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做好班級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知道,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縛,學生已經習慣于在家服從家長、在校服從教師,這樣的學生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因此,班主任老師不僅要自己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更要幫助學生擺脫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束縛,使他們成為教育的主體,真正體現(xiàn)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培養(yǎng)學生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為核心”。
關鍵詞:班級;管理;思想;理念
一、精選班委成員,組成骨干力量
堅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深入了解學生,細致調查研究,從學生中選拔最具有威信、最具有組織能力者擔任班干部,組成班委會。選擇班委會成員應講究效率。一般選班長兩名,學習委員、生活委員。體育委員、文娛委員各一名,并從這七名學生中選四名兼任各小組組長,讓這些骨干分子成為班集體各方面活動的載體、行為規(guī)范的示范者以及團結同學向上的集體領導者。
二、開發(fā)學生的潛能
學生管理工作者最重要的職能就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成長、不斷完善自身的求知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從而使他們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如何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是我們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一直潛心研究的課題。這是一項頗有難度的工作,因為每個學生來自不同家庭,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他們對于事物的認識存在著極大的差別,開發(fā)學生潛能,首先要認識到這種差別,然后再努力探索一些會促進潛能釋放的重要因素。
了解一個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足夠的耐心與信心才能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而真誠的溝通是了解一個學生的重要途徑。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應該把握三個原則:一是不直接否定學生。如果不假思索地否定他,他便會產生怨恨情緒,如果他對教師已經產生逆反心理,那么教師的談話就是毫無意義了。二是把握談話的預期和內容,如果學生出現(xiàn)問題對難以解決,教師要深思熟慮后選擇科學的以學生為本的解決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并且樹立教師的威信。三是要有包容性。世界之所以美麗,就是因為他有巨大的包容性,當然包容不是縱容,而是在尊重和理解每個學生個性的同時,讓他們體會到教師的公正、博大、寬厚。
三、正確客觀地對待班干部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班干部畢竟是學生,犯錯誤也是難免的。如班干部對違紀的學生處理不當,感情用事,此時,班主任不應該責備班干部,而應主動承擔一部分責任,并耐心細致地分析導致如此結果的原因,自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班干部感到與學生平等相處、克服優(yōu)越感的必要性,自覺變壓力為動力,真正成為班級中德才兼?zhèn)涞膸ь^兵。
除此之外,根據(jù)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筆者認為,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僅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夠的,還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樹立正確的班級輿論。班級輿論就是班風。一個班級班風正,班級輿論就正確。樹立正確的班級輿論,要注意“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抓養(yǎng)成。班主任應大力表揚好人好事,對出現(xiàn)的或大或小的不良傾向,予以及早制止與批評、教育,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種“好事爭取做,紀律不可違”的意識,從而形成習慣。第二,明觀念。讓學生明白什么事不該做,什么事該做;為什么不該做,為什么該做。通過師生專題討論、墻報、演講、主題班會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公私觀、榮辱觀、勞動觀,使學生初步具有判斷是非、識別真假、辨別美丑、開拓進取的能力和素養(yǎng)。第三,樹榜樣。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的不良傾向是在沒有教師的時候才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班干部便是教師的代言人,是管理者,是正確輿論的先鋒和榜樣,所以,班干部的素質尤為重要。為了提高班干部的素質,應經常對班干部的工作進行民主考評,把能真正經得起考驗的學生選拔出來。第四,轉化后進。任何班級中都會有在反面有影響力的學生,這些學生主要分兩類:一類是有反從眾心。特點是生理上日漸成熟,心理上有了成人感,不愿意從眾,愿獨辟蹊徑。有與眾不同的觀點,以表明自身存在等。另一類便是自制力差、個人意識突出、虛榮心強、好嘩眾取寵、專門與紀律制度唱反調的人,即道德上的后進生。這些學生往往很聰明,某方面的能力很突出,很有號召力。如果能轉化這兩類學生,他們會在班級工作中表現(xiàn)出色,可以影響一大批愿意受他們領導的、平時在是非面前動搖不定的同學,有力地提高正確輿論的教育與約束力。
二是抓好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第一,抓意識的培養(yǎng)。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黑板報、宣傳欄等宣傳工具,采取專題、講座、故事會、主題會、看電影、參觀展覽、舉辦知識競賽、征文比賽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參觀實踐,體驗社會生活,追求真善美,培養(yǎng)高尚情操,不斷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識。讓誠實、守信、尊師、愛校、遵章、守紀、團結、正直等有關的價值觀成為學生培養(yǎng)自我管理能力的標準。第二,抓榜樣的樹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對學生具有很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不僅影響他們行為規(guī)范的形成,而且熏陶他們的情感,使其內心產生巨大的力量,推動其下決心去做,從而促使他們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
總之,要從班主任直接管理班級、確立班級規(guī)范,逐步過渡到師生共同管理,班主任宏觀調控,指導班委開展工作。管理中要“收”“放”結合,敢于信任學生,并不斷幫助班委成員糾正工作中的偏差,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意識和民主意識,充分發(fā)揮班委成員的主體作用,使其成為現(xiàn)代班集體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