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天 王薇薇 四川省第二中醫(yī)醫(yī)院麻醉科,四川省成都市 610031
近年來,麻醉醫(yī)師發(fā)現(xiàn)硬膜外麻醉存在麻醉起效慢、麻醉阻滯不完全以及肌肉松弛效果欠佳等不足,加大了手術的難度,同時也給產婦帶來了一定的痛苦。為尋求一種更安全、更有效、并能減輕產婦痛苦、且對胎兒影響小的麻醉方式,我科采用腰硬聯(lián)合麻醉取得了比較滿意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86例患者均來源于2011年3-12月在我院產科進行剖宮產的孕婦,年齡25~38歲,平均年齡(29.5±4.2)歲;其中初產婦62例,經產婦24例;胎齡37+2~41+5周,體重55~88kg,平均(69.2±9.3)kg。所有患者按照就診先后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采用腰硬聯(lián)合麻醉,對照組采用硬膜外麻醉。兩組產婦年齡、孕周、身高、體重、孕次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常規(guī)給予苯巴比妥鈉肌肉注射,進入手術室后給予吸氧、心電監(jiān)護及建立靜脈通路。兩組均選取左側臥位,于L3~4椎間隙為穿刺點進針,穿刺成功后將腰穿針一起隨該硬膜外導管置入,在進入蛛網膜下腔見腦脊液流出后,觀察組抽取1.2ml左右羅哌卡因(阿斯利康有限公司生產)注入,觀察麻醉控制情況,然后退出腰穿針,隨后將硬膜外導管向患者的頭端置入約3cm左右,用膠布固定,讓患者平臥,調整麻醉平面,使痛覺平面不超過。而對照組在置入硬膜外導管后,給予利多卡因4ml,當腰麻跡象消失后,再給予利多卡因8ml左右,然后調整麻醉平面使之能達到比較滿意的麻醉效果。經測試麻醉效果理想后就可進行手術。術中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當收縮壓低于基礎血壓的20%或者<90mmHg(1mmHg=0.133kPa)時,則通過靜脈給予麻黃堿5~10mg,當心率<60次/min時通過靜脈給予阿托品,同時觀察記錄麻醉起效時間以及Apgar評分。
1.3 評價標準 麻醉效果評價標準[2]:優(yōu):產婦無任何不適,肌松良好,手術順利;良:產婦有輕微不適或輕度的牽拉反射,肌松尚可,可配合手術;差:產婦有明顯的牽拉痛,不能忍受,肌松差,需要靜脈給予麻藥輔助。肌肉松弛效果評價標準[3]:優(yōu):肌肉松弛,手術操作順利;良:肌肉松弛稍差,尚可進行手術;差:肌肉很緊張,不能進行剖宮產手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的麻醉效果、肌松效果、麻醉起效時間、低血壓及1min Apgar評分比較,見表1。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麻醉效果(χ2=6.12)、肌肉松弛效果(χ2=13.54)及麻醉起效時間(t=10.68)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但觀察組的低血壓(χ2=0.39)發(fā)生率(16.28%)和1min Apgar評分≤7分(χ2=0.34)的比例(11.63%)均高于對照組,但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麻醉效果、肌肉松弛效果、麻醉起效時間、低血壓及1min Apgar評分比較(n=43)
急診剖宮產術作為快速終止妊娠,迅速取出胎兒,保證母子安全的常見急診手術,由于此手術要求術前準備時間短,因此要求的麻醉方式能迅速起效,阻滯完全,肌肉松弛良好,盡量不影響手術醫(yī)師的操作,并且還要求對胎兒的影響小,以保證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4]。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聯(lián)合麻醉是剖宮產手術中常用的麻醉方式,但近年來麻醉醫(yī)師發(fā)現(xiàn)單純硬膜外麻醉存在麻醉起效慢、肌肉松弛不夠以及阻滯不全,甚至可以引起胎兒宮內窘迫和中毒等[5]。如果麻醉平面不能達到第6胸椎水平,則對盆腔神經叢的阻滯常不完全,容易出現(xiàn)明顯的內臟牽拉反應[6]。有學者報道單純硬膜外麻醉的失敗率高達9.6%[7]。而腰硬聯(lián)合麻醉是將脊麻與硬膜外麻醉融為一體的麻醉方法,同時采用了硬膜外麻醉和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的優(yōu)點,不但麻醉起效快、肌肉松弛好、阻滯完全,療效確切,而且用藥量相對較小[8],可控性強,還具有麻醉持續(xù)性,可滿足長時間手術的需要和維持術后鎮(zhèn)痛的優(yōu)點[9],因而在剖宮產手術中應用越來越多[10,11]。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時間、肌肉松弛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硬膜外麻醉。本文結果與國內[12]、國外學者[13]的研究結果一致。
盡管腰硬聯(lián)合麻醉具有以上優(yōu)點,但是腰硬聯(lián)合麻醉同其他的椎管內麻醉一樣,都極易發(fā)生低血壓。麻醉阻滯平面的高低與低血壓的發(fā)生率密切相關[14]。本文結果顯示低血壓的發(fā)生率為16.28%。造成低血壓的原因一方面是麻醉后外周血管擴張、血液在外周血管淤滯;另一方面是麻醉后子宮及子宮周圍的組織松弛壓迫下腔靜脈,這兩方面的因素均使回心血量減少,心臟射血量下降所致。血壓過低不僅會影響產婦心、腦、腎的血液供應,使各重要臟器血流灌注不足,引起惡心、嘔吐、暈厥,甚至危及產婦的生命安全。而且血壓過低還可導致胎盤低灌注,造成胎兒宮內缺血缺氧,出現(xiàn)宮內窘迫及酸中毒,嚴重的宮內窘迫可能會造成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引起智力和功能障礙。周愛國[15]等報道胎兒取出前產婦收縮壓低于100mmHg持續(xù)2min以上會導致新生兒1min Apgar評分下降。因此術中維持血壓的穩(wěn)定對保障新生兒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中,觀察組的低血壓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新生兒1min Apger評分≤7分的發(fā)生率也高于對照組,但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目前有關剖宮產時低血壓對胎兒影響方面的研究較少,需要更大型的多中心對照研究來加以論證。
綜上所述,腰硬聯(lián)合麻醉比硬膜外麻醉效果好,且對產婦及胎兒影響小,是剖宮產時比較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程剛.腰硬聯(lián)合麻醉在剖宮產中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yī)學,2008,37(7):761-762.
[2]陳文斌.不同穿刺間隙及用藥劑量的腰硬聯(lián)合麻醉在剖宮產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3,40(18):62-63.
[3]李春霞.腰硬聯(lián)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對17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產婦臨床療效對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1,40(26):2683-2684.
[4]楊保永.剖宮產術不同麻醉方法對麻醉效果與新生兒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3,40(23):74-75.
[5]郭鑫,王樹梅.腰-硬聯(lián)合麻醉和單純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宮產手術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3,40(21):107-108.
[6]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xiàn)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313-1314.
[7]劉天斌.兩種麻醉方法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效果比較〔J〕.臨床研究,2010,7(8):27-28.
[8]Macfarlane AJ,Pryn A,Litchfield KN,et al.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vs.spinal anaesthesia for elective caesarean section:vasopressor requirements and cardiovascular changes〔J〕.Eur J Anaesthesiol,2009,26(1):47-51.
[9]吳惠萍.腰-硬聯(lián)合阻滯(CSEA)分娩鎮(zhèn)痛30例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3):354-355.
[10]張成敏,高俊奇,李華鋒.腰麻、腰硬聯(lián)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宮剖宮產手術中的麻醉效果比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6):15-16.
[11]陳奇涵.腰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5):97-98.
[12]蔡永江.腰硬聯(lián)合麻醉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血液流變學及血流動力學影響的研究〔J〕.醫(yī)學綜述,2013,18(15):2490-2493.
[13]Beilin Y.Advancesinlabor analgesia〔J〕.Mt Sinai J Med,2002,69(12):38-44.
[14]徐曉東,胡利萍,方才.腰椎蛛網膜下腔聯(lián)合硬膜外腔阻滯麻醉與連續(xù)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宮產術效果比較〔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10):71-72.
[15]周愛國,蘇化平,潘道渡,等.剖宮產術胎兒臍動脈血氣值與Apgar評分相關性及臨床意義〔J〕.臨床小兒外科雜志,2003,2(5):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