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允鋒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課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初中學生正確的、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和發(fā)展”,使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所以要加強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建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尤為重要。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置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一、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1.以知引趣,活躍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原動力,課堂教學設計的安排始終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開發(fā)。只有使學生對知識感到有趣、新奇,讓知識保鮮,學生學起來才更有樂趣。教師要通過教學的影響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學習的有效投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2.實例渲染,感同身受
教師對待學生的錯誤回答不要一口否認,不要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要循循善誘,本著“你不愿意學習,我來教你學習”的原則。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死板、枯燥、乏味的灌輸,通過學生身邊熟悉的事例激發(fā)學生的感受,通過挖掘教材中隱藏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要結合教材中的觀點,給學生講一些充滿深意的小故事,活躍氣氛,豐富他們的想象。如教授“勇于承擔責任”這一課時,筆者用“感動中國”的故事,渲染情感氛圍。講完后提問:“如果你是他們,會像他們一樣勇于承擔責任嗎?”這樣由學生深思反省,教師盡量給學生提供生活故事,讓他們自己真切地感受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意義。
3.貼合實際,靈活學習
學知識就是要會用知識。教師要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多選擇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貼近的問題作為素材放到教學中去,讓學生探索討論。這樣才能夠使學生主動學習,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二、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
1.自主學習——促個性發(fā)展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這三者之中,自主是前提和基礎。學生個人的自主學習對思想品德教學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就應該彰顯學生的本性,極力促進學生的成長。在教學中,教師應沖破封閉形式的課堂,給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更要精心呵護學生的疑問。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價值,他們是個性化的個體,任課教師不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個學生,而應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個性,要讓學生揚長避短。所以新課標要求教師以學生自身為主,以學生的視角去設計教學,盡可能考慮到學生的思維活動并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這就要求教師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方案,真正做到師生間情感的溝通和知識的傳授。
2.合作探究——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
自主學習如果是前提,那么合作探究就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為了突出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教學可做如下設計:在進行“我國環(huán)境狀況”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幾則我國環(huán)境問題嚴峻的資料數(shù)據(jù)和相關圖片,讓學生從中感受我國環(huán)境污染的嚴峻形勢,組織學生討論具體做法。這樣既以教材知識為依托,聯(lián)系生活實際,緊扣社會熱點,豐富和充實了思想品德課程內(nèi)容,真正做到了思想教育和生活實例及社會熱點的統(tǒng)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統(tǒng)一。再如“人生難免有挫折”一課,教材給出了這樣一則故事:鄧亞萍面對自身條件不足、被別人鄙夷的種種挫折,還是苦練乒乓球,最后獲得成功。然后,教師可以設疑“請列舉你們知道的在挫折中頑強拼搏并獲得成功的例子”,以升華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目標,最后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注重創(chuàng)新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
思想品德課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針對相關的知識點可組織學生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親身體驗、感受,端正思想,提高認識,達到思想教育與良好品德形成相結合。新課改的另一特點就是貼近社會、生活和熱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結合實際,關注社會熱點。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學會認識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從而獲得現(xiàn)代經(jīng)濟生活中的必要知識和技能。學習文化生活知識,不僅能夠提高文化賞析、文化修養(yǎng)的水平,獲得參與各種文化活動的基本知識和能力,還可以了解社會生活中各種文化現(xiàn)象,做到學以致用。思想品德課教師通過給學生搭建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寬闊平臺,使學生獲得大量的學習機會,最終實現(xiàn)有效教學。如:在教學“感受共和國的巨變”這一課時,采取讓學生進行實際調(diào)查、采訪的方式,以及讓長輩講述這幾年來生活的巨大變化的方式,使學生真切體會到我國人民生活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
總之,課堂是學生高尚人格形成的平臺。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合作學習搭建平臺,培養(yǎng)正確價值觀等一系列方式方法符合新教育理念,是教學方法的一次變革,能真正實現(xiàn)師生互動,讓沉悶的思想品德課堂變得精彩起來,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贊科夫.和教師的談話[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3]徐建成.課堂教學新視野[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