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京能錫林煤化有限責任公司 戴思宇
基建合同是承包人在進行工程建設的時候,由發(fā)包人支付工程建設款項的合同。這個合同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并發(fā)揮著極其關鍵的作用,整個合同的執(zhí)行效果直接影響工程的建設效果和最終的經濟利益?,F在的基礎建設合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基礎建設企業(yè)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和問題制定相應解決策略,提高基礎建設合同的執(zhí)行效益。
雖然近幾年來我國加強了基礎建設合同的法律性和強制性,但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影響,基礎建設合同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很多基礎工程在建設之前簽訂合同時,忽視了時限的重要性,簽訂或者執(zhí)行的時效不夠準確,在工程后期便會出現很多的合同糾紛和時間權限問題。
1、簽訂合同滯后于工程建設
一般的基礎工程建設都具有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等特點,工程在建設中常常會出現趕工現象,為了加快工程的建設速度,經常會出現合同尚未簽訂便直接進行了工程建設,這樣一來,基礎建設的合同不能夠對整個過程起到監(jiān)督和控制的作用,也失去了它原本具有的約束力和法律效力,容易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并且很多在基礎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沒有了合同的約束無法進行合適的處理,將會影響整個基礎建設的進度和質量。
2、工期安排不夠合理
工期安排不夠合理一般是因為簽訂合同的時候沒有進行實際的考察和研究,雖然制定出了比較細致的工期計劃,但是由于受到實際情況的限制,往往不具備可操作性。這樣合同里面的工期計劃會造成一定的施工障礙,讓整個工程混亂不堪,并且極其容易出現施工問題。針對這個問題,要求設計者和預算員在制定基礎建設合同的時候應該進行實地考察,并根據建設合同自身的特點進行調節(jié)和制定,不隨便變更初期計劃,保證整個工程的順暢進行。
3、工期執(zhí)行不夠嚴格
有些基礎建設工程的合同制定的工期雖然比較科學,但是在實際的執(zhí)行中卻沒有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雙方不能夠就相關事項達成共識,也沒有明確各自應當擔負的責任,導致整個工程的工期無限制的拖延,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這種現象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施工雙方對于自身應當擔負的責任不明確,一旦工程在建設中出現了問題,容易發(fā)生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基礎建設工程的施工進度,浪費大量的人工勞動和資源。
很多工程在建設的時候都存在超出預算造價的現象,這種現象嚴重阻礙了工程的建造和最終的經濟收益。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在施工過程中原材料價格發(fā)生了變更、人工費用增加以及一些不得不改變的施工方案。建筑材料市場是具有很大的變化性的,在制定合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這些變化性,保證最終的實際使用資金不會超出太多的預算。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基礎工程建設設計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研究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建筑計劃,避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為工程的變更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很多的建筑單位為了節(jié)約時間,加快整體工程的建設速度,采用自擬式合同,不使用標準的合同格式,造成了內容上的不完整、主次分布不清、法律性不高等現象。自行擬定的合同太過隨意,不能夠保障它具有相應的法律效益,使得日后在發(fā)生一些爭端時不能夠及時的解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想要加強基礎建設的合同執(zhí)行,就必須要加強對基建合同的管理,不斷提高其科學合理程度,通過對財務系統(tǒng)的利用加強對其的管理。
基礎建設的成本費用一定要使用科學的財務管理系統(tǒng)加強管理,加強對建設資金的管理,在制定合同的時候一定要使用規(guī)范的合同范本,保證內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雙方都可以制定一份合同內容,再將合同的內容進行整合管理,制定出既符合雙方利益,又明確了雙方責任的完整合同內容。
基礎建設的合同在簽訂過程中一定要按照實際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調節(jié)和整理,及時的補充出現的新情況。對于每個月完成的工程量、施工方案、使用成本等進行適當的總結和分析,逐步完善整個基礎建設的合同,避免雙方發(fā)生過多的爭論和交涉,保證工程的實施效率。雙方應該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合同法制意識,在增強自我約束的前提下承擔起相應的法律責任,認真的對待基礎建設合同,雙方都要保證基礎建設合同的時效性和實用性。
合同的管理對整個工程建設起著控制作用,竣工之后的決算、資料的調整以及索賠事項都要在合同制定之前約定好,保證合同沒有侵犯任何一方的基本的合理的利益。
要加強財政系統(tǒng)對于合同的管理,在合同簽訂之前,設計人員和預算員要及時的對實際現場進行勘測和研究,保證合同的可操作性和合同預算的科學性,并且及時的對工程量和材料資源進行審核和記錄,避免出現前后不一致的矛盾現象。在合同執(zhí)行的過程中要嚴格的按照里面的規(guī)章制度來進行,對于出現違約違章的現象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懲罰,另外,對于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預算之外的材料和工程造價一定要做好記錄,方便后期的分析和管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合同爭論。在合同執(zhí)行之后,建筑企業(yè)要對合同做好相應的管理,為以后的工程建設提供參考性意見。
另外,根據不一樣的工程建立不一樣的合同管理制度,要根據基礎建設合同的特點和工程建設的特點,具體的分析合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避免在下一次的工程建設中出現超出預算的現象。保證整個工程的通暢性和合理性,并保證了最終的企業(yè)效益。
合同的談判過程其實是簽訂合同雙方的一個交流過程,談判的目的是讓簽訂合同的雙方了解一下合同的內容,并就這些內容進行合理的討論,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完善合同的內容,明確雙方的責任。談判的過程也是一個相互了解的過程,簽訂合同的雙方可以通過這個談判了解一下對方單位的實際情況,對于整個工程的建設有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能夠充分了解彼此的能力。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還應當有相應的談判記錄或者會議記錄,避免后期發(fā)生不必要的爭論。
在談判的過程中還應當注意合同管理負責人員的個人素質和工作素質問題,負責管理合同的人員應當對合同管理的程序和相關法律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建筑市場的活動和變動,能夠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有準確的預見性,在制定合同的時候不會出現常識性的錯誤,并且要求管理基礎建設合同的工作人員要能夠鎮(zhèn)定的面對談判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及時有效的進行處理,保證整個談判過程的順利進行。
工程合同具有周期長、工程價值量較大、工程容易變更以及受到太多影響的特點,容易在執(zhí)行的過程產生一些必然的合同糾紛,因此,必須加強合同的管理,由此來保證整個基礎建設的管理水平,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經濟或者建設風險。
一般來說,可以在基礎建設的企業(yè)內部成立專門進行合同審核的部門,由監(jiān)察、審計、基礎建設和財務等部門的負責人組成,保證整個審核小組的高質量,通過這個專門的部門保證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合理性。避免一些因為文字問題出現的不必要糾紛,將各個部門的責任進行明確劃分,由此來保證合同執(zhí)行過程中的有效性。
基礎建設工程中的合同執(zhí)行是整個基礎建設管理的核心,需要建設雙方通過相互的溝通了解制定適合雙方的合同。并通過財務等部門的宏觀控制保證合同執(zhí)行的時效性和可操作性,從而保證整個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加強基礎建設合同的可執(zhí)行性管理就是對整個基礎建設工程順利進行的保障,需要得到建筑企業(yè)的重視。
[1]侯玲.充分利用財務系統(tǒng)加強基建合同執(zhí)行的管理[J].管理學家,2013(20)
[2]李青.淺析加強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與核算的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版),2009(8)
[3]湯冬秀.淺析加強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與核算的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J].經濟師,2010(12)
[4]亓芳,楊興濤,韓俊仕等.關于高?;ê贤芾韱栴}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