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業(yè)倩
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是內(nèi)科的常見急重癥,并且在臨床上病死率非常高[1]。目前臨床上用利尿劑、血管擴張劑治療及正性肌力藥,而正性肌力藥增加細胞內(nèi)環(huán)磷腺苷,從而改善血流動力學,但增加病死率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風險[2]。而新型治療藥物左西孟旦能夠增加心肌細胞對Ca2+的敏感度,從而發(fā)揮正性肌力的作用[3]。本研究旨在研究左西孟旦聯(lián)合傳統(tǒng)正性肌力藥物多巴酚丁胺的療效。并與單純使用多巴酚丁胺對比,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1年10月~2013年3月在廣州番禺區(qū)市橋醫(yī)院內(nèi)科住院的72例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對照組和試驗組。其中對照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齡41~64歲,平均(51.33±11.87)歲;其中按紐約心臟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4]:Ⅲ級16例,Ⅳ級20例。試驗組36例,男20例,女 16例;年齡43~62歲,平均(50.73±10.98)歲;其中按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14例,Ⅳ級22例。2組在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3]2組均予以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治療,包括呋塞米(廣東九連山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2210)利尿、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022)擴張血管、美托洛爾(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減慢心率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以多巴酚丁胺(浙江瑞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271)進行靜脈滴注,藥物的負荷劑量為2μg/kg,并且以2μg/(kg·min)的滴注速度維持1h后,增加濃度為4μg/(kg·min)并維持23h。試驗組予以左西孟旦(齊魯天和惠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43)聯(lián)合多巴酚丁胺治療,多巴酚丁胺用法同對照組,左西孟旦的負荷劑量為12μg/kg,注射10min;再以0.1μg/(kg·min)的滴注速度進行靜脈滴注,1h后將藥物的濃度增加到0.2μg/(kg·min),持續(xù)23h。
1.3 療效評價 使用藥物24h后評價療效[5]。有效: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增加幅度≥30%或是已經(jīng)達到正常水平,患者的每搏輸出量(SV)增加幅度≥30%或已經(jīng)達到正常水平;好轉(zhuǎn):患者的LVEF和SV較治療前有增加,但增加幅度未達到有效級別的標準:無效: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LVEF和SV均沒有顯著性增加??傆行?(有效+好轉(zhuǎn))/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軟件處理所有數(shù)據(jù)。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分析,等級資料運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2組臨床療效比較,經(jīng)秩和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063,P=0.039),試驗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n(%)]
2.2 2組治療前后LVEF和SV比較 2組治療前LVEF和SV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2),試驗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09)。2組治療后比較LVEF和SV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7,見表 2)。
在治療心力衰竭上臨床常用的傳統(tǒng)正性肌力藥物缺乏長期治療降低病死率的證據(jù),甚至有些藥物長期應用增加病死率,因此限制了正性肌力藥物的長期應用[6-7]。一種新型被稱為Ca2+增敏劑藥物的出現(xiàn)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藥物是左西孟旦。有研究表明,左西孟旦能夠抑制線粒體凋亡的ATP依賴的K+通道來發(fā)揮它的心臟保護作用和改善血流動力學作用[8]。
表2 2組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LVEF和SV比較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采用左西孟旦聯(lián)合傳統(tǒng)藥物治療的試驗組有效16例、好轉(zhuǎn)17例,有效率91.67%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在心功能改善方面,試驗組LVEF及SV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療效更優(yōu)。
[1]張力儼,趙友民,陸曉.左西孟旦治療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17):99-100.
[2]陳云紅,陳景開,劉海,等.左西孟旦與多巴酚丁胺治療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2):237-239.
[3]王云飛,劉仁光,姜鳳偉.左西孟旦治療重度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1,22(30):2856-2858.
[4]吳秀紹,邢鈺,閆西艴,等.左西孟旦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評價[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4,23(1):31-33.
[5]張宇輝,卿恩明,張健,等.國產(chǎn)左西孟旦與多巴酚丁胺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動力學和療效對比觀察[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2,92(8):555-558.
[6]張麗杰.左西孟旦和多巴酚丁胺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78例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15(5):53.
[7]張宇輝,張健,卿恩明,等.國產(chǎn)左西孟旦對比多巴酚丁胺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2):153-156.
[8]董兆琴,劉金鳳.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42例[J].中國藥業(yè),2013,22(2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