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明
廣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 510060
摘要:本文以瀝青路面公路施工為研究對象,研究探討了瀝青路面公路施工技術,分析了瀝青路面施工中需要著重考慮的要素。
關鍵詞: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1 質量管理與控制
1.1對人的管理
生產過程中各工序和主要崗位(含管理人員)必須由有經驗的人員或經過培訓取得上崗資格的人員操作或管理。要有明確、嚴格的崗位責任制。要有嚴格的獎懲措施。要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與產品的質量緊密聯(lián)系起來。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guī)范努力提高他們的技能。
1.2原材料的管理與控制
對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應嚴格按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進行質量檢驗。把好原材料質量關。保證使用的原材料全部合格。對各種混合料的管理與控制。首先是抓配合比設計。使用于生產的配合比設計理想。然后是抓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對瀝青混合料來說。一是控制好油石比和礦料級配。二是控制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溫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整。這兩個問題控制好了。質量就有保證。對半剛性基層、底基層混合料主要是控制好水泥、石灰等穩(wěn)定材料的劑量。這是保證強度符合要求的主要因素,不得減料,必須用足;其次是生石灰消解要充分,過篩要嚴格,防止未消解的石灰塊,否則將造成路面拱起;此外,含水量要適當,否則難以壓實。
1.3對施工機械的管理
先進、良好的機械設備是保證質量、提高效率、加快進度與改善勞動條件的基礎。機械管理主要是讓各種路面施工機械處于良好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拌和廠和工地應有一個精干的機械維修小組并配備足夠、適用的機具和易損零配件。一旦發(fā)生故障應能很快排除或修復。各類操作機手應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運行。漏油的機械、車輛不應上路,以避免給路面造成污染和損壞。
2 瀝青砼表面層的施工
根據試驗段確定各項數據,指導正式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應掌握如下原則:
2.1瀝青混合料的拌和
(1)高速公路瀝青砼上面表層施工,其拌和站總量必須在160T/h以上,拌和站應具有自動記錄功能。
(2)拌和廠必須配備合格的試驗室和熟悉瀝青混合料的試驗、生產工藝、質量指標的試驗人員,并能及時提供給監(jiān)理工程師滿意的試驗資料。
(3)瀝青加熱溫度及瀝青砼的拌和溫度、拌和時間、施工溫度等應滿足相關技術規(guī)范要求。
2.2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1)運輸車輛必須是15T以上的自卸翻斗車,車況良好,車內必須清潔。
(2)裝料時應前后移動,避免混合料離析。
(3)運送瀝青混合料的汽車應覆蓋,防止受到風吹、日曬、雨淋、污染等。運料汽車在攤鋪機前10cm~30cm處停放,禁止碰撞攤鋪機。
2.3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攤鋪機的攤鋪工藝必須按攤鋪機的操作規(guī)程進行。應緩慢、均勻、連續(xù)不間斷地攤鋪,提高攤鋪平整度。當攤鋪的混合料出現(xiàn)明顯的離析、波浪、裂縫、疤痕時,應分析原因,予以消除。攤鋪工藝要求如下。
(1)對于SMA或改性瀝青混合料,宜使用履帶式攤鋪機鋪筑。攤鋪機的受料斗應涂刷薄層隔離劑或防粘結劑。
(2)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一臺攤鋪機的鋪筑寬度,雙車道不宜超過6m,三車道不宜超過7.5m。通常應采用兩天以上相同序號的攤鋪機前后錯開10m~20m,保證兩臺攤鋪機鋪筑的混合料溫度接近,不致影響熱接縫的碾壓效果,成梯隊作業(yè)攤鋪,相鄰兩幅之間應有3cm~6cm寬度的搭接,位置宜躲開車道的輪跡帶,上下兩層的搭接位置宜錯開20cm以上。
(3)攤鋪機必須在開始鋪筑前提前0.5h~1h預熱,加熱溫度視氣溫情況確定,氣溫低時應提高加熱溫度,通常宜加熱至100℃以上。鋪筑SMA及改性瀝青混合料時,預熱溫度宜適當提高。每天施工開始階段宜采用較高溫度的混合料,使攤鋪機溫度盡快升高至正常情況。
(4)攤鋪機采用自動找平時,下面層或基層宜采用一側的鋼絲繩引導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層應采用攤鋪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平衡梁或雪橇式攤鋪厚度控制方式,中面層根據情況選用找平方式。采用直接接觸式平衡梁時,輪子不得黏附瀝青,必要時可涂刷少許油水化合物。鋪筑改性瀝青或SMA路面時宜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經攤鋪機初步壓實的攤鋪層應符合平整度、橫坡的要求。
2.4碾壓施工中主要考慮要素
(1)碾壓溫度
碾壓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瀝青混合料的壓實質量,混合料溫度較高時,可以用較少的碾壓遍數獲得較高的密實度和較好的壓實效果,但是混合料易被鋼輪帶起,產生明顯的壓痕和料推移現(xiàn)象,影響壓實質量;溫度較低時,碾壓工作變得困難,容易產生很難此消除的輪跡,造成路面不平整,集料顆粒上瀝青油膜的粘度較大,顆粒之間不易相對滑動,很難實現(xiàn)顆粒的重新排列,影響壓實密實度和平整度。
(2)壓實層的厚度
路基、路面底基層和基層的壓實規(guī)律是:碾壓層厚,不容易達到高的密實度,碾壓層薄容易達到高的密實度。瀝青面層的壓實恰恰相反,碾壓層厚比薄更容易達到高的密實度。其原因是薄層瀝青混合料的溫度降的很快,較低的溫度明顯降低壓實效果。
(3)壓實速度和遍數
在碾壓過程中,碾壓速度和碾壓遍數兩參數互相制約,若碾壓速度過快,則達到碾壓質量所需的碾壓遍數也增加,壓實生產率并不能提高。因此合理的碾壓速度,對減少碾壓時間,提高作業(yè)效率是非常有意義的。一般速度控制在2~ 4km/h,輪胎壓路機可適當提高,但不超過5km/h。速度過低,會使攤鋪和壓實工序間斷,影響壓實質量;速度過快,會產生推移、橫向裂紋等路面缺陷。在我國碾壓速度的選擇原則是在保證瀝青混合料碾壓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碾壓速度,從而減少碾壓遍數,提高工作效率。
2.5橫縫處理
(1)橫向接縫處理不好會嚴重影響面層平整度和行車舒適性,所以應認真對待。
(2)攤鋪前,先用6米直尺檢查,平整度超過3mm的部分應切去。接頭處清理干凈,再涂上粘層瀝青,待基本干后攤鋪機就位。
(3)熨平板開始預熱后,測量原油面厚度,用虛鋪系數計算出虛鋪厚度,測量應準確。
(4)熨平板預熱15-20min,使接縫處原路面溫度達到65℃以上,再以2m/min的速度慢速攤鋪。
(5)碾壓用DD-110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前將原路面上堆20cm寬混合料對原路面進行預熱5-10min,然后將橫向接縫碾壓,每15cm間隔逐步錯輪重疊壓實兩米寬度。
3 檢測及缺陷處理
3.1檢測貫穿于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過程,碾壓成型后的路面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檢測內容包括:測定平整度、厚度、寬度、高程及鉆芯取樣等工作。平整度的測定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用6m長鋁合金尺桿(規(guī)范要求是3m直尺),另一種辦法是車載連續(xù)平整度儀。兩種辦法都要用到,對局部可采用6m直尺,對比較長的范圍可采用車載連續(xù)平整度儀。兩種辦法綜合使用,可以準確的測定路面的平整度。
3.2常見瀝青混凝土路面缺陷是多種多樣的,從使用效果來看,主要表現(xiàn)在路面波浪、橫縫跳車、密實度不夠、局部推移、松散、隆起等,這些缺陷都是施工過程中造成的。路面波浪在施工過程中主要是由于攤鋪機造成的,瀝青混合料軟弱或混合料溫度組成的變化導致混合勁度的不均勻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3.3資料的收集整理。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各種材料的自檢資料,質量評定資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真實準確的記錄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的詳細數據,資料要歸檔存放,資料的種類包括各種檢測試驗表、照片、聲像及原始記錄。做好資料是竣工驗收的關鍵依據。
4 結語
隨著高等級公路的發(fā)展,各種路面新工藝憑借自身的優(yōu)勢將會大量推廣,對其認知水平亟待提高。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關鍵是人員、材料、設備的合理配置。在施工過程中要善于總結,克服不良人為因素,注重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有效的動態(tài)管理,嚴格控制各種試驗及檢測。施工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只有加強管理,精心組織施工,才能鋪筑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創(chuàng)造優(yōu)良工程。
參考文獻:
[1]沈金安,張登良.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張宗濤.瀝青混合料級配優(yōu)化的研究[J].長安大學,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