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昆+張曉耿
重慶地標性建筑解放碑的前身,是抗戰(zhàn)勝利后在“精神堡壘”舊址上修建的“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當時建于國民政府戰(zhàn)時首都重慶市區(qū)中心,是中國境內唯一一座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以紀念中華民族和重慶人民為抗日戰(zhàn)爭全面勝利作出的犧牲和貢獻。
“唯一具有偉大歷史紀念性的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正式簽訂。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本軍隊以銳不可擋之勢橫掃東南亞。
如此風聲鶴唳中,為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決心和鼓舞斗志,就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的第23天,國民政府在曾數(shù)度遭受日機轟炸而一片火海、斷垣殘壁的民族路、民權路和鄒容路三條主干道交叉中心,矗起了一座碑形建筑,名為“精神堡壘”,意指堅決抗戰(zhàn)的精神豐碑。堡壘為四方形炮樓式木結構建筑,共5層,通高7.7丈,以象征“七七”抗戰(zhàn)。底座為八角,分別寫上“忠”“孝”“仁”“愛”“信”“義”“和”“平”8個大字。中部為圓柱形,以朝民族路方向為正面,題“精神堡壘”四字,其余三面分別寫有“國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軍事第一,勝利第一”字樣。圓柱之上為五角形,正面繪上藍底紅邊的大盾,內有“新生活運動”指南針會徽。其余四面分書“禮”“義”“廉”“恥”四字。為防日機轟炸,外表涂成黑色。堡壘頂端有旗桿,頂端中央安置一口大瓷缸,內貯燃油、棉條,每遇重大集會,即倒入酒精點燃,焰火熊熊,象征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浩然正氣。
抗戰(zhàn)勝利后,1946年10月31日,在重慶市市長張篤倫的提議和主持下,在被炸毀的“精神堡壘”舊址上,“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奠基開工,以紀念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此碑由重慶市都市計劃委員會負責設計,天府營造廠承造,12月動工,次年8月竣工。1947年10月10日上午,舉行了由市政當局、學生代表及各界民眾共萬余人參加的揭幕典禮。典禮由張篤倫主持并致詞。當年《申報》曾稱,這是“唯一具有偉大歷史紀念性的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耗資2.17億元建造的紀功碑,全部用鋼筋水泥建造,十分堅固,若投500磅重量炸彈于10米內,亦無法摧毀,16英寸射炮亦不能射穿碑壁,碑身至少可存百年之久。紀功碑為八面塔形建筑,分碑臺、碑座、碑身及瞭望臺。碑臺直徑20米,臺高1.6米,臺階有花圃。碑臺外飾浮雕,內有旋梯,可達頂端。
罕見浮雕照片補充記錄紀功碑全貌
1947年《新重慶》第1卷第3期(60-62頁)刊登了一篇由黎甯撰寫的文章《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之建筑》,詳細記述了紀功碑的情況。文章描述稱,紀功碑“由三個部分組織而成”,即碑臺、碑座和碑身,并特別指出:碑座“有石碑八面,系北碚出產之上等峽石”??上囱约鞍嗣媸溺澘?。當時,石碑嵌于碑座外面,鐫刻碑文有五:1940年9月6日國民政府行政院《明定重慶為陪都令》、1946年10月國民政府文官長吳鼎昌撰寫的《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銘并序》、國民政府主席重慶行轅兼代主任張群撰寫的《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碑文》、重慶市市長張篤倫文及一篇未署名文。
而迄今為止,大部分相關資料幾乎都有紀功碑碑臺、碑座、碑身及瞭望臺的鐫刻、油畫、題贈之石碑等記載,卻未曾談及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的浮雕,留下疑問。
然而,筆者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25日的報紙《金聲》第三版發(fā)現(xiàn)了一張珍貴的老照片——《重慶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全貌試作浮雕》,盡管圖片不大,但較為準確地記錄了當時的紀功碑全貌。此外,在《新重慶》1947年第1卷第3期第9頁上,刊登了一組碑座浮雕,分別為“工人”“農人”“陸海軍”和“空軍”,前三者以兩人為一組,后者則以三人為伍,其中“工人”和“農人”以工廠、農家為背景,各自手持勞動工具;而“陸海軍”戰(zhàn)士一人手握槍支,一人揮舞拳臂,身邊不遠處還有一挺大炮;“空軍”戰(zhàn)士三人則站立于戰(zhàn)機旁,一位長官正在向兩位戰(zhàn)士交代任務,戰(zhàn)士們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投入戰(zhàn)斗。4張浮雕畫面并不復雜,卻清晰地展示了重慶人民積極抗戰(zhàn)的各種風貌?!翱箲?zhàn)勝利紀功碑全貌試作浮雕”和這組碑座浮雕,適當補充了關于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的記載,也澄清了關于碑座的各種猜測。
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落成后,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轟動。1947年10月11日,重慶《大公報》以《萬人爭看紀功碑:群鴿飛出鞭炮聲中剪彩,永垂不朽象征重慶建設》為題作了報道,《新重慶》則在1947年第1卷第4期(30-31頁)進行了轉載。而紀功碑早在動議之初,就引來人們諸多關注的目光?!墩餍判侣劊ㄖ貞c)》在前1年的第504期報道《陪都抗戰(zhàn)紀功碑設計完成》時,《紀事報》1946年第17期就贊之以“人類歷史紀功柱”“世界進化里程碑”。而當時,還有不少名人賦詩以志,如黃墨涵、戴亮吉等。今選錄一首,以窺當年之盛景——
陪都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落成紀慶
辜達岸
豐碑鐵券表凌煙,
八載艱貞信有傳。
羆虎屯營嚴上谷,
狼狐掃穴制中權。
當沖影正原符直,
踞奧瓴高勢益堅。
并峙涂山遺曠典,
江城奕奕躍詩篇。
(本文作者王志昆系重慶圖書館研究館員,張曉耿系重慶市南岸區(qū)圖書館館長。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責任編輯:吳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