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英
【摘要】情感因素是影響第二語言習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它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不亞于認知技能。情感因素是第二語言習得和教學中的重要因素。情感因素包括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情、感覺、情緒、態(tài)度等。所有這些情感因素決定語言學習者語言輸入和輸出的比例。
【關鍵詞】二語習得 情感因素 英語教學
情感因素可以促進或阻礙第二語言的習得,有高過濾器的人,只能允許低量的輸入(input)變成吸入(intake),而有過濾器(filtcr)的人們則有更多形成體(organizcr)輸進入他們的腦子里,從而他們的語言學習基就增加。情感因素包括學習者的個體因素(動機、興趣、態(tài)度、焦慮感、自信心等)和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教師之間以及學習者與目的語文化之間的情感因素,如移情、文化態(tài)度等。長期以來人們往往關注認知因素的作用,忽視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1985年,克拉申通過一系列的觀察與實踐總結出一套完整的SLA模型,被稱為監(jiān)察模型(the Monitor Hypothesis),它由五種假說構成,其中“情感過濾假說”(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認為情感因素直接影響第二語言習得。因此,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開發(fā)利用情感資源,加強師生間情感傳遞,對學生掌握英語、發(fā)展智力有很大幫助。
一、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增加可理解性語言輸入
課堂教學是外語學習的主要途徑,其手段、模式等必然對語言的輸入,輸出的質量和效果產(chǎn)生直接影響。語言的輸入只有依托于一定的情境、借助于相應的語外信息,才能被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是說,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應盡量借助聽覺、視覺等多重感官同時感知,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在自然而然的表情達意中吸收語言,才是語言習得的最佳狀態(tài)。”
1.在外語教學中創(chuàng)造和諧愉快的氣氛。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提起我們大學生外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因此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師要積極的利用這一特點積極的提高我們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比如我們可以在我們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游戲教學,通過猜英語謎語、唱英語歌曲等來提高我們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我們的教師還應該用自己的激情和熱情來進行英語教學和對待我們的學生,使他們能夠在掌握英語知識的過程中與我們的老師產(chǎn)生共鳴,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重視意義的傳遞,堅持課堂英語化。教師不能只重視語法結構的講解,還應重視文化的輸入。在課堂上穿插講解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他們學習外語的熱情,并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所學材料的內(nèi)容。我們的大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我們的英語進行授課,同時在于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也可以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我們的學生之間可以使用英語進行對話交際;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安排一些其他的英語相關的活動,比如我們可以每周安排一天的時間進行英語角活動、每天確定一個固定的時間聽英語廣播、每天早讀允許一定的時間大聲的說英語等。
3.增加語言的輸入量,將學習延伸到課堂以外。輸入學習是我們習得二語的重要條件,有關外國專家認為我們要習得語言必須要具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能夠為我們的二語習得者提供相關的語言輸入;二是我們的二語習得者本身應該具備內(nèi)在的加工語言的機制。根據(jù)這一觀點,語言輸入是第一性的,是語言習得的首要條件,只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才有可能促成語言習得的發(fā)生。并且他強調(diào)可理解性的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 “輸入假說”還強調(diào),語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來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接觸大量的可理解輸入之后自然形成的。因此,我們要習得一種新的語言,只靠簡單的做幾道題進行練習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我們每天不間斷的進行閱讀或者聽二語會話,這是我們課堂上所不能解決的。因此我們的學生要學會開設自己的第二課堂,我們可以多看一些原生的電影,多聽一些英語廣播和看英語電視節(jié)目。我們的學校可以開展一些“英語角”活動,盡最大努力輸入大量的英語語言,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欲望增加,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也就提高了。
二、在英語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英國教學法專家哈默(Harmer)說:“最好的教師應該是那些仔細考慮學生在課堂上應該做什么以及如何組織教與學的人。”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死暾J為,語言學習者學習自信心越強,動力越大,焦慮感越低,對語言輸入的過濾就越少,從而獲得的輸入就越多,二語學習的成績也就越好。實踐證明,有自信的學習者態(tài)度更積極,目標更明確,他們會主動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尋找和運用適合自己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
1.正確對待學生的語言錯誤。我們的學生在習得語言的時候,我們不但要學習語言的結構還應該學習語言國家的社會文化,因此我們的語言習得首先就是要保證我們的學生在進行二語習得的過程中能夠正常的運用我們習得的語言進行交流。但是在進行語言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的學生由于各方面的問題以及英語知識的把握不是十分的準確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語言性的錯誤。因此,我們的教師在對待學生的這些語言錯誤的時候要能夠寬容他們的這些語言錯誤,只要她們的這些語言錯誤不影響她們的正常交流,教師就要想方設法讓他們能夠盡量的開口說英語,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2.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使他們有成就感。由于我們的大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尊心,因此我們的教師在進行二語習得教育過程中,要盡量最少的對學生進行批評,加強對我們學生的表揚,通過對學生的表揚發(fā)現(xiàn)他們在進行二語習得過程中的每一步進步,同時鼓勵我們的學生能夠運用習得二語來進行語言交際。我們的大學生往往會因為自己語言交際的不流利、不正確等覺得沒得面子、缺乏自信。這些都是因為他們覺得二語習得不好的心理。因此,我們在教育我們大學生習得二語的過程中,要教育他們克服困難,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運用情感的策略,告訴學生只要克服困難認真的學,我們的二語也將會學得好。
3.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對教師來說,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目前國外外語教學中采用了一些“低情感障礙”的教學方法,如“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沉默法”(silent way)、“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暗示法”(suggest opedia )等。它們均有可取之處。此外,在教學中,我們還應注意授課應遵循的規(guī)律,從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教師要精心設計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以滿足學生享受愉快教育的心理。如:授課與游戲相結合,使教學內(nèi)容輕松易學;操練與實物相結合,使教學效果顯而易見;復習與競賽相結合,使學習效果更為顯著,特別是用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可以提供形象逼真的情景,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覺得英語不難學。
三、創(chuàng)設情景消除焦慮情緒
克拉申認為,焦慮使得學習者難以接受語言輸入,不能理解目標語所表達的意思,因而影響了語言的“獲得”。焦慮對語言的輸入和輸出都有影響。
1.利用音樂、想象、朗誦、幽默故事等形式幫助學生放松。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焦慮是對自我的一種貶低的認知,它影響語言的輸入??死暾J為“可理解性輸入只有在情感過濾低時才見效”。外語學習需要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進行,只有這樣,學習者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人的語言能力。可以利用音樂和多種形式的活動加強課堂導入,讓學生盡量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降低外語學習的焦慮感,讓學生感受到在快樂中學外語。同時,還可以通過影視作品欣賞、文學作品選讀等加強學生對西方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的了解。
2.建立與學生之間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大學生的生理、心理基本上已經(jīng)成熟,并且具有了自尊心與榮辱感,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教師的耐心很重要,避免給學生居高臨下的感覺。我們的大學生相對來說具有了一定的英語教學水平,因此,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師要積極的鼓勵我們的大學生在課堂中使用英語進行問題的回答或者交流,但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允許他們保持沉默,這樣不但可以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夠使師生關系和諧融洽。除此之外,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來要求不同的學生。對于那些在高中時候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就應該對他們的要求降低,對那些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我們應該提高要求,根據(jù)不同的個體來劃分不同的要求。
培養(yǎng)我們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是我們進行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之一。在我們的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積極的開發(fā)和利用一切教學資源和教學工具,充分的調(diào)動我們的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認識,促進我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體驗。除此之外,我們的教師還應該加強對大學生情感的疏導,培養(yǎng)他們的情操,進一步的促進我們學生思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蕊,俞偉麗.情感因素對英語學習的影響[J].考試周刊.2008.
[2]陳肖嬋.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淺探[J].成才之路.2010(15).
[3]楊春梅.情感因素介入高職英語教學的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02).
[4]彭春霞,張松龍.大學英語課堂中學生情感因素的調(diào)查[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9(09).
[5]黃靜.情感因素對英語聽力的影響[J].才智.2010(01).
[6]代娜.情感因素與外語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03).
[7]賈新艷,楊亞莉.新生情感因素及學習策略訓練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S2).
[8]陳文清.口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J].文教資料.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