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的話
誰是狠角色
都知道,馬云喜歡自稱為風清揚,如果用馬云喜歡的金庸江湖世界來套,周鴻祎通常會被視為其中一個未必討人喜歡的角色。在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中,周確實是個異數(shù)。
再套用《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在少室山上那段著名的臧否人物式話語,在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里所謂佩服與不佩服的三個半人中,論開天辟地的審時度勢、戰(zhàn)略決策的目光如炬,周鴻祎未必能成為令人佩服的那三個半人,但入圍不佩服的那三個半人,肯定是沒問題的。
無論如何,誰也不敢小覷了他,都得承認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狠角色。過去十余年中,互聯(lián)網(wǎng)江湖強敵環(huán)伺,在BAT巨頭重壓之下,周鴻祎能忍辱負重,能絕地反擊,以一身打不死的橫練功夫,淬煉出霸道的獨門利器,進則四面開火,退則合縱連橫,至今仍立于不敗之地,確實也堪稱開山立派的一代宗師。
設計這期封面主題時,在“幸存者”、“起義者”、“突圍者”、“攪群之鲇魚”、“北方的狼”等概念或意象中,我們反復斟酌與比較,最后還是用了“幸存者”。這個概念更多的是針對此前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霸權下“我花開后百花殺”的肅殺情境。希望周先生這位狠角色,能不止于幸存,不止于發(fā)槍,能多少改變一下被山寨、禁錮、內斗、獻媚等陳腐元素所包圍的現(xiàn)狀,進而在未來給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商業(yè)文明帶來些許真正的新變量。
本期巨頭主人公,高瓴資本創(chuàng)始人張磊也是一位不讓周鴻祎的狠角色。過去幾年中,他僅以向母校耶魯捐贈巨款而見聞于媒體。卻鮮有人知道,作為百億級以上的投資大鱷,他是最早投資騰訊和京東等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的投資人。比較起來,張磊和周鴻祎屬于風格迥異的兩類狠角色:一個低調到圈外人幾乎不熟悉他的名字,一個始終處于征戰(zhàn)殺伐的角斗場聚光燈下。
本期長報道的主人公倒是一點也不狠。一群普普通通的年輕人,北京地鐵站數(shù)以千計的安檢員們。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一舉一動,和這個龐大的地下北京,和你和我的命運高密度地牽扯融匯到一起。從這個意義上,這群自嘲為屌絲的普通人也是當之無愧的狠角色。
最后還得推薦一下本刊專欄作家克佐這篇《“從什么時候開始呢?”》。柏林墻倒塌25周年之際,身處德國的克佐用這篇小文重新刻畫了那個偉大時刻的素描式片斷。
看來,真正的狠角色,是耶林所說的“為權利而斗爭”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