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 董德行 羅會
輔導員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輔導員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具有較高思想政治覺悟的直接實踐者,是學生最直接的教育者、管理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班風建設和學風建設的設計者,組織者,是學生成長的指導者和輔導者。輔導員作為大學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處于學校與學生聯(lián)系的第一線,和學生保持著比較固定的直接聯(lián)系。做好輔導員工作,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注重自身能力培養(yǎng),以榜樣力量感染學生
輔導員在學生面前就是一面旗幟,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每個人。在工作中,輔導員除了認真履行職責外,還要利用業(yè)余時間加強自身業(yè)務能力,看新聞,聽廣播,貫徹落實黨的科學發(fā)展觀,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教育學》《大學生心理發(fā)展與教育》《管理學》等,用知識不斷武裝頭腦,注意自身的修養(yǎng),努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給學生以示范,做學生的榜樣。高校大學生來自四面八方,脾氣、性格、思想、家庭都有所不同,而且他們年齡大都在20歲上下,思想主流積極向上,精力充沛。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中具備多種能力。如觀察、分析和判斷能力,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個別談話和談心的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使用人才的能力,總結(jié)工作的能力等。
二、注重班干部的培養(yǎng)工作
要管好一個或幾個班級,只有輔導員一人的積極性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班、團干部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學生的工作,要培養(yǎng)學生骨干來管理,充分發(fā)揮班委、團支部的作用,學生干部的選拔總的原則是“能干事、干成事、有責任心”,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幾點選拔標準:(1)思想品質(zhì)好,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集體、在廣大學生中起榜樣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2)對人生、前途充滿希望,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熱心為同學服務,有能力為同學服務;(3)遵紀守法,誠實正派,團結(jié)同學,是非觀念強,心理素質(zhì)良好,有忍讓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zhì)。(4)有較好的身體素質(zhì)和智力素質(zhì),能正確處理好工作和學習的關系,不因擔任學生干部而影響學習。
輔導員要把好選人關和用人關,培養(yǎng)一支工作能力出色、綜合素質(zhì)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隊伍,適時對他們的工作給予指導,放手讓他們?nèi)ジ?,調(diào)動班干部的積極性,學生工作會干得更加細致,更加深入,從而成為輔導員教師得力的“左膀右臂”。
三、嚴格制度,打造優(yōu)秀班集體
好的班集體對學生學習、生活都會產(chǎn)生潛在的、莫大的影響,班級的班規(guī)、班風和班貌建設是否良好,一方面在于輔導員的教育引導,一方面在于嚴格的各項制度,另一方面就是對學生的檢查落實和他們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通過組織學生集體學習學校制度公約;學生簽訂誠信檔案;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如考勤、紀律、衛(wèi)生、室長輪流當)等制度,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意識、紀律意識、主人翁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集體意識。
四、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情況,分別開展思想工作、注重工作方式方法
1.“一把鑰匙開一扇門”這話一點不假,學生管理工作也不能一味按老思路,應注意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堅持多表揚、公開場合少點名批評、正面疏導的工作方法。輔導員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學生也了解、熟悉輔導員,教師和學生始終保持“亦師亦友”的關系,二者之間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2.重視學生的特長,讓更多的學生體驗成功。班級管理中有些學生并不是各方面都拔尖的“三好學生”,有的成績并不出色,有的并不是班干部,但是,他們在寫作、繪畫等方面的表現(xiàn)卻是出色的、有進步的。日常工作學習中可以在墻報制作中展出這些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號召全班向他們學習;同時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班級特長生,并鼓勵他們參加學院籃球賽、歌手大賽、拔河比賽、長跑比賽、書法大賽等諸多文娛活動,通過這樣的工作形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而且也促使優(yōu)秀生更加追求卓越。
3.對后進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往往更容易得到教師的喜愛。而一些學習差或組織紀律較差的學生,也和其他學生一樣,有上進心和自尊心。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心理,想勝而不能勝,想改而又意志力薄弱等。班里有兩個男生曾經(jīng)經(jīng)常曠課、遲到,通過與他們談心,我發(fā)現(xiàn)他們并不是大家眼里的“壞學生”,只是自我約束力不強。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更多地去關注他們,用自己的情感去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天冷了提醒他們添衣服,病了多去問候和關心,遇到困難為他們想辦法,犯了錯誤不在公眾場合批評,而是本著誠懇的態(tài)度耐心為他們講道理,結(jié)合實際情況幫助他們明辨是非,使得他們真正認識到錯誤。有進步時大力進行公開表揚,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后來這兩名學生在學習、紀律等方面均有了明顯進步和提高。
4.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人類已經(jīng)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tài)度復雜嬗變。當代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即將進入成人的階段。由于來自家庭、社會、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壓力比較大,往往容易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他們在認知、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素質(zhì)正在形成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人格發(fā)展不足的問題,如無聊空虛、不良意志品質(zhì)、懶散退縮、回避困難、逃避責任、虛榮,各種心理矛盾錯綜復雜,迫切需要教育引導。作為高校輔導員,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導師。學生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告訴我們必須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平時除了加強自我素質(zhì)能力提升外,還要不斷探索適合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關心學生,注意觀察學生思想動態(tài),正確地開導學生,充分開發(fā)他們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五、心中常存責任感
一個人責任感的強弱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渾渾噩噩,而這又決定了他工作成績的好壞。作為高校輔導員的我們要將目標定得更高、更遠。因此,我們只有每天思考: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今天處理突發(fā)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今天幫助“后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們就會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近。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