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章麗,程顯敏,顧廣軍,劉暢,卜海東,劉延杰
(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牡丹江分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41)
秋月梨(品種代號為牡育80-11-11)是以龍香為母本,早香2號為父本,采用人工雜交育成的梨抗寒早熟品種。1980年配制雜交組合,經多代選擇后,于1991年開始進行異地觀察試驗,2012年通過黑龍江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開始在牡丹江地區(qū)推廣[1-2]。
1.1 秋月梨植物學特征
秋月梨樹冠圓錐形,葉片卵圓形,葉尖突出,花冠白色,花藥紅色,花粉多,果實圓形,縱徑7.76cm,橫徑5.08cm,平均單果重75.5g,最大單果重85.8g。果實采收時黃色,果點明顯,圓形中大,中密度;果皮有光澤,蠟質多,果梗較短。采后可食,果肉酥脆,白色,果心中等,肉質細多汁,味甜酸,一周后軟化生香,品質更佳,似京白梨風味。
1.2 果實主要經濟性狀
與生產對照品種相比,秋月梨果實大,熟期比秋香梨和友誼一號早15天;單果平均重低于友誼一號,但高于秋香梨;可溶性固形物為14.3%,含量低于秋香梨,但高于友誼一號,且無需后熟,下樹可食(表1)。果實采收后存儲時間較長,在室溫條件下能貯藏15天左右,低溫條件下(2~5℃)能貯藏1~2月,有利于運輸和保存,可順應市場需求。
表1 梨新品種秋月梨與生產品種果實主要經濟性狀比較
1.3 秋月梨區(qū)域試驗產量比較分析
自1991年開始進行異地觀察試驗以來,在黑龍江省的穆棱市、林口縣、東寧縣、寧安市等地區(qū)進行區(qū)域試驗和生產試栽,區(qū)域試驗和生產試栽產量對比如下(表2)。2008~2012年連續(xù)5年區(qū)試產量與對照秋香梨相比平均總增產5.49%。其中,2008~2010年3年總平均增產7.66%,2011~2012年2年總平均增產3.31%。
表2 歷年區(qū)域試驗產量結果對比
1.4 應用推廣
秋月梨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寧安市、穆林市的生產示范表現出高產穩(wěn)產、抗寒性強和品質優(yōu)良的特點,深受廣大果農喜愛,具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6年生的秋月梨與生產品種的產量比較分析可知,秋月梨樹4~6年生平均單株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與對照秋香梨相近,但高于生產品種友誼一號梨。秋月梨樹每公頃種植500株時,4~6年生產量分別為4650kg、7900kg和11600kg,而當到盛果期(10年生)時產量可以達到20000kg,表現出了很好的豐產性和穩(wěn)產性(表3)。
表3 秋月梨與生產品種的產量比較
2.1 選地及定植
秋月梨園應建在陽光充足, 背風向陽,土層深厚, 透氣性好,有機質含量高且交通運便利的地方。栽植以秋栽為宜,也可11月中旬前后栽植。株行距3m×4m,高接或低接栽植,配置金香水,雪香、晚香為授粉樹,栽植比例為4∶1或4∶4[3]。
2.2 施肥時期與方法
合理施肥是高產優(yōu)質的基礎,因此加強土水肥管理是豐產的重中之重,經多年經驗總結梨樹施肥有三看原則,即看樹的新梢生長多少;看天的氣候變化;看地的土質、地形、地勢。對秋月梨的施肥管理主要把是握住基肥和追肥。要求重施基肥,提高土壤有機含量。行間種植豆類作物或綠肥,每年秋季或開春在樹冠外圍溝施基肥。施肥溝寬40~50cm, 長1.5~2m,深50cm 左右。每株40~50kg農家肥,200g尿素, 100g磷酸二氫鉀,10g二銨。在施肥時必須少量多次,切忌一次多量。并且在秋月梨樹定植后頭3年,每年花前(3月底~4月初)追肥1次,每株施尿素0.15~0.5kg, 每株500g尿素和二銨;生理落果期完后(5月中旬)追肥1次, 每株400~500g尿素和二銨;幼果期6~8追肥1次月每株施氮磷鉀復合肥0.3kg,7月上旬追施硫酸鉀50 kg。此外,需配合不同生育時期進行根外追肥,以保證豐產穩(wěn)產的同時提高果實品質。
2.3 灌水時期及方法
一般而言,梨的抗旱性和耐澇性比蘋果強,但需水量比蘋果大,1年中需水規(guī)律一般是前多、中少、后又多。秋月梨樹在1年中有4次需水高峰期。(1)萌芽開花前:在花蕾分離期結合土壤追肥進行;(2)花后水:在落花后,新梢速長,生理落果前結合土壤追肥進行;(3)催果水:于果實迅速膨大期進行;(4)澆秋水:于采果后、越冬前結合基肥進行,可以起到保溫,促根系生長的作用。干旱年份增加灌水次數, 花前水和采收后的冬灌水要求漫灌,缺乏灌水條件的果園應加強保墑措施。有條件的梨園,應推廣果園生草或覆草,既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養(yǎng)分含量,還能防止水土流失,促進生長結果。
2.4 合理修剪注重花果管理
秋月梨樹修剪具有重要作用,樹形選擇小冠疏層形或自由式紡錘形;幼樹只對主干延長枝短截,其它枝條緩放。對側枝在7~8月進行拉枝,拉枝后萌發(fā)的背上直立枝要及時疏除。同時,因花期早,易遭遇不良天氣而影響授粉受精,可以采用梨園放蜂, 一般10畝梨園需1~2箱蜂為宜[4-5]。
2.5 主要病蟲害防治
在黑龍江省的梨產區(qū),病蟲害有腐爛病、干腐病、黑星病、梨大食心蟲、梨小食心蟲、桃小食心蟲、梨木虱,紅蜘蛛等,根據不同病蟲害的發(fā)生特點,注意防控[6-7]。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加強水肥管理,合理負載,注意有機肥的施用和N、P、K及微量元素的均衡,保持健壯樹勢,秋末及時清除園內病果、病枝、減少越冬蟲源菌源;冬季清除落葉雜枝,刮除老病皮,集中燒毀防止病蟲大量傳播。此外,冬季還應進行樹干涂白,防止凍害,減少病蟲越冬場所,并及時對剪鋸傷口進行涂藥保護。
梨腐爛病是梨樹最重要的枝干病害。春季和旺盛生長期及時刮治病斑,刮后涂藥保護。藥劑的種類有腐必清、滅腐靈、9281等;用7份豆油和3份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混合均勻后涂抹,也能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梨黑星病藥劑可用200倍的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800~10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梨大食心蟲一般噴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或20%速滅殺了乳劑3000倍液進行防治,同時要注意保護天敵。梨木虱在3月中旬越冬成蟲出蟄盛期噴灑菊酯類藥劑1500~2000倍液,控制出蟄成蟲基數。在梨落花95%左右,即第1代若蟲較集中孵化期,也就是梨木虱防治的最關鍵時期,選用10%吡蟲啉4000~6000倍液,1.8%愛諾蟲清(齊螨素)2000~4000倍液,3.2%阿維菌素(4號)5000~8000倍等藥劑和濃度。
[1]劉延杰,抗寒新品種秋月梨的選育[J].果樹學報,2013.
[2]劉延杰.梨抗寒品種的選育及展望[J].北方園藝,2003(3):16-18.
[3]程顯敏,顧廣軍,劉暢,等.雪香梨主要特性及關鍵栽培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09(6):58-59.
[4]栗在澤,朱天淼.淺議梨樹栽培技術特點[J].種植業(yè),2012:9.
[5]賈敬賢.優(yōu)質梨新品種高效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
[6]王曉祥,任愛華,趙玉路,等.黑龍江省梨樹主要病蟲害及防治[J].中國林副特產,2009(2):45-46.
[7]尹金風.黑龍江省梨樹病蟲害防治[J].北方園藝,199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