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發(fā)
【摘要】敘事教學法整合各種方法和技巧,以敘事化的手段將語法、詞匯、短語等知識進行有機串聯(lián),為學生營造能夠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行語言和情感溝通的逼真教學情境,可以很好地解決英語課堂單調枯燥、英語知識晦澀難懂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情境化、生活化的英語課堂中自然習得英語知識和英語能力。本文簡要論述敘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和應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途徑和措施。
【關鍵詞】高中英語 詞匯教學 敘事教學法 應用
英語課堂晦澀、單調、枯燥、孤立,與生活聯(lián)系不密切,一直是學生和許多教育學者詬病的地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也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逐漸消磨殆盡。而敘事教學法整合各種方法和技巧,以敘事化的手段將語法、詞匯、短語等知識進行有機串聯(lián),為學生營造能夠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行語言和情感溝通的逼真教學情境,可以很好地解決英語課堂單調枯燥、英語知識晦澀難懂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情境化、生活化的英語課堂中自然習得英語知識和英語能力。本文簡要論述敘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和應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途徑和措施。
一、敘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敘事教學法主要與認知心理學、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和輸入假說理論等有關,這三方面的理論從不同的角度為敘事教學法的發(fā)展和完善提供了理論支撐。
敘事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將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與學生情感、想象等思維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這主要是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進行考慮的。認知心理學認為人類最基本的心理活動主要包括感覺、想象、記憶、語言和思維等,在人類的認知學習活動中,情緒、情感等因素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在傳統(tǒng)的外語課堂中,由于缺乏想象、創(chuàng)造等思維的參與,以及由此而帶來的情緒、情感等方面的負作用,導致學生的對英語的習得效果較差。而敘事教學法將孤立的詞匯組織成為有趣的句子或故事,激活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活動,提振學生的正面情緒和情感,從而提升學生對應于的習得效果。
敘事教學法在將孤立的新詞匯組織成為有趣的句子或故事的過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學生先前所學習和儲備的知識,以及調動生活經(jīng)驗的記憶,這就與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相暗合。從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來看,兒童的發(fā)展主要包括現(xiàn)有水平和未來能夠達到的水平兩個方面,它們之間的產局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應用學生已經(jīng)形成的發(fā)展水平去發(fā)展未來能夠達到的水平,可以讓學生的認知過程更加便捷和容易,原有的知識儲備也能在不斷地重復使用中固化和提升。而輸入假說理論同樣認為在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之上進行可理解性輸入,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語言學習的效果。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敘事教學法將孤立的詞匯教學組織成為具備可理解性、富有涵義的的華語層面,讓學生通過對詞的形義、搭配、組織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來增強對詞匯的理解、記憶和運用能力。
二、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1.復述課文。利用新詞匯對所學課文進行復述,可以加強學生對新詞匯的使用頻次,提高他們對新詞匯的理解、記憶和運用的水平。從內容上來說可以進行較為簡單的復述也可以進行較為復雜的復述,簡單的復述就是利用新詞匯對課文中的某段或某句群進行敘述,較為復雜的復述對學生的敘事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的要求都更高,是要求對學生利用新詞匯對課文整體或多個句群進行敘述。從時間、場所和形式的角度來說,由于英語課堂的時間極為有限,在課堂之上可以以簡短的示范性口語復述為主,而更多地將學生的課外寫作和口語鍛煉作為復述課文學習新詞匯的主戰(zhàn)場。應該說,對課文的復述,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語言情境條件下強化對新詞匯的習得,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增強學生語言表達(不僅僅是英語表達)的邏輯性和條理性。
2.創(chuàng)編新故事。復述課文主要是針對新單元的新詞匯進行復述,主要的復述內容也是以所學內容為主,這樣所習得的詞匯不具備相互間的緊密關聯(lián),不利于學生的記憶。因此,可以再復述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來提升學生詞匯學習的效果。如以高一階段需要掌握的slave、host、peasant、fisherman、gardener、boss、landlady等詞匯的教學為例,教師就可以組織成這么一個故事:現(xiàn)在,社會上許多人夢想成為金錢的主人(host),但事實上卻成為了金錢的奴隸(slave),他們不愿意當農民(peasant)、不愿意當漁民(fisherman),也不愿意當侍弄花草的花匠(gardener),他們想自己一步登天當老板(boss),讓自己的妻子成為老板娘(landlady)。還有其他很多詞匯,都可以通過這樣編故事的形式串聯(lián)起來,讓學生從多角度、多維度加深對新詞匯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利用新詞匯創(chuàng)編屬于自己的故事。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讓學生將更多的詞匯有效聯(lián)系起來,不僅有利于新詞匯的掌握,還能夠加深對已學詞匯的記憶,以及加強對詞匯的近義詞、反義詞和同詞根詞匯的學習、掌握和應用。
總之,敘事教學法以認知心理學、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和輸入假說理論為支撐,通過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整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語言環(huán)境和故事情境支撐的詞匯學習氛圍,可以極大地調動課堂氛圍,轉變學生學習詞匯的情感態(tài)度,減輕學生孤立學習詞匯的記憶的難度和負擔,讓學生能夠在情境化、生活化的英語課堂中自然習得英語知識和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俊玲.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海外英語.2013(08).
[2]鄭蓉蘭.“語磚詞瓦”構筑英語教學萬丈高樓——淺析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