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春
(湖北民族學院附屬民大醫(y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湖北 恩施 445000)
高壓氧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ACI)始于20世紀的60年代〔1〕。ACI形成的早期,患者腦組織細胞由于血流的中斷容易引發(fā)嚴重缺氧和缺血,進而導致神經(jīng)功能的缺損,而早期予以高壓氧治療能夠緩解梗死區(qū)的缺氧癥狀,改善神經(jīng)功能。近年來〔2〕,對于老年ACI的高壓氧治療方案已越來越多的應用在臨床,但是對于治療開始的時間和療程情況,國內(nèi)外均有爭議,本文對此展開相應的研究,為臨床診治提供依據(jù)。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7月至2013年7在我院治療的老年ACI患者154例。納入標準:(1)符合1996年我國在第4次腦血管病會議中制訂的有關ACI的診斷標準〔3〕;(2)全部患者經(jīng)過CT確診;(3)發(fā)病時間≤12 h的老年初次ACI患者。排除標準〔4〕:(1)顱內(nèi)出血或是短暫性的腦缺血發(fā)作者;(2)意識障礙者;(3)監(jiān)測血壓>180/110 mmHg;(4)嚴重肝、腎功能性不全或肺部感染者;(5)有嚴重的冠心病者;(6)不接受研究或不配合治療者。男71例,女83例。年齡60~83〔平均(63.4±3.2)〕歲。本次研究均由患者家屬知情同意,且由我院的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研究方法 隨機分成7組,分別為Ⅰ組~Ⅶ組,每組22例。Ⅰ組t<12 h,療程20 d;Ⅱ組t<12 h,療程40 d;Ⅲ組12 h≤t<7 d,療程20 d;Ⅳ組12 h≤t<7 d,療程40 d;Ⅴ組t≥7 d,療程20 d;Ⅵ組t≥7 d,療程40 d。Ⅶ組設為對照組,予以神經(jīng)內(nèi)科的常用藥物加以治療,患者入院之后予以抗炎、降壓以及營養(yǎng)神經(jīng)的藥物治療。吸入常壓氧氣。其他各組予以高壓氧治療,選擇SHO/2200/7000型的多人氧艙。壓力設置為0.2 mPa,方案為吸氧30 min后吸空氣10 min,而后吸氧30 min,1次/d。10 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中間需間隔2 d。
1.3指標檢測 (1)以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卒中量表〔5〕(NIHSS)對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缺損程度實施評分,各項目的評分值之和為最終得分。分值越大,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缺損程度相對越重。(2)日常生活能力評分〔6〕(ADL評分)標準共計10項,滿分為100分?!?0分是輕度依賴;40~60分是中度依賴;20~40分是重度依賴;≤20分是完全依賴。(3)腦電圖儀根據(jù)國際標準〔7〕10/20系統(tǒng)分類放置好電極,單級描記,并實施睜閉眼和過度換氣的試驗。程度結果分為正常、輕度、中度和重度。
2.1各組患者治療前資料數(shù)據(jù)對比 對比各組患者在治療前的資料數(shù)據(jù),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各組治療后NIHSS、ADL評分及腦電圖評定情況對比 Ⅰ組~Ⅵ組ADL、NIHSS評分及腦電圖評定程度均好于Ⅶ組;療程同為20 d時,Ⅰ組患者的ADL、NIHSS評分及腦電圖評定程度好于Ⅲ組和Ⅴ組,而Ⅲ組亦好于Ⅴ組;療程同為40 d時,Ⅱ組患者的ADL、NIHSS評分及腦電圖評定程度好于Ⅳ組和Ⅵ組,而Ⅳ組亦好于Ⅵ組;相同時間進行高壓氧治療的組別中,Ⅱ組的ADL、NIHSS評分及腦電圖評定程度好于Ⅰ組,Ⅳ組好于Ⅲ組,Ⅵ組好于Ⅴ組(均P<0.05)。見表2。
表1 各組患者治療前資料數(shù)據(jù)對比
表2 兩個組別不同治療術式治療后療效對比
2.3不良反應情況分析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各組患者并未產(chǎn)生中耳、鼻旁竇部及肺等氣壓傷和減壓病,以及氧中毒等有關不良反應。
腦梗死通常是因血管阻塞引發(fā)的局部性腦血供中斷導致,據(jù)有關報道稱〔8〕,患者在腦動脈閉塞的24 h之后其病灶區(qū)域內(nèi)的神經(jīng)細胞及膠質細胞逐漸開始發(fā)生變性和壞死。臨床上治療腦梗死的措施中,高壓氧的主要作用是緩解腦部病灶區(qū)的供養(yǎng),增強有氧代謝,同時增加能量,降低酸性的代謝產(chǎn)物形成,利于建立起側支循環(huán),強化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尤其是能夠挽救患者可逆腦細胞和抑制狀態(tài)腦細胞,并使其功能得到盡快恢復,達到縮短病程和減輕傷殘的效果〔9〕。
本研究表明若療程相同,予以高壓氧治療的初期時間越早,患者腦部功能恢復的越好,同時,若開始的時間相同,則療程越長時,患者腦部功能恢復的更好。與Yu等〔10〕的報道結果一致。一項研究表明〔11〕,發(fā)生腦梗死之后的6~24 h實施高壓氧治療對神經(jīng)功能有較好的保護作用,而臨床上,患者在發(fā)病6 h就開始予以高壓氧治療的病例數(shù)極少,多數(shù)在12 h左右,因此本文將12 h作為一個分界時間點。Takaya等〔12〕報道,>12 h時實施高壓氧治療不僅對神經(jīng)功能恢復無益,而且可能增加患者腦部的梗死面積。伴隨治療時間的延遲,通過高壓氧對于神經(jīng)細胞的保護作用相對減弱,此時增加治療療程能夠抑制神經(jīng)細胞存在的凋亡狀態(tài)〔13〕。同時,本次研究還發(fā)現(xiàn),對于7 d后實施高壓氧治療的患者,若給予的療程足夠,則仍然可以部分改善其神經(jīng)功能以及ADL能力。在腦電圖的變化方面,因其對于腦缺血和缺氧等癥狀變化較為敏感,顯示為異常時和腦缺血程度聯(lián)系緊密,高壓氧治療后能夠改善患者紅細胞剛性指數(shù)和聚積指數(shù),促使已經(jīng)形成但并未破裂的斑塊相對穩(wěn)定,有效限制半暗區(qū)的水腫帶發(fā)生擴散,因此患者的腦電圖改善更加明顯〔14〕。此外,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各組患者并未產(chǎn)生中耳、鼻旁竇部及肺等氣壓傷和減壓病,以及氧中毒等有關不良反應。表明不同開始時間及不同療程對于患者的并發(fā)癥而言,無明顯影響。這亦符合國外Chen等〔15〕的報道結果。
綜上所述,為老年ACI患者實施高壓氧治療對其癥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發(fā)病后的12 h開始效果最佳,若無法及時進行治療,則應相應延長足夠的療程,值得臨床關注。
4 參考文獻
1童麗靈,戴小萍,鄧顏梅,等.新加坡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康復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13(32):6365-8.
2查曉冰,黃立宏,馮小芳,等.高壓氧預處理預防腦梗死再發(fā)的療效觀察〔J〕.中華航海醫(yī)學與高氣壓醫(yī)學雜志,2013;20(6):405-7.
3盧 燕,侯曉霖,范學文,等.寧夏漢族人群對氧磷脂酶-1Q/R192位點基因多態(tài)性與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相關性的研究〔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8;30(3):280-2.
4聶艷玲.高壓氧對不同階段腦梗死患者療效的臨床研究〔J〕.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1;5(4):19-20.
5Sun P,Solé M,Unzeta M,etal.Involvement of SSAO/VAP-1 in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mediated damage using the endothelial hSSAO/VAP-1-expressing cells as experimental model of cerebral ischemia〔J〕.Cerebrovasc Dis,2014;37(3):171-80.
6唐曉平,張 濤,彭 華,等.高壓氧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外周血白細胞和繼發(fā)性腦損害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5(4):1002-6.
7馬金玉.高壓氧療法聯(lián)合早期康復訓練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93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2):2317-8.
8劉吉耀,呂云利,姚向榮,等.依達拉奉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腦梗死6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9):7192-2.
9Tanaka K.Pathophysiology of brain injury and targets of treatment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Rinsho Shinkeigaku,2013;53(11):1159-62.
10Yu L,Xie S,Xiao J,etal.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cerebral oxygen extraction fraction using MRI in patients with MELAS〔J〕.PLoS One,2013;8(11):e79859.
11朱瑞昉.高壓氧聯(lián)合藥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9(9):1394-5.
12Takaya Y,Kumasaka R,Arakawa T,etal.Impac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n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 J,2014;78(2):377-84.
13陳曉梅,熊利澤,董海龍,等.高壓氧預處理減少局灶性腦缺血后泛素化蛋白聚集〔J〕.中華神經(jīng)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0;9(5):441-4.
14朱海清,康 平,鮑智穎,等.小腦頂核電刺激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偏體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5982-3.
15Chen CK,Weng MC,Chen TW,etal.Oxygen uptake response to cycle ergometry in post-acute strok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verity of hemiparesis〔J〕.Kaohsiung J Med Sci,2013;29(11):6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