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忠
摘 要:只有讓學生學會獨立生存,學會獨自審視自我,學會自測自評,教育才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本文從學生個體的細節(jié)入手,詮釋中學生自主評價的魅力所在,挖掘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
關鍵詞:中學生;自主評價;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學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和自主評價習慣的養(yǎng)成,是素質教育推廣的切入口,也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一步。下面筆者談談中學生自主評價養(yǎng)成的具體做法及其價值所在。
一、學生禮儀習慣的自主評價
教師常常千百遍地教育學生要懂禮貌,要尊敬師長,要孝敬老人,到了成年后要關照婦女兒童。但這樣的教育其效果是不明顯的。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把自己所做的有關禮儀方面的事如實地記錄下來。將自己做的那些有禮貌的事記錄下來,如和人交流面帶微笑;主動跟長輩打招呼;常常給長輩鞠躬;回答問題先舉手,教師同意后再回答;主動幫助老人和小孩;公交車上主動給行動不便的人讓座等。這樣,自己的禮儀表現應該是一個優(yōu)秀、良好、合格的評價。將自己做的不禮貌的事也記錄下來,如出口傷人,有意大聲喧嘩干擾他人學習,打飯、購物不講秩序,拍倒掌、喝倒彩等。如果出現這樣的行為,自主評價就是不合格的,自己的禮儀表現應該是“差”的等次。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遠遠超過教師的千教萬教和父母的千叮嚀萬囑咐。
二、學生守時習慣的自主評價
學習是時間觀念較強的一項活動,學生每天睡覺、吃飯、上課都要守時。如果自己做到守時了,守時的行為應該是滿分;如果自己有不按時吃飯、睡覺、遲到和早退的情況,那守時行為應該是不合格的。這樣,讓學生自主養(yǎng)成守時的習慣,將有助于其生活、學習和今后的工作。學生自己學會守時比別人強制性的要求要有效,僅靠別人的提醒和管制是不行的。如果學生時代不養(yǎng)成自主守時的習慣,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將會處處碰壁。
三、學生健體習慣的自主評價
學生健體關鍵是要靠自己。單靠學校安排的體育課是非常有限的,學生平時的體育運動是必不可少的?,F在的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幾乎沒有什么家務可做,多數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少學生養(yǎng)成了懶惰的習慣,身體素質已下降。所以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好習慣。每天學生是否自己鍛煉過,自己是清楚的,如果沒有鍛煉,其健康習慣應該打折,應該給出自己不如意的評價。
四、學生道德習慣的自主評價
中學生的情緒易怒,自控能力差。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以及閱歷的豐富,他們的道德素質將日益提高。中學生對自己的道德習慣是最了解的,他們已經能對自己的道德行為進行評價,懂得了道德的底線是什么,也能規(guī)范自己的道德行為。在多數時間里,學生是共同學習和生活的,他們之間的道德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培養(yǎng)他們獨立的自主評價能力,更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yǎng)。
五、學生預習效果的自主評價
學生每天是否充分預習明天要上的課,預習時是否充分利用工具書,是否把疑難問題記下來,這些學生自己是最清楚的。學生做好了預習,就會取得很好的聽課效果。學會預習,學會檢測預習效果,也就養(yǎng)成了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同樣,預習的效果是否理想,也得學生自主評價。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好,教師也不能肯定是學生的預習效果好,也許是學生的學習基礎好。這一評價尺度得交給學生,學生自己才是課前預習效果的真正主人。
六、學生聽課效率的自主評價
在課堂上,聽課究竟能聽懂多少,學生自己是最清楚的。教師會認為回答問題積極的,聽課效率就高,但不一定。有些學生不愿回答問題,他們習慣于獨自思考,聽懂了也不愿回答。教師提問,他們也只是應付幾句,然后又保持沉默。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主動回答問題的情況和自己做作業(yè)的情況來確定自己聽課效率的高低。如果自己主動回答了問題,作業(yè)做得較滿意,或者自己對課堂上的內容都能聽懂,就應該給自己的聽課效率打個較高的分數。如果自己在課堂上聽課極不認真,有看課外書和開小差的現象,對教師的講解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自己就該給自己的聽課打個較低的分數。
以上從學生的品質和學習方面談了學生自主評價習慣的養(yǎng)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如果自主評價不合理,學生將受到同學的監(jiān)督,還將接受教師的考核。教師讓學生每天都堅持自主評價,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精神。推廣學生的自主評價,也是推廣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教師們都行動起來吧,讓學生學會自評,學會按自己的標準來審視自我;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自己發(fā)現優(yōu)點,自己鼓勵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