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讀書是一種修行,成為我內心深處最不游離的認同。
回首自識字以來的人生經歷,恍然發(fā)現(xiàn)自己人生節(jié)律中的重要節(jié)拍,似乎就是讀書-寫書-讀書。在這看似枯燥平淡的節(jié)拍中,讀書是一種修行,成為我內心深處最不游離的認同。這不僅因為讀書給了我作為一個學者必須的知識積淀,還因其不斷地給予我作為一個社會人必需的基本智慧。
在閱讀“紅書”中開啟求學之旅。回首自己的成長,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好一批人的自學之路正是從“閱讀”紅書開始。而這于我來說,更是刻骨銘心的記憶。記得只有五歲的我,父母因為加夜班學主席語錄,唱革命樣板戲,便只能把我獨自留在家里,布置我的“功課”就是背誦主席語錄,朗誦革命詩詞,等父母回來檢查過關后得到獎勵。這或許是當時的家長們解決無人照看小孩這個實際困難的應對之策,卻培養(yǎng)了我的自學興趣,使學齡前的我得到了很好的閱讀訓練。
在廣泛閱讀中拓展知識。我們每個人都有知識盲點,對我而言,讀書是不斷“掃盲”的過程。日常生活中,我所注重的是“三讀”,讀古人、讀今人、讀現(xiàn)實。生活在當下,總會有很多困惑,面對這些困惑,總想找尋滿意的答案。首選的路徑,就是從古人、從前人身上找尋。歷史是源,當下是流。弄清了歷史這個“源”,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當下這個“流”。但歷史終歸是歷史,在讀古人的基礎上,還要更多地閱讀當下,要從書本里、從火熱的生活里深入閱讀,以更好地了解當下問題的內在邏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尤其對思考貴州發(fā)展問題的人來說,既要讀有字之書,更要通過實地調研,讀好無字之書,并通過思想的力量,把無字之書變成有字之書,用充滿思想張力的文字,探尋并表達出貴州未來的發(fā)展空間和路徑所在。正所謂在閱讀中行走,在行走中閱讀。
在閱讀精品中志存高遠。閱讀的過程也是不斷啟蒙的過程,閱讀精品更是如此,這不僅能拓展知識,而且能讓人深刻地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縱覽無數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仁人志士,大多都有不平常的讀書經歷,大多是在閱讀中鑄就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信仰?;叵胛沂≡缙谕渡碛诠伯a主義運動的革命家鄧恩銘在山東濟南讀書期間,如饑似渴地閱讀《新青年》等進步刊物,錘煉了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1921年發(fā)起成立了“濟南共產主義小組”,并成為中共一大代表之一,參與了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與偉大的先行者相比,我們的閱讀勵志雖遠不能及,但前人的閱讀經歷不能不讓人頓悟,閱讀可以改變人生,進而讓我們的人生在融入到書寫振興民族、富強國家的輝煌篇章中綻放異彩。
在閱讀好書中和諧心靈。當今時代是一個大變革、大轉型和利益大調整的時代,這種變革、轉型和調整,時刻都在沖擊著我們脆弱的內心世界,這無形中讓心靈的和諧成為時代的重要課題。正如季羨林先生對看望他的溫家寶總理說:“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薄耙粋€人的內心和諧正是一切和諧的基礎,是根本中的根本。”這些表達切中了和諧的根本,是我們構建良好心靈生態(tài)的謹言。只有和諧的心,才能夠處理好同他人的和諧、同社會的和諧以及同自然的和諧。要做到內心和諧絕非易事,最要緊的就是要修養(yǎng)心性。而要修養(yǎng)心性,和諧內心,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閱讀。一本好書,從小了看,是心靈雞湯;從大了看,是心靈導師。通過對精品的閱讀,我們能更好地識大勢、知大局,學習古人的修心之術、立身之道,錘煉心性、和諧心靈,最終樹立起變革時代的“新常態(tài)”思維,以平常心看待大變革、大轉型、大調整。
總之,讀書是一種修行,我們都在路上。(作者系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責任編輯/彭美玉)
讀書是一種修行,成為我內心深處最不游離的認同。
回首自識字以來的人生經歷,恍然發(fā)現(xiàn)自己人生節(jié)律中的重要節(jié)拍,似乎就是讀書-寫書-讀書。在這看似枯燥平淡的節(jié)拍中,讀書是一種修行,成為我內心深處最不游離的認同。這不僅因為讀書給了我作為一個學者必須的知識積淀,還因其不斷地給予我作為一個社會人必需的基本智慧。
在閱讀“紅書”中開啟求學之旅?;厥鬃约旱某砷L,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好一批人的自學之路正是從“閱讀”紅書開始。而這于我來說,更是刻骨銘心的記憶。記得只有五歲的我,父母因為加夜班學主席語錄,唱革命樣板戲,便只能把我獨自留在家里,布置我的“功課”就是背誦主席語錄,朗誦革命詩詞,等父母回來檢查過關后得到獎勵。這或許是當時的家長們解決無人照看小孩這個實際困難的應對之策,卻培養(yǎng)了我的自學興趣,使學齡前的我得到了很好的閱讀訓練。
在廣泛閱讀中拓展知識。我們每個人都有知識盲點,對我而言,讀書是不斷“掃盲”的過程。日常生活中,我所注重的是“三讀”,讀古人、讀今人、讀現(xiàn)實。生活在當下,總會有很多困惑,面對這些困惑,總想找尋滿意的答案。首選的路徑,就是從古人、從前人身上找尋。歷史是源,當下是流。弄清了歷史這個“源”,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當下這個“流”。但歷史終歸是歷史,在讀古人的基礎上,還要更多地閱讀當下,要從書本里、從火熱的生活里深入閱讀,以更好地了解當下問題的內在邏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尤其對思考貴州發(fā)展問題的人來說,既要讀有字之書,更要通過實地調研,讀好無字之書,并通過思想的力量,把無字之書變成有字之書,用充滿思想張力的文字,探尋并表達出貴州未來的發(fā)展空間和路徑所在。正所謂在閱讀中行走,在行走中閱讀。
在閱讀精品中志存高遠。閱讀的過程也是不斷啟蒙的過程,閱讀精品更是如此,這不僅能拓展知識,而且能讓人深刻地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v覽無數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仁人志士,大多都有不平常的讀書經歷,大多是在閱讀中鑄就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信仰。回想我省早期投身于共產主義運動的革命家鄧恩銘在山東濟南讀書期間,如饑似渴地閱讀《新青年》等進步刊物,錘煉了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1921年發(fā)起成立了“濟南共產主義小組”,并成為中共一大代表之一,參與了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與偉大的先行者相比,我們的閱讀勵志雖遠不能及,但前人的閱讀經歷不能不讓人頓悟,閱讀可以改變人生,進而讓我們的人生在融入到書寫振興民族、富強國家的輝煌篇章中綻放異彩。
在閱讀好書中和諧心靈。當今時代是一個大變革、大轉型和利益大調整的時代,這種變革、轉型和調整,時刻都在沖擊著我們脆弱的內心世界,這無形中讓心靈的和諧成為時代的重要課題。正如季羨林先生對看望他的溫家寶總理說:“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薄耙粋€人的內心和諧正是一切和諧的基礎,是根本中的根本?!边@些表達切中了和諧的根本,是我們構建良好心靈生態(tài)的謹言。只有和諧的心,才能夠處理好同他人的和諧、同社會的和諧以及同自然的和諧。要做到內心和諧絕非易事,最要緊的就是要修養(yǎng)心性。而要修養(yǎng)心性,和諧內心,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閱讀。一本好書,從小了看,是心靈雞湯;從大了看,是心靈導師。通過對精品的閱讀,我們能更好地識大勢、知大局,學習古人的修心之術、立身之道,錘煉心性、和諧心靈,最終樹立起變革時代的“新常態(tài)”思維,以平常心看待大變革、大轉型、大調整。
總之,讀書是一種修行,我們都在路上。(作者系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責任編輯/彭美玉)
讀書是一種修行,成為我內心深處最不游離的認同。
回首自識字以來的人生經歷,恍然發(fā)現(xiàn)自己人生節(jié)律中的重要節(jié)拍,似乎就是讀書-寫書-讀書。在這看似枯燥平淡的節(jié)拍中,讀書是一種修行,成為我內心深處最不游離的認同。這不僅因為讀書給了我作為一個學者必須的知識積淀,還因其不斷地給予我作為一個社會人必需的基本智慧。
在閱讀“紅書”中開啟求學之旅?;厥鬃约旱某砷L,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好一批人的自學之路正是從“閱讀”紅書開始。而這于我來說,更是刻骨銘心的記憶。記得只有五歲的我,父母因為加夜班學主席語錄,唱革命樣板戲,便只能把我獨自留在家里,布置我的“功課”就是背誦主席語錄,朗誦革命詩詞,等父母回來檢查過關后得到獎勵。這或許是當時的家長們解決無人照看小孩這個實際困難的應對之策,卻培養(yǎng)了我的自學興趣,使學齡前的我得到了很好的閱讀訓練。
在廣泛閱讀中拓展知識。我們每個人都有知識盲點,對我而言,讀書是不斷“掃盲”的過程。日常生活中,我所注重的是“三讀”,讀古人、讀今人、讀現(xiàn)實。生活在當下,總會有很多困惑,面對這些困惑,總想找尋滿意的答案。首選的路徑,就是從古人、從前人身上找尋。歷史是源,當下是流。弄清了歷史這個“源”,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當下這個“流”。但歷史終歸是歷史,在讀古人的基礎上,還要更多地閱讀當下,要從書本里、從火熱的生活里深入閱讀,以更好地了解當下問題的內在邏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尤其對思考貴州發(fā)展問題的人來說,既要讀有字之書,更要通過實地調研,讀好無字之書,并通過思想的力量,把無字之書變成有字之書,用充滿思想張力的文字,探尋并表達出貴州未來的發(fā)展空間和路徑所在。正所謂在閱讀中行走,在行走中閱讀。
在閱讀精品中志存高遠。閱讀的過程也是不斷啟蒙的過程,閱讀精品更是如此,這不僅能拓展知識,而且能讓人深刻地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縱覽無數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仁人志士,大多都有不平常的讀書經歷,大多是在閱讀中鑄就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信仰?;叵胛沂≡缙谕渡碛诠伯a主義運動的革命家鄧恩銘在山東濟南讀書期間,如饑似渴地閱讀《新青年》等進步刊物,錘煉了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1921年發(fā)起成立了“濟南共產主義小組”,并成為中共一大代表之一,參與了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與偉大的先行者相比,我們的閱讀勵志雖遠不能及,但前人的閱讀經歷不能不讓人頓悟,閱讀可以改變人生,進而讓我們的人生在融入到書寫振興民族、富強國家的輝煌篇章中綻放異彩。
在閱讀好書中和諧心靈。當今時代是一個大變革、大轉型和利益大調整的時代,這種變革、轉型和調整,時刻都在沖擊著我們脆弱的內心世界,這無形中讓心靈的和諧成為時代的重要課題。正如季羨林先生對看望他的溫家寶總理說:“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薄耙粋€人的內心和諧正是一切和諧的基礎,是根本中的根本?!边@些表達切中了和諧的根本,是我們構建良好心靈生態(tài)的謹言。只有和諧的心,才能夠處理好同他人的和諧、同社會的和諧以及同自然的和諧。要做到內心和諧絕非易事,最要緊的就是要修養(yǎng)心性。而要修養(yǎng)心性,和諧內心,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閱讀。一本好書,從小了看,是心靈雞湯;從大了看,是心靈導師。通過對精品的閱讀,我們能更好地識大勢、知大局,學習古人的修心之術、立身之道,錘煉心性、和諧心靈,最終樹立起變革時代的“新常態(tài)”思維,以平常心看待大變革、大轉型、大調整。
總之,讀書是一種修行,我們都在路上。(作者系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責任編輯/彭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