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鶯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7A-
0044-0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高低,會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呢?下面,筆者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互動交流,激活課堂
新課程理念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語文教學應當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課文《再塑生命》時,筆者在課前設計了“導學案”,讓學生依據“導學案”中的“預習案”進行自主學習,如學習生字詞和文學常識,梳理文章結構,整體感知課文等。遇到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如“為什么海倫稱莎莉文老師為‘再塑生命的人”,筆者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鼓勵學生互相交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最后由小組代表展示學習成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筆者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交流展示,通過一系列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了課堂,使教學變得富有生機與活力。
二、情感體驗,融入情境
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符合學生閱讀心理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融入課文情境,加深情感體驗。以學習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課文《鄉(xiāng)愁》為例,筆者先讓學生說一說對“離別”一詞的體會。有的學生說:“當我和外出務工的爸爸道別時,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掉了下來?!庇械膶W生說:“在與媽媽離別時,我的心都要碎了?!睂W生通過訴說情感體驗,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能夠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此外,積累和仿寫古詩文中與離別相關的句子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一個學生這樣寫道:“孩兒時,鄉(xiāng)愁是一顆香甜的糖果;上學后,鄉(xiāng)愁是一段送行的路;成長中,鄉(xiāng)愁是一首悠遠的歌曲;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句溫馨的祝福?!痹撋軌蜃プ∶恳粋€時間點來表達自己對鄉(xiāng)愁的理解,說明他對課文已經理解了。在教學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課文《春》時,筆者讓學生回想春天的情景,鼓勵他們用自己擅長的方式描繪春天。有的學生寫道:“春天把小溪弄醒了,它在歡快地唱著歌呢。”有的學生寫道:“鳥兒們歡快地唱著動聽的歌曲,在發(fā)了芽的柳樹上飛呀飛呀,用動人的舞姿跳著春天的舞蹈。”有的學生則用畫筆繪畫出了美麗的春天景象。學生有了這樣的情感體驗,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語文的熱情。
三、品味詞句,賞析語境
關鍵詞句在一篇文章中或體現(xiàn)了文章的主旨,或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能夠讓學生快速讀懂課文。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學會閱讀。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品析課文,這樣有利于學生快速理解課文。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課文《藤野先生》時,在理解句子“實在標致極了”中“標致”一詞時,筆者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標致”一詞是作者對清朝留學生的贊美嗎?學生通過查字典,明白了“標志”一詞在一般情況下是指青年男子、青年女子長得漂亮。然而,結合課文語境來理解,在當時的背景下,清朝留學生應當是懷著救國救民的想法去求學,而那些清朝留學生卻將油光可鑒的長辮盤在頭頂上,變得不男不女、不倫不類。因此,“標致”一詞具有強烈的諷刺意義,而不是指“長得很漂亮”的意思。再如,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課文《背影》中的句子“那時我真是太聰明了”,其中,“聰明”一詞也是一個關鍵性的詞語,如果按字面理解,就會偏離作者的本意。結合課文語境來看,“聰明”是指作者自以為是,不理解父愛的一種自責之情,意指自己太傻了。關鍵詞句在課文中能夠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作為理解課文的突破口,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四、思考遷移,深刻領會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擺脫課文的束縛,注重課內外教學相結合,擴大教學容量,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以教學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課文《月亮上的足跡》為例,筆者這樣引導學生學習:“假如此時你正在茫茫的太空中旅行,透過宇宙飛船的舷艙,你看到了美麗的地球……”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的樣子。這時,教室里熱鬧起來了,有的學生說:“地球像一個藍色的大餅。”有的學生說:“地球是一個在漆黑天幕上的大亮球?!蓖ㄟ^引導學生想象,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師要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關鍵是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獲取知識,習得技能。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