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腦
有天晚上,我和好基友正在路邊擼臟串,基友收到報社值班編輯打來的電話,西南有個小工廠著火,十萬火急,必須趕去現(xiàn)場。于是,好基友扔下一百塊錢,火急火燎的打車跑走了。后來我知道,那天他先后和工廠主,黑保安,村支書玩兒起了捉迷藏,直到天亮,才把該采的村民,黑車司機,阿貓阿狗問了個遍,最終編了兩三百字的小稿。由于版面緊張,或者照相水平不佳,版面編輯沒給好基友騰出圖片的位置,這就意味著,這邊大動干戈的稿子大抵有150塊錢的收入。
想想同為媒體工作者,行業(yè)媒體就要幸福得多。在我所處的這個“高大上”的汽車媒體圈,雖然很少有仗劍走天涯的快感,但卻實打?qū)嵉囊娏瞬簧倜餍?,住了不少豪華酒店。更重要的是,我并不需要像社會記者那樣,隨時做出一副“掄膀子開仗”的姿態(tài)。可即便這樣,有什么理由加班到深夜,憑什么讓我周末加班寫稿種種理由依舊不絕于耳。
對別的領(lǐng)域我不敢妄下評論,但就寫稿子來看,一個媒體從業(yè)者應(yīng)該做的事,對待任何一篇稿子,都應(yīng)該為了那一點改觀而使出吃奶的勁去打扮。道理就好象看電視劇,肥婆和美女一樣喜歡精心地對著鏡子梳妝。區(qū)別在于,美女無需太多脂粉,就能把男人迷得神魂顛倒,而肥婆即便刷上膩子,約會對象都會在見到她的第一眼就把她否定掉。當(dāng)然,對于已經(jīng)身處媒體行業(yè)的人來說,即便到不了美女的標(biāo)準(zhǔn),水平也遠勝肥婆。我想說的就是,無論你距離美女有多遠,也要繼續(xù)對著鏡子精心打扮。因為,當(dāng)你決定坐在電腦前,用手和大腦,用邏輯和態(tài)度來賺取你的薪水時,你必須也只能這樣做。
我自己不僅寫稿子,也常常改稿子。盡管我知道我一輩子通宵改寫稿子,改稿子,在水平上或許都夠不到你聽說過的那些作家的腳面那么高,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愿意補腦,為未來任何可能做好準(zhǔn)備。如果你問吃什么最補腦,我會說吃虧最補腦。生活是最好的老師,而工作則是最適合你的老師。在這些老師的幫助下,使我在不斷地豐富學(xué)識,在人生的答卷上揮斥方遒。
有人愿意在一個地方踏踏實實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地縱向發(fā)展;也有人愿意隨遇而安,多一些人生體驗。有人功利一些,有人隨性一些。很難說誰對誰錯。我只是想說,干工作,除了賺錢,你既可以為自己的職業(yè)自豪,更可能養(yǎng)成一種對你有用的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