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菊翠
〔關鍵詞〕 閱讀教學;興趣;懸念;朗讀;角色體驗;激勵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8—0093—01
漢代劉向曾說:“書尤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钡拇_,閱讀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當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新課標》對學生的閱讀作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年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應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小學階段是學生閱讀能力、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而在這個階段的一個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筆者嘗試采用以下幾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崩泄掳愕拈_場白往往使學生厭煩,好的導入不僅能抓住學生的心,還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用故事、音樂、圖片等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燕子》這篇課文時,教師可播放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兒童歌曲《小燕子》,配上色彩明快的課文插圖讓學生欣賞。當輕快活潑的樂曲響起時,學生自然會感受到春天的陽光明媚,眼前會浮現小燕子俊俏的身影。音樂停了,教師可隨即創(chuàng)設懸念:“如此動人的樂曲和圖畫所展示的內容,怎樣用文字描繪呢?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學生迫不及待地翻開課本,興趣盎然地讀了起來。
二、朗讀感悟,激發(fā)興趣
朗讀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反復朗讀能夠從中體會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深厚情感。教師要通過充滿激情的范讀,調動學生的情感積累和知識積累,使學生有閱讀的愿望。平時根據班級的活動安排,教師可以先從班上選出幾位閱讀能力較強、朗誦水平較高的學生加以指導,然后讓他們在朗誦會或故事會上給全班同學講有趣的故事、寓言,讀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情節(jié)感人的詩詞文章。臺上聲情并茂,臺下鴉雀無聲。學生的表情會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時喜時怒,時樂時悲。那些生動有趣的故事,曲折感人的情節(jié),聲情并茂的朗讀,能夠對學生產生強大的感染力和誘惑力,使一些平時不太喜歡讀書的學生也會站上講臺,將自己掌握的古詩搖頭晃腦地朗讀給大家。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因朗讀而被激發(fā)出來。
三、角色體驗,激發(fā)興趣
學生的天性好動、愛玩,所以教師可以將玩與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語文課上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佩戴各式頭飾,扮演不同的角色,邊表演邊朗讀。在表演中,學生通過腦、眼、手、耳、口的綜合活動,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提高記憶力和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讓學生演一演。如,教學《扁鵲治病》這篇寓言故事時,在指導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分別扮演扁鵲、蔡桓公及其侍從,排成課本劇進行展示。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了高潮,不但能使學生輕松愉快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適時激勵,激發(fā)興趣
當學生閱讀了一定量的讀物后,便會情動于中,有話想說。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凝墨于紙,發(fā)話于文,指導他們寫出一篇篇內容充實、情真意切的讀后感,并適時進行評選,定期評選“優(yōu)秀讀書筆記”、“小小博士”、“故事大王”等。這樣能夠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樂和收獲的喜悅,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為使讀書活動持續(xù)開展下去,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成立了“小讀者俱樂部”,交流讀書方法,討論閱讀感受,介紹名人讀書故事,指導學生自辦手抄報,刊載美文佳作,選登優(yōu)秀讀書筆記。長此以往,學生會一有空閑便忙于搜集資料、采稿、寫稿,樂此不疲,熱情高漲,學生的讀寫能力也會明顯增強。
另外,作為教師,還應做學生的向導,多介紹一些書目給學生,讓學生挑選自己想讀的書,還要和其他教師及家長做好溝通,相互之間密切配合,把眼光放長遠,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與空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讓每一位學生在閱讀的陽光中健康成長,不僅是教師、家長的責任,更是全社會共同的奮斗目標。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