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也開始改革,抓住小學生的實際特點,采用情境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使整個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概念;游戲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用來交流與溝通的,因此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輕松、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感受和運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念
情境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以及接受能力,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促使整個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要具備趣味性、針對性,讓學生積極投身到整個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以提高。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
1.通過語言、表情和肢體動作來創(chuàng)設心理情境
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親切而充滿肯定的目光可以使他們產(chǎn)生安全感。因此,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多鼓勵和表揚學生。當學生聽不懂時,教師可以借助肢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當學生答不出問題時,教師不要過多責備,而是要寬容地告訴他:Please follow me again.在教師語言的調(diào)節(jié)下,學生便會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
2.通過游戲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如果教師講解英語的方式比較枯燥無味,就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引入一些游戲,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游戲中,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比如:當老師要講解“I am hungry.”這一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要在課下準備一個袋子,將食物裝在袋子中,然后將這個裝有食物的袋子帶到課上,讓學生通過摸一摸,猜出是什么食物。此時學生爭先恐后地說出食物的英文名字,這樣做就可以調(diào)動整個課堂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有助于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相關知識。
3.通過故事表演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對于小學生來說,故事會得到他們的青睞。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故事中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為每一位學生安排一個角色,讓學生自己來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表演能力。比如:當老師要講解數(shù)字“one,two,three”等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關于數(shù)猴子的小故事,此時學生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這節(jié)內(nèi)容。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來吸引每一位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并且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徐群.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