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紀田 劉燕清 朱 寧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廣東 廣州 510630)
目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不斷增加,患者多存在多種代謝異常,而血壓晝夜節(jié)律消失是引起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高血糖的患者〔1~3〕。本文擬研究老年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壓動態(tài)變化以及與靶器官損害的關系。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單純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90例為單純高血壓組,均符合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并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4〕;男48例,女42例,單純T2DM患者90例為單純糖尿病組。所有患者均符合T2DM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47例,女43例,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T2DM患者90例為合并癥組,男47例,女43例。另選取健康者90例為對照組,男48例,女42例。四組年齡、質(zhì)量、性別、尿素氮以及尿酸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 清晨抽取四組受試者的空腹靜脈血,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酶法測定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采用美國 spacelabs90207全自動、無創(chuàng)性、袖帶式的血壓檢測儀測量血壓,檢測之前高血壓患者停藥>3 d,避免劇烈運動。白晝(8時~22時)每30 min檢測1次,夜間(22時~8時)每1 h檢測1次。變異系數(shù)=各時段的血壓標準差/各時段平均血壓×100%。應用美國GE公司的LOGIQ-7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檢測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IMT),于雙側(cè)頸總動脈分叉與近側(cè)1 cm以及頸內(nèi)動脈的起始1 cm處檢測內(nèi)膜的表面到中層和外膜的距離。
表1 四組一般資料比較
1.3觀察指標 觀察四組TC、LDL-C、IMT、24 h平均收縮壓(24 h SBP)、24 h平均舒張壓(24 h DBP)、dSBP、白晝平均舒張壓(dDBP)、夜間平均收縮壓(nSBP)、夜間平均舒張壓(nDBP)、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以及靶器官損害率。靶器官損傷標準,心臟:左心室肥厚、左心功能不全以及冠心??;腦:患者5年以內(nèi)存在腦血管疾病史,并且經(jīng)過CT或磁共振成像(MRI)證實;腎:血肌酐>133 μmol/L或者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80 ml/min。
2.1四組TC、LDL-C、IMT、HDL-C水平比較 合并癥組患者TC、LDL以及IMT水平均顯著增高,HDL-C水平顯著降低,與其他三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單純高血壓組和單純糖尿病組TC、LDL以及IMT水平均顯著增高,HDL-C水平顯著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2四組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及nDBP比較 與其他三組比較,合并癥組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及nDBP均顯著增高(P<0.05)。見表3。
2.3四組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以及nDBP變異系數(shù)比較 合并癥組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及nDBP 變異系數(shù)較大,與其他三組比較顯著(P<0.05)。見表4。
表2 四組TC、LDL-C、IMT、HDL-C水平比較
表3 四組 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及nDBP比較
表4 四組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變異系數(shù)比較
2.4四組靶器官損害率比較 合并癥組19例心臟損害,18例腦血管損害,15例腎損害,靶器官損害發(fā)生率為57.8%;單純高血壓組11例心臟損害,15例腦血管損害,7例腎損害,靶器官損害發(fā)生率為36.7%;單純糖尿病組10例心臟損害,9例腦血管損害,9例腎臟損害,靶器官損害發(fā)生率為31.1%;對照組5例心臟損害,4例腦血管損害,靶器官損害發(fā)生率為10.0%,合并癥組靶器官損害率顯著高于其他三組(P<0.05)。
2.5靶器官損害的相關因素分析 以靶器官損害作為因變量,年齡、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有=1,無=0)、TC、LDL-C、IMT、血壓參數(shù)作為自變量,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可知,年齡、血壓變異系數(shù)是靶器官損害的危險因素(OR=1.139,1.297;95%CI:1.087~1.202,1.069~1.379;均P<0.05)。
高血壓與糖尿病均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這兩種疾病相關,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的患病率顯著增加,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也相應增加〔5〕??赡芎腕w內(nèi)酯類代謝紊亂有一定的關系。脂質(zhì)代謝紊亂會引起靶器官損害,TC、LDL能增加動脈硬化的發(fā)生率,而HDL能降低動脈硬化的發(fā)生率〔6〕。本研究進一步說明高血壓合并T2DM能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增加靶器官的損害。
靶器官的損害是一種病理過程,可以表現(xiàn)出心室肥厚、頸動脈病變等,而頸動脈病變是靶器官損害的重要標志〔7~9〕。正常人的血壓呈現(xiàn)白天增高而夜間下降的趨勢,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存在著血壓調(diào)節(jié)異常,也容易引起血壓晝夜節(jié)律紊亂,此時交感神經(jīng)與副交感神經(jīng)支配失衡,大大增加了血壓的變異性〔10〕。據(jù)研究,血壓的變異性和高血壓靶器官的損害也具有相關性,血壓變異性越大,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也就越嚴重〔11,12〕。本研究證明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T2DM患者血壓變異性較大。糖尿病可以引起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而且可以加重高血壓患者的靶器官的損害〔13〕。本研究表明老年人高血壓合并T2DM能增加靶器官損害的危險性。而且關注患者血壓的降低水平,恢復其正常的血壓晝夜節(jié)律,降低血液變異系數(shù)可以降低對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作用。
4 參考文獻
1許 耀,羅 裕,武英彪,等.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壓晝夜節(jié)律與靶器官損害的相關性〔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10):933-7.
2黃 毅,黃建榮,藍 歡,等.自制透明套管配合內(nèi)鏡手術(shù)治療高血壓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25例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3;35(6):719-21.
3張萬秋,阮中寶.高血壓患者血漿脂聯(lián)素和腦利鈉肽與左心室肥厚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11):1152-4.
4侯艷明,趙穎馨,路方紅,等.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中心動脈壓與動脈彈性的變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8):2063-5.
5劉 婧,劉懷榮.脈壓、脈壓指數(shù)與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害的相關性研究〔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4(9):893-5.
6明少菊,侯 超,周 芳,等.纈沙坦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對血壓及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8):4421-2.
7Chen M,Yang M,Han W,etal.Individual aortic baroreceptors are sensitive to different ranges of blood pressures〔J〕.J Chin Life Sci,2014;19(5):502-9.
8陳一丁,姚偉峰,萬 惠,等.老年糖尿病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動脈僵硬度的變化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6254-6.
9Wang HL,Wang Y,Zhang Y,etal.Changes in plasma angiotensin Ⅱ and circadian rhythm of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sleep apnea syndrom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J〕.Chin Med Sci J,2011;26(1):9-13.
10鄭霄云,錢 端,王 希,等.腦鈉肽與超聲心動圖評價老年糖尿病并存高血壓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的研究〔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2;31(2):121-4.
11Alizadeh M,Seyedpour SM,Mozafari V,etal.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velocity and viscous drag in an artery with a periodic pressure gradient〔J〕.Chin J Mechan Engineer,2012;25(4):715-21.
12何 菲,鄒凡文,蘇 立,等.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2):5731-2.
13陳韻岱,李丹丹,董 蔚,等.冠心病和高血壓患者中糖代謝異常的門診篩查流程及現(xiàn)狀調(diào)查〔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12):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