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瑩 彭蒼驕 婁召君 管敏昌
1.浙江省臺州恩澤醫(yī)療中心集團路橋醫(yī)院,浙江臺州 318050;2.浙江省臺州恩澤醫(yī)療中心集團臺州醫(yī)院,浙江臨海 317000
皰疹性咽峽炎是小兒時期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主 要由柯薩奇A組病毒感染引起,好發(fā)于夏秋季,發(fā)病年齡多在l~7歲兒童。臨床表現(xiàn)為在齒齦、頰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現(xiàn)小皰疹,皰疹潰破后成為潰瘍,上有淡黃色的分泌物覆蓋,周邊有紅暈。因口腔潰瘍引起劇烈疼痛,小兒常常會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癥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兒流涎。該病雖屬自限性疾病,但目前仍缺乏特異性治療措施。目前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措施主要以應用抗病毒等為主,但療效不太理想。本研究于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應用金蓮清熱泡騰片聯(lián)合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340例系臺州恩澤醫(yī)療中心集團路橋醫(yī)院兒科門診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皰疹性咽峽炎的診斷標準[1]。年齡 1~12歲,平均(3.37±2.62)歲,病程 1~5 d,按就診順序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70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性別(例) ( ) (d)組別 例數(shù) 男 女 年齡 歲 病程對照組17091793.46±2.621.24±0.49治療組17083873.38±2.941.19±0.51 χ2/u值0.260.99 P值 >0.05>0.05
①年齡1~12歲,夏秋季突然發(fā)熱、咽痛,不敢吞咽,流涎;②咽充血,咽弓、軟腭、懸雍垂黏膜可見數(shù)個至數(shù)十個灰白色皰疹,直徑1~3 mm,周圍有紅暈,1~2 d后破潰形成淺潰瘍;③病變局限于咽峽部而不波及口腔前部,亦不發(fā)生于齒齦及頰黏膜;④局部淋巴結無腫大;⑤末梢血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或略低,無異常淋巴細胞;⑥患兒家長配合并知情同意;⑦就診前未使用藥物治療者;⑧患者依從性好,能堅持門診治療1周以上者[2]。
①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及肝、腎、造血系統(tǒng)等疾病者;②對本研究中的所有藥物過敏者;③手足口??;④就診前已治療者;⑤不能堅持服藥;⑥同時應用其他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者;⑦依從性差者。
兩組均于確診第1天即開始用藥,均給予相同的對癥處理,酌情給予退熱藥,禁用刺激性食物。均以3 d為1個療程,5 d后判定療效。
對照組:利巴韋林顆粒(50 mg×18袋,山東仁和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707)每日按體重10~15 mg/kg,分 3~4 次;治療組:金蓮清熱泡騰片(4 g×6 s,中盛海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70028)0.5 g/次,<1 歲,1 片/次,3 次/d,1~15 歲,1~2 片/次,4 次/d;利巴韋林氣霧劑[0.5 mg×150撳,上海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信誼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10970349],首次使用1 h內(nèi)撳噴 4次,2~3撳/次,以后每隔 1 h噴 1次,2~3撳/次。 2 d以后 4次/d,2~3撳/次,兒童每日平均劑量 15~20 mg。
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咽喉部療效判定標準及療效標準。顯效:3 d內(nèi)體溫正常,流涎好轉(zhuǎn)、皰疹減少;有效:4~5 d體溫正常,流涎、皰疹消失;無效:5 d以上,體溫不能恢復正常,皰疹明顯。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病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各組數(shù)據(jù)檢驗前均進行方差齊性和正態(tài)分布檢驗,兩組均數(shù)比較采用配對u檢驗,多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單因素ANOVA,先行方差齊性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u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組患兒熱退時間、流涎消退時間及咽峽部皰疹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s)
表3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s)
組別 例數(shù) 熱退時間 流涎消退時間 咽峽部皰疹消失時間治療組1701.41±0.532.13±0.733.16±0.84對照組1702.86±0.573.79±0.944.53±0.87 u值23.1918.3314.90 P值 <0.01<0.01<0.01
治療期間對照組有2例出現(xiàn)白細胞減少,治療組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
皰疹性咽峽炎是小兒時期常見疾病,也是兒科門診特殊類型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腸道病毒柯薩奇A組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見于EB病毒、支原體等感染。病毒進入咽部黏膜上皮及其附近的淋巴組織細胞中增殖后,可侵入血液出現(xiàn)病毒血癥,在局部則抑制宿主細胞的核酸和蛋白質(zhì)合成,產(chǎn)生溶細胞作用,導致咽部黏膜充血、皰疹和潰瘍形成。由于皰疹性咽峽炎的發(fā)病癥狀和手足口病相似,故有“隱形手足口病”之稱,主要感染人群為1~7歲小兒。該病發(fā)病率高,范圍廣,傳染性強,流行速度快,高發(fā)于夏季,且可重復發(fā)病,重者可引起驚厥。近年來,皰疹性咽峽炎呈散發(fā)或流行發(fā)病。由于病毒感染后可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對同型病毒有較持久的免疫力,屬自限性疾病。皰疹性咽峽炎病程一般持續(xù)1周左右,但可出現(xiàn)心肌損害等并發(fā)癥[4],嚴重者可威脅小兒的生命。因此,該病引起兒科醫(yī)生的高度重視。
目前皰疹性咽峽炎尚無特效方法治療。既往多采用利巴韋林、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抗病毒治療[5-7],但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多需要靜脈給藥、不良反應大。利巴韋林是傳統(tǒng)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核苷類廣譜抗病毒藥,對多種病毒(包括 DNA和 RNA)均有抑制作用。利巴韋林抗病毒的主要機制:①通過RNA聚合酶結合于病毒中,導致病毒基因致命突變,直接產(chǎn)生抗病毒效應;②抑制單磷酸次黃嘌呤核黃素苷,阻礙病毒核酸的合成,干擾病毒DNA合成阻止病毒復制。據(jù)報道,利巴韋林超聲霧化吸入時,70%直接分布到呼吸道表面,使局部病灶表面藥物濃度迅速達到高峰,及時抑制病毒復制,從而使咽部病灶消失;而利巴韋林靜脈滴注8 h后,口腔黏膜濃度卻不到全身含量的1%。由于全身用藥選擇性差,治療效果不確切,且有靜脈炎、白細胞減少、心臟損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不良反應等[8]。國內(nèi)學者曾比較利巴韋林不同劑型(包括口服、靜滴和局部吸入)3種不同給藥方法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效果,結果顯示利巴韋林全身用藥組效果最差[9]。且10%患兒可能伴隨心肺方面副作用[10]。因此,目前皰疹性咽峽炎不主張利巴韋林全身用藥。隨著利巴韋林氣霧劑的問世,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有研究表明,氣霧劑呼吸道給藥具有局部藥物濃度高、全身副作用低、對肝腎等重要臟器損害小、治療費用低、起效時間短等優(yōu)點[11]。王華芳等[12]在更昔洛韋的基礎上加用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皰疹性咽峽炎,明顯縮短了發(fā)熱時間及皰疹消退時間。本研究中利巴韋林氣霧劑局部吸入與利巴韋林顆??诜委煱捳钚匝蕧{炎,結果顯示,利巴韋林氣霧劑吸入治療組在熱退時間、流涎消退時間及咽峽部皰疹消失時間均較利巴韋林顆??诜M明顯縮短(P<0.01),與文獻基本相符。
皰疹性咽峽炎屬中醫(yī)“濕熱喉痹”范疇,多為外感濕熱,上攻咽峽所致。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如喂養(yǎng)膏粱厚味,胃火偏盛,外感風熱之邪從口鼻侵入,內(nèi)乘于脾胃,脾開竅于口,心開竅于舌,胃經(jīng)絡齒齦,風熱毒邪。熏灼口舌牙齦,故齒齦紅腫、口腔黏膜破潰。《小兒衛(wèi)生總微方論·咽喉總論》亦認為,“小兒咽喉生病者,由風毒性熱博于氣血,隨其經(jīng)絡虛處所著,則生其病”,故現(xiàn)多認為該病發(fā)生與風熱乘脾、心脾積熱、虛火上浮有關。治宜解毒利咽、化濕退熱為主。
金蓮清熱泡騰片主要成分是金蓮花、大青葉、石膏、知母、地黃、玄參、苦杏仁(炒)。其中,金蓮花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可治療口腔潰瘍等[13]。藥物研究表明,金蓮花主要成分為生物堿和黃酮類物質(zhì),具有解熱、消炎、抗病毒、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氧化的作用[14-16]。有研究顯示,金蓮花水提液對CoxB3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對CoxA24變異株有一定作用,金蓮花中的黃酮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型流感病毒(FluA)和副流感3型病毒(para3)有弱的抑制作用[17]。動物實驗也顯示,金蓮花提取物可以有效增強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抗應激反應能力和免疫功能[18]。方中大青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石膏具有解肌清熱、除煩止渴、解毒之功效;玄參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之功效,用于熱毒熾盛等熱證。諸藥合用可以清熱解毒,利咽生津,加快咽峽部皰疹愈合。于祥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金蓮清熱泡騰片治療皰疹性口腔炎有效率達95.1%,且療程短,顯效快,未見嚴重不良反應。本研究也顯示,金蓮清熱泡騰片聯(lián)合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皰疹性咽峽炎有效率達96.5%,與對照組有效率(84.1%)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χ2=30.60,P < 0.01)。說明金蓮清熱泡騰片聯(lián)合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皰疹性咽峽炎效果顯著,且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值得兒科臨床推廣應用。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168.
[2]劉愛琳.抗病毒口服液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1,16(7):796-799.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81-182.
[4]李惠紅.兒童皰疹性咽峽炎的血清心肌酶譜和心電圖改變及其臨床[J].新醫(yī)學,2007,38(3):169-171.
[5]王華芳,酈建娣,趙小芳.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11(6):494-495.
[6]戴憲國,方洪興,莫純堅.更昔洛韋治療皰疹性咽峽炎162 例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3):465-466.
[7]甑嬌嵐.阿昔洛韋治療皰疹性咽峽炎108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2,17(5):317.
[8]高芬萍,趙亞萍,張偉,等.利巴韋林的不良反應[J].中國藥事,2005,19(11):703-704.
[9]朱寶俊.3種不同方法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療效比較[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5):701.
[10]于祥,董春陽.金蓮清熱泡騰片治療小兒皰疹性口腔炎61 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2,4(3):241-242.
[11]洪建國,李臻,曹蘭芳,等.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小兒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多中心臨床觀察[J]臨床兒科雜志,2006,24(6):525-528.
[12]王華芳,酈建娣,趙小芳.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11(6):494-495.
[13]滿達,常亮.蒙藥金口腔膠囊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60例[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9,5(8):37.
[14]蘇連杰,張宏坡,趙波,等.金蓮花提取物解熱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9,16(1):65.
[15]顏娟,胡海娜,田嘉銘,等.金蓮花中總黃酮抗氧作用的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2):386-387.
[16]趙宏偉,趙玉珍.金蓮花醇提物體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研究[J].中國藥業(yè),2010,19(1):10-11.
[17]葉云峰,彭勇,付崗,等.藥用金蓮花研究新進展[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07,9(3):29-33.
[18]敖楊,高華君,劉文濤.金蓮花藥渣水提物對小鼠抗應激反應及免疫能力的影響[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14(6):76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