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關鍵詞〕 作文教學;興趣;觀察;
真情;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7—0077—01
如今,很多小學生一提起寫作文,盡管絞盡腦汁,抓耳撓腮,仍無從下手,只能應付幾句交差。那么,教師應如何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呢?筆者認為,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小學作文教學的特點,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yǎng)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說明興趣能促使學生迸發(fā)強烈的求知欲,促使學生去學習、去探索。不少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會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平時有說有笑,但在寫作文時卻一句話也寫不出來,歸根結(jié)底是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敢于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所想所做,進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作文觀。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作文不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作文就是寫“話”,只要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用文字表達出來就可以了。學生一旦明白了這個道理,寫作文時就不會再有無內(nèi)容可寫的現(xiàn)象,就會真正產(chǎn)生寫作的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學生只有對作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留心觀察、分析事物,寫起文章來才會文思如泉涌。
二、學會觀察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小說家莫泊桑,曾得到福樓拜的悉心教誨。福樓拜教他細致觀察事物,要他以“牛車”為題寫七篇散文,但莫泊桑認為寫兩篇就已經(jīng)夠難的了。福樓拜啟發(fā)他:早晚的牛車,牛就有不同的表現(xiàn);趕車的人喝醉了和沒有吃飽時,對牛的態(tài)度不一樣;牛餓著肚子上山崗和飽著肚子走平路又顯然不同。只要能深入生活,一百篇也可以寫出來。這個小故事就強調(diào)了細致觀察事物、深入生活的必要性。
為了讓學生學會觀察事物,筆者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筆者還倡導巧抓機遇,隨機觀察,即興描寫。在一次作文課上,筆者設置了這樣一個場景,借用魏書生先生的辦法,讓平日里對班級規(guī)章制度熟視無睹的“調(diào)皮鬼”做俯臥撐。筆者在之前并沒有告訴學生要仔細觀察,當“調(diào)皮鬼”做完俯臥撐后,才要求學生將剛才觀察到的一切記錄下來,力求生動鮮活。就這樣一個小小的事例,就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三、表達真情
無論是興趣也好,觀察也罷,都離不開真情實感的滲透。巴金老人曾說過:“我寫作是因為我心里有很多話想說,有許多事情要傾訴?!薄缎抡n標》中也強調(diào):“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弊魑慕虒W時更應引導學生盡情地表現(xiàn)自己的喜、怒、哀、樂,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特征和情緒變化,并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筆者曾讓學生以“家鄉(xiāng)的×××”為題寫一篇作文,一名學生以《家鄉(xiāng)的瑪瑙河》為題,寫了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作文。小作者優(yōu)美、清新、細膩的語言,描繪出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家鄉(xiāng)小河的景色,“一切景語皆情語”,精雕細琢的景物后面是小作者對家鄉(xiāng)濃濃的愛意,那種小河伴著作者童年成長的真實情感表露無遺。
四、提倡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模式下的作文教學,作文成為教師意圖的代言人,假、大、空,缺乏靈性、生氣、情感,靈魂被扭曲,創(chuàng)造性被扼殺,造成個性的缺失。作家陳燕丹曾這樣評論上海《萌芽》雜志舉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讓我吃驚的是,那些從‘拾到一分錢的主題開始寫作文的孩子們,一旦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寫作,他們還是會迅速地洗盡鉛華,表現(xiàn)出一個原生態(tài)的自己,那些長長的句子,纖細的傷感,那些富有含義、幽暗的多愁善感的細節(jié),那些欲說還休的情致,甚至是那些與作文訓練格格不入的詞庫,他們在作文的覆蓋下還有一個秘密的寫作世界?!惫P者突然記起一本作文雜志所倡導的“多元化吸收、放膽式表達、教練式指導”。作文的創(chuàng)新,就要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不僅僅是課本;作文的表達,就是要讓學生不拘一格,大膽想象。
小學作文教學中,如果解決了上述四個問題,其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導學案的編寫、作文的批閱和作文課講評等,只要適當用心就可以提高作文的教學效率。在這樣的作文教學中,教師不用再愁學生寫不出好作文,作文高效課堂也不再是遙不可及。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