的摻量、適當摻加高效緩凝減水劑,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總水化熱和熱化熱釋放的峰值,從而減小混凝土因水化熱導致幾外溫差過大而產(chǎn)生的裂縫;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減少膠凝材料總量,以減少混凝土的干縮裂縫。在配制混凝土配合比時應考慮施工季節(jié)、結構形狀、模板形式、混凝土強度等級等因素對橋梁結構抗裂性能的影響。在施工中,大多施工單位往往只注重混凝土強度而忽視其變形特性和工作性,而混凝土變形特性和工作性恰好是混凝土產(chǎn)生裂縫的主要原因所在。
2、加強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時混凝土橋梁結構施工的保護措施。
橋梁在夏季和冬季施工中最容易出現(xiàn)裂縫問題,因此要積極巡查,發(fā)現(xiàn)小的裂縫及時處理,不留隱患;另外在夏季和冬季施工過程中也要研究制定妥善方案,確保工程的順利施工。
低溫情況下,在大平面混凝土施工時,有時晚上澆注的混凝土,到了早上混凝土表面會出現(xiàn)與鋼筋網(wǎng)片相呼應的裂縫,縫間砼面下陷。一般情況下,混凝土入模溫度越高,外界溫度越低就越明顯,但是澆注的時候又不能覆蓋。此問題可以在澆注完后先刮平,等略有強度時用抹子壓實后就迅速通蒸汽,一般溫度不超過零下20度時一天后就可以不用蒸汽而直接表面覆蓋保養(yǎng),不會出問題。
3、施工過程中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施工中采取相應的措施,如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無筋或少筋混凝土中埋放塊石、混凝土早期升溫階段采取散熱降溫措施、混凝土降溫階段采取保溫措施、合理設置施工縫、采取二次抹面、加強混凝土養(yǎng)護等措施;進行混凝土溫度應力計算,對薄弱部位采取加強措施。
4、混凝土原材料方面
(1)盡量不使用或少使用高早強水泥,不使用民辦小廠生產(chǎn)的水泥,水泥投入使用前認真對水泥標號及安定性進行實驗。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應采用水化熱的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以降低水化熱。
(2)采取嚴把原材料進貨關、認真地對進場砂石骨料進行檢驗,嚴格控制砂的粒徑及含泥量。
(3)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水灰比。嚴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選擇級配良好的石子,減小孔隙率和砂率以減少收縮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強度。
(4)采用外加劑和摻合料:混凝土中摻有減水、塑化、引氣、緩凝作用的外加劑,不僅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由于水灰比的降低,對提高泵送混凝土強度,減少混凝土收縮、裂縫都有積極作用。
5、施工質(zhì)量
(1)對不同的混凝土構件,應有針對性的采用相應的澆筑工藝;澆筑大體積混凝土首先應制定詳細的澆筑施工方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對大面積樓板混凝土澆筑應事先進行合理的分縫分塊,安排合理的澆筑順序,減少施工冷縫。
(2)混凝土樓板澆筑完畢后,混凝土終凝前分兩次抹壓,第一遍普通搓毛抹壓,第二遍時應重點對出現(xiàn)裂縫的部分進行拍打,使其二次液化,彌合裂縫,達到消除收縮裂縫和沉降裂縫的目的。
(3)嚴格控制板面負筋的保護層厚度:現(xiàn)澆板負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