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寶慶
新課改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倡導自主探究式教學。這是針對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所提出來的?;犹骄拷虒W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參與、獨立思考、積極思維與交流合作,改變了單一的知識傳遞,實現(xiàn)了真正的互動教學。這是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在以往,高中學科教學以高考為指揮棒,考什么教師就講什么,一切按照教材照搬,只重視學生記憶的結果。而采用互動教學法,改變只重知識的教學現(xiàn)象,更加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更加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采用互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探究中增強科學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學會探究,掌握學習方法,將教學真正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能夠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那么如何來開展互動探究教學呢?
一、以興趣為前提,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布魯納提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成功的教學建立在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基礎上,強制性的學習只會扼殺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只能是被動參與、死記硬背。要順利開展互動教學,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激起學生對生物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能處于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才能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從而取得預定的目標。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以激起學生內(nèi)心強烈的求知欲,引導學生主體參與。生物知識具有相對的枯燥性與抽象性,如果只是就知識本身進行講解,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而且很難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進行精心設計、合理安排,方能構建愉悅教學。
多媒體具有傳統(tǒng)教學所不具備的重要優(yōu)勢,以圖文聲像來傳遞教學信息,具有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的特點。生物學科是針對生物生命結構與特征的學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可以為生物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制作動畫,模擬真實的生命運動,使得教學更加富有形象性與趣味性,帶給學生多種感官刺激,能夠激起學生內(nèi)心強烈的學習動機。
二、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沒有問題的教學如同一潭死水,激不起學生思維與情感的漣漪,而無法將教學推向高潮。精心設計問題,用問題來制造懸念,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進入求知的憤悱狀態(tài),從而激起學生的主動探究欲望,使學生展開主勸探究以解決心中的困惑。可見問題是開展互動探究的核心。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精心置疑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情與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來設計富有探索性、啟發(fā)性、針對性、貼近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問題。以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在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動下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從而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改變了以往單一傳遞方式,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展開積極的互動。
例如,在學習“細胞減數(shù)分裂與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這一內(nèi)容時,我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用兩對染色體分別代表父母的染色體,那么后代具有怎樣的染色體。大多學生會認為后代具有四對染色體,很明顯這與實際情況相沖突。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來展開探究,學生通過探究與積極的交流會總結出在配子的形成過程中配子染色體數(shù)目要減半的客觀規(guī)律。
(二)鼓勵質疑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生物教學中我們要將提問的權利下放,要鼓勵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能夠自主地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正是學生積極思考與思維的過程,通過問題的提出可以將學生思維的全過程暴露出來,可以將學生的思維認知活動推向高潮,拓寬學生思維的寬度與廣度,從而使學生的探究活動處于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良性循環(huán)中。
三、以實驗為方法,幫助學生學會探究
實驗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習生物的重要方法,是開展互動探究教學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以實驗為契機,在實驗中展開積極的探究,在實驗探究中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與掌握,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探究意識,提高學生實驗技能,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會自主探究,使學生能夠真正地走進生物教學。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實驗教學,不僅要做好教師演示實驗,還要讓學生有更多親自參與實驗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驗中積極動手、動腦,展開主動探究,真正實現(xiàn)互動探究,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成為實驗的主人。
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對教材上所安排的實驗進行有效調(diào)整,確定主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制訂方案、準備器材、操作實驗、記錄現(xiàn)象、分析結果。讓學生全程參與到實驗中來,以實驗為方法展開一系列的主動探究,在探究中掌握知識、提高技能,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與動手能力。
總之,在生物教學中采用互動教學,真正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能夠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能動性,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來達成新課改所倡導的三維教學目標。這正是深化生物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為此,我們要加強實踐,在實踐中總結,讓互動探究教學成為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方法,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