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地震報道的內容選擇和應堅持的原則

    2014-10-11 04:31:40胡廣
    新聞世界 2014年9期
    關鍵詞:蘆山災情汶川

    胡廣

    【摘 要】對于重大災難新聞的報道,記者在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報道新聞成了最重要的使命。在地震災區(qū),哪些內容是媒體報道的重點?我們在采寫新聞時,應該堅持哪些原則?筆者結合自己汶川地震、蘆山地震在一線的報道經(jīng)歷,談一些心得體會。

    【關鍵詞】地震報道 內容 原則

    一、地震報道的重點

    1、抓災情——不要放棄面上新聞

    當?shù)卣鸢l(fā)生的時候,一開始最重要應該是災情。從大的層面來講,我們要重視讀者的知情權,及時告知地震災害的信息,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

    一般來說,在災難事件發(fā)生時,由于災難事件與公眾個體切身利益相關,所以往往會引發(fā)公眾的恐慌以及對信息的大量渴求,這時,社會最需要的是記者準確、及時的傳播,告知相關信息。如果我們能夠很好的滿足讀者的需求,那么對以后事件的處理等會帶來非常明顯的效果。

    在汶川地震中,我們對災情的報道有《空城北川》、《直擊映秀》等一系列反映地震災情的報道;蘆山地震發(fā)生后,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趕赴震中,寫出了《本報記者直擊震中龍門鄉(xiāng)》、《本報記者走進震中蘆山縣——困難雖多,生活依然在繼續(xù)》、《你們來了,寶興就不再孤獨》等反映災區(qū)災情的稿件。雖然反映災情應該全面,但我們的記者不應該扎堆,應該走近一些被冷落,甚至被遺忘的地方。這次本報記者在災后第三天率先進入了天全縣,是全國媒體中最先抵達的一批,我們及時的傳遞了天全的災情,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2、抓熱點——熱點地區(qū)事件人物

    什么是熱點?筆者認為就是讀者關注或者喜歡,并期待知道的信息。這里包括熱點地區(qū)、熱點事件和熱點人物三個方面。

    熱點地區(qū):地震發(fā)生后,熱點地區(qū)一般來說有三個方面:一是震中地區(qū),汶川地震中的汶川、映秀,蘆山地震中的蘆山、龍門;二是重災地區(qū),汶川地震的北川,蘆山地震的寶興;三是被遺忘的地區(qū),汶川地震的青川,蘆山地震天全。在這兩次災難報道中,我們的記者都在這些現(xiàn)場。

    熱點事件:這方面需要前方記者和后方指揮合力解決。在蘆山地震中,我們前方抓的熱點有《78歲老太被困廢墟下一天一夜獲救》、《安全前提下,盡快復課是頭等大事》等;在后方的指揮下,關注了《震區(qū)首個“高考帳篷學?!遍_學》等一系列熱點新聞,極大的提升了報道的品質。

    熱點人物:這方面,大家都知道得很多了,“范跑跑”、“最美女教師”、“被免職干部”、“救援人員”、“被困人物”、“敬禮娃娃小郞崢”等,我們也做了“中國好室友”是我省樅陽人——面對太多關注,他稱:請不要把我英雄化,多關注震區(qū)吧;《天使沒了翅膀,一樣可以飛翔——對話“最美志愿者”廖智》等一些災區(qū)熱點人物報道。

    3、抓深度——看得更寬想得更深

    對于兩次地震報道的經(jīng)歷,筆者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深度報道不夠。其實,在這樣的災難報道中,反思報道最能體現(xiàn)災難新聞價值的社會性和久遠性,但是我們在一線時總是趨向于將災難性報道的重心全部放到了災區(qū)災情與抗災救災方面,忽視了反思報道的重要性。

    在災難爆發(fā)的初期,讀者們急切想得到相關的權威信息,媒體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多的向公眾提供真實的信息,隨著事件不斷發(fā)展,讀者已不再滿足于簡單的信息報道,這就要求媒體能夠拓寬信息來源,同時對事件盡量“挖深”“吃透”。

    我們在面對一個重大災難的時候,更大程度上是想尋求心理的支撐和支持。我們的報道不僅要滿足知情權,同時也需要給受眾心理上的幫助,要為撫平公眾的受創(chuàng)心理而努力,要努力引導社會走上正常軌道。在蘆山地震報道中,我們就曾做過嘗試,《上萬名志愿者涌入蘆山縣城》、《從城里到鄉(xiāng)下,救援物資要“走”一天》等報道,角度獨特、效果很好,但這樣的報道份量仍然不夠。特別是當?shù)卣饛木仍兂芍亟ㄖ?,我們應當轉變思路,看得更寬想得更深,要運用科學思維,對災難產(chǎn)生的原因做出科學的解釋,把預防措施和脫離險境的辦法告訴大家,這樣可以消除人們的無助感,有助于沉著面對災難,開展自救工作。

    同樣,在今后的報道過程中,我們要多一點分析,多一點思考。因為我們報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警戒世人,從而盡量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fā)生。媒體通過新聞報道幫助人們分析災難發(fā)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事后的處理措施等,使人們從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采取有效措施,或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或亡羊補牢,盡量減少損失,做到吃一塹,長一智。同時,也期待報道能給政府在遇到類似事件時得到啟迪。

    二、地震報道應堅持的原則

    1、報道真實的第一原則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這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原則,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客觀的記錄所看到與聽到的。在這兩次地震報道中,筆者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跟書本上說的真實有很大的差距。地震這樣大的災難性新聞,應該有“客觀真實”和“主觀真實”兩個維度。我們書本上學到的可能更多的是“客觀真實”,而主觀真實,應該是“客觀真實”的衍生。

    舉兩個大家熟知的案例:一位汶川母親臨死前給孩子留下的“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另外一條是類似幽默的故事,一老太婆被外國救援隊救出來后,第一句話說“龜兒子,這地震太厲害了哦,都把我震到國外去了”。

    作為記者,一看就知道,這兩條所謂的新聞,要時間沒有,要地點沒有,要人名沒有,要目擊者沒有,要消息來源更是空穴來風。可以肯定的說,這“五無產(chǎn)品”都是假新聞,盡管這樣的故事很感人,但筆者認為,不能寫這樣的新聞。

    另一個方面,是微觀真實和整體真實。一般來說,這樣的大事我們都是匆匆上路,根本就沒有報道方案,采訪很可能從機場就開始。

    2、不要添亂的采訪原則

    從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再到雅案地震,每一次,國內有條件的媒體都會派出記者前往災區(qū)采訪,坊間也有議論:這么多記者前往震區(qū)會不會添亂?其實,類似爭論早在汶川大地震時就隱約顯現(xiàn),這次網(wǎng)絡上的爭論之所以比此前更為激烈,原因之一是“一位記者曝同行吃雅安災民所贈雞蛋”,網(wǎng)絡輿論認為這樣的記者去災區(qū)前線采訪純屬“添亂”。原因之二國務院也在號召,希望非緊急救援人員、志愿者、游客等在救援階段盡量不要自行前往災區(qū)。

    筆者認為,記者在地震災區(qū),要遵守災區(qū)特殊時間的秩序,使自己的工作、生活不給災區(qū)添亂。任何采訪報道一定建立在“善良”和“正當”的基礎之上。譬如,在雅安地震災區(qū),我們看到了一些記者不顧受訪者的感受,“打破砂鍋問到底”;一些記者和醫(yī)生爭搶受傷者,干擾電力、通信搶險人員的工作。記者在遇到“救命”時刻,個人覺得,第一念頭應該是參與救援或者讓出救援通道,而非堅持采訪,同樣對于一些剛救出來的被困者,盡量縮短采訪時間,以保證其健康。有記者為第一時間奔赴被圍困的區(qū)域,和救援人員爭坐直升飛機,這種“勇敢”的代價是減少了運輸救援人員和傷員的寶貴的座位。再譬如,在災區(qū)采訪時,合理控制采訪情緒,因為在災區(qū)很多受災群眾在經(jīng)歷一場大難之后,心理、情緒上難免有波動,遇到一些小不平后,就會“小題大做”,這時記者要合理控制自己情緒,避免沖突發(fā)生。

    3、以人為本的情感原則

    無論是什么樣的熱點,我們都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關注他們在災難中生存狀況,在直面悲劇的同時,從人性角度審視災難,關注他們的行為、困境及精神狀態(tài),在對災難新聞的采訪、報道用語、圖片選擇等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出對人的尊重與關愛。

    采訪中,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體現(xiàn)在對災難受創(chuàng)者及其家屬的采訪應該考慮心理因素,理解災民、救災者的心理,采取適當?shù)奶釂柗绞讲粚λ麄兊男睦碓斐蓚ΑW鳛閭鹘y(tǒng)的報紙記者,我們的報道必須與當事人進行詳細對話才能完整地勾勒出整個事件的影響和人物形象,但是,我們常常遇到的是當事人及遇難者家屬仍沉浸在巨大的恐懼或悲痛之中時,我們還必須采訪。這個時候,就需要記者注意尊重他們的感情,從保護他們的心理健康出發(fā),然后采取富有人情味的接近方式拉近與被采訪者的心理距離,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期間,提問方式尤為重要,比如問他們知道不幸消息后的感受之類的問題,不僅不會得到有價值的信息,反而會使被采訪者再一次回想起痛苦萬分的經(jīng)歷,使可能已經(jīng)平靜的心情再受到刺激。又如,我們在面對一個地震中不顧救家人而救他人的人物時,記者盡量不要提“你在救助這些災民的時候,看到被困人員會不會想到自己的家人?”之類的問題,說到底這樣的問題并非惡意,但會在無意中撕開他們的傷口。

    地震報道中,記者也必須學會換位思考,同樣的事情發(fā)生在你的身上,你當然不希望傷口曝露在陽光下,記者對于受害者的家屬來說就好像一把鹽,你要把自己從“一把鹽”的身份,變成一劑“良藥”。

    4、不夸不俗的理性原則

    很多時候,一場地震災難報道變成了地震災難展示,特別是一些文字的描述,總喜歡把一些“慘”、“重”的場景描述出來,這很大程度上使災難恐怖化。

    作為記者,為了讓報道更吸引人,不可避免的會迎合受眾而失去理性。在地震災難報道中,我們常??梢钥吹?,一些幸存者被救出來后,被記者圍住采訪,使救治工作無法進行。另外,媒體還喜歡關注一些稀奇的事件,而忽視救災過程中的普通的一面。

    另外,在大災大難的報道中,很多時候為了追求報道效果,容易把災難報道娛樂化和隨意化。每次災難經(jīng)常會聽到一些“豬比人堅強”、“救生犬再次死亡”等等的消息。報道隨意化,值得警惕,一場災難之后,一些救災不及時,偷盜現(xiàn)象被無限放大。不能否認,這些都是新聞,在災難面前,對新聞報道的理性選擇顯得非常重要,忌隨意處理?!?/p>

    (作者單位:新安晚報社)

    責編:周蕾

    猜你喜歡
    蘆山災情汶川
    2022年6月全球災情
    云上遠眺新汶川
    綠色天府(2022年2期)2022-03-16 06:15:56
    2021年12月全球災情
    長慶油田:災情就是命令
    災情再顯城市短板
    春回蘆山
    汶川6年
    蘆山地震公路地質災害調查及評估
    災害學(2014年1期)2014-03-01 02:25:58
    蘆山7.0級地震前后巖石圈磁場異常變化研究
    地震研究(2014年1期)2014-02-27 09:29:41
    蘆山念(組詩)
    北京文學(2013年8期)2013-04-29 10:09:02
    疏勒县| 蒙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许昌市| 鄱阳县| 永吉县| 凤翔县| 平利县| 尉氏县| 山东省| 循化| 甘孜县| 滦平县| 通许县| 峨山| 阿瓦提县| 榆林市| 建始县| 塔河县| 永兴县| 通榆县| 金平| 黎川县| 天台县| 乌鲁木齐市| 日喀则市| 和平县| 墨竹工卡县| 株洲市| 普陀区| 天津市| 容城县| 方山县| 什邡市| 炉霍县| 绍兴市| 黔江区| 阿图什市| 偏关县| 济源市|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