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文
新課程改革經歷了10年的發(fā)展和探索,教師們在不斷地學習、思考、實踐和反思,回想推行和實施的過程使人振奮、憧憬,又使人迷茫、困惑,更使人走向理性和成熟。我校是黃陂區(qū)教育局直屬的一所初中學校,多年來,學校一直致力于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和實踐,先后學習借鑒了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自主學習課堂模式和東廬中學的以“講學稿”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并結合我校實際對上述三種模式加以改造應用,構建了“兩案并用、小組合作”的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了我校獨有的課堂特色。接下來,筆者就我校的教學模式展開介紹。
一、實施導學案,學案并用
導學案是為學生的學習活動設計的方案,它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核心,以小組合作學習為組織策略,鼓勵學生自主合作,促進學生深層理解知識、掌握學習策略的教學活動。導學案的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分別是預學、討論、展示、檢測,預學是高效課堂的前提,教師要設計預學單,引導學生先學先練,明確目標,帶著問題進課堂;討論是高效課堂的基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解決學生質疑的、教師預設的、課堂生成的典型問題,生生互助,實現有的放矢;展示是高效課堂的關鍵和核心,是分享質疑、提升思想品質的環(huán)節(jié);檢測是高效課堂質量的保證。
導學案的實施解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盲目和無序問題,避免了一預習就胡亂翻書的現象,幫助學生養(yǎng)成了“四說”“四思”的良好學習品質,即“敢說、能說、會說、愿說”和“思考、思維、思路、思想”。
學案是提供給學生的、依托教材且?guī)椭鷮W生自主學習的具體方案,是為學生搭建的自主學習平臺,它以學生的“學”為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從學生如何學的角度思考和設計學習內容,著眼于學生的“學什么”和“如何學”,強調的是學生的“學”,體現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明標、預習、質疑、討論、答疑、導學、訓練、歸納、小結反思”的步驟進行操作,兩案并用,實現優(yōu)勢互補、相得益彰,幫助教師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式,形成了全新的課堂模式,建立了民主平等的課堂新文化。
二、小組合作學習
為了提高課堂的效率,在實施導學案、學案并用的同時,我校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出“沒有合作就沒有出路”的口號和“小組合作你幫我爭人人參與,自主發(fā)展你好我優(yōu)個個展示”的目標,將課堂座位排列由傳統(tǒng)的“排排坐”變?yōu)椤皥F團坐”或“對桌坐”,以6人為一組編排座位,按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男女比例以2名優(yōu)生、2名中間生、2名學困生搭配的方法進行分組,實行“時時有競爭,時時有管理,時時有目標,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評價”的管理原則。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注意:
第一,教師指導學生明確小組的具體任務和組員的責任分工。由小組長組織開展學習活動并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副組長協助組長開展小組學習活動,記錄員在小組各成員討論問題時做好記錄,由小組發(fā)言人在小組討論達成共識后代表本組發(fā)言,闡明本組的觀點。另外,應適時調整小組成員的分工,以保證每個成員的個人能力都得到不同層面的鍛煉。
第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發(fā)揮教師的引導者和促進者的作用,通過有效的學習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不合作不能解決問題,唯有合作才是出路”。
第三,學生按小組圍坐在一起并不意味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要讓學生真正走進小組合作,除了上述明確分工、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以外,還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問題,因為沒有好的問題就談不上合作探究,更談不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課程目標的達成。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情況提出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呈現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上課伊始就認識到問題的存在,并由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去深入思考并探究更多問題。
“兩案并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使課堂教學兩線并舉,明線是學生的學和練,暗線則是教師的引和導,明暗兩條線巧妙結合,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通過近三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們認識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好的教學模式只有結合實際并創(chuàng)造性地借鑒才能產生效益。教育是簡明的,教育也是樸素的,把簡單的事做精、做細、做實,就是教育的成功。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徐曉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