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花若云煙,水似流年,道不盡的離合悲歡,數(shù)不盡的前塵過往,徒留在驕陽般六月,看風撫葉動,云卷云舒,往事再一次浮現(xiàn)。
天上月兒半滿,地上人影散亂,端午的前夕,街上人群熙攘,賣荷包艾草的小販,對著來來往往的行人推銷著自家的商貨,賣得歡買得樂。
喧雜的人群中,母親,你緊緊地攥住我的手,生怕有什么人把我從你的身邊帶走。你用微胖的身子掩著我,從人流中擠過。我的腳似乎被什么東西拖住了,東看看西瞧瞧,急得你豆大的汗珠從額上落下來, 直到頸上掛著五六個越來越大的荷包后,我才心滿意足地提著滿身的飾品,與你回家。
你當然不像我丁點大的孩子精力旺盛。第二日,你又起了個大早,陪我前去看龍舟。同樣的,我的手依然被你緊緊牽著,一絲一毫不敢松懈。即使睡意一直蒙在你的臉上。
再回來,母親又急急忙忙地去煮粽子,直到香味彌漫了滿屋,你才叫起一回來就睡倒的我,剝開一個蘸足了糖,送到我的嘴里,這味道仿佛一直甜到昨天,那是你對我的愛從不會有期限。
記憶之中的端午還彌漫著苦而清香的味道,那是艾蒿草的獨特的氣味。罕見的素衣綠顏,苦中略帶一縷清香的脫俗。母親喜歡把一把艾草掛在窗檐下,我不懂其中的含義,但有這種草香的日子里,總會覺得暖暖的。
如今,又到了六月了,到了那彌漫著香草和粽香味道的端午。再沒有時間在人流中擠來擠去,再沒有對荷包貪婪的欲望。
半夜,母親悄悄地為我送來水果,杯中棕黑色的液體被偷偷換掉,取而代之的是噴香的牛奶,你看出了我眼中的疑惑,輕輕地說:“別總熬夜了,身子受不住的?!蹦戕D(zhuǎn)身離去,我打開窗子,望向窗外,記憶之中的味道撲面而來,空氣中洋溢著暖而幸福的氣息。
“媽,我們一起到外面走走呀?”
媽媽一臉驚訝,轉(zhuǎn)而興奮。
再一次擠在人流中,我緊緊攥住媽媽的手,生怕她丟掉。我選擇了一個大荷包,給你戴上,手握一把香草,江畔飄起一盞盞孔明燈,那是人們在祭奠一位偉大的詩人。
六月,我們沉醉,沉醉在端午艾蒿的清香中,沉醉在溫馨的親情里,更沉醉在濃濃的愛國情意中。
連綿細雨的六月,驕陽如火的六月, 情深深,深似海。
教師評語
這是一篇選材比較特別的文章。作者有生活體驗,以端午節(jié)為線索,觸景生情,從兒時記憶寫起,對端午節(jié)的氣氛描寫很到位。文中母親默默陪女兒逛街,默默為女兒煮粽子,女兒體會到了母愛的甜美。
本文獨到之處是,中心挖掘的很深入,六月情愫既有母女情親,還有作者對童年時代的懷戀之情。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又體會到了屈原的愛國情。而且,作者并不是很刻意地去寫,這些情感伴隨著粽香和艾蒿草苦澀的味道讓我們不由得反復回味。其實,這就是濃濃的生活味道,也是真正六月的味道,更是濃濃的六月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