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卿
初中數學課堂學生主動性的激發(fā)
于卿
河北省衡水市濱湖新區(qū)彭杜中心校
讓學生學會自覺地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毙抡n程標準中也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談談我的想法。
1.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動機。
要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數學,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數學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導入環(huán)節(jié)設下懸念,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引入與所提問題有關的情境中,引起學生迫切學習的欲望。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啟迪思維,激發(fā)學生參與探索新知識的強烈欲望。
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請學生想好一個數,把這個數經過加減乘除一系列運算后的結果告訴老師,教師可以很快猜出學生想好的那個數是幾,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教師指出其奧妙所在,引入課題,十分生動有趣。
2.課堂練習的設計要有藝術性。
在教學中,課堂練習的設計要有較高的藝術性,要分層次、分種類。一類是基本練習即鞏固新知識的題目,類型與例題類似,直接運用本節(jié)的所學知識,要求學生正確解答;二類是并新舊知識練習,這種題目新舊知識結合,較基本練習難一點,練習前可對舊知識進行復習,對潛能生要“扶”一下;三類是探究練習,這種練習靈活性和技巧性較大,考查知識點多,覆蓋知識面廣,要提前設計好分散題目難點的變式練習,降低題目難度,對中等生、潛能生采取“扶”和“拉”的方法。除此之外,還要提供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間隙,使飽嘗到成功喜悅的學生,更進一步向高層次提高,也為失敗的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成功機會。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摘到果子,學習興趣會越來越濃,達到“課進行,趣更濃”的效果。課堂上老師要故意在學生容易錯的地方設下“陷阱”,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優(yōu)化課堂結尾,培養(yǎng)學生主動想象。
一節(jié)課的最后幾分鐘,是學生最疲勞、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學習效益較低時候。優(yōu)化的課堂結尾,不僅能鞏固新知識,保持學習興趣,還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活躍思維,開闊思路,在熱烈愉快的氣氛中結束課堂教學。我經常采取以下幾種結尾方式:“總結預習式”是絕大多數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延伸拓展式”就是在讓學生熟練掌握已學過內容的基礎上,把所講授的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把問題想深想透,更多地領會和接觸新知識,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yǎng)其舉一反三的能力;“競賽式”就是利用學生好勝、自強的心理特點,在課堂結束階段搞一個小競賽,或分組或個人,學生興致都很高;“討論式”就是提出幾個問題供大家討論,有時下課了,討論勢頭正濃;還有“檢測式”、“思考式”、“游戲式”等等。巧妙的結尾,可使一節(jié)課達到“課雖終,趣猶存”的境地。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便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更要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
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識間的聯(lián)系,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依據數學思維的規(guī)律,提出恰當的富于啟發(fā)性的問題去啟迪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同時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分析、猜想、歸納、類比、聯(lián)想等思想方法,主動地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其次,要引導學生廣開思路,重視發(fā)散思維。教師要精選一些典型問題,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猜想、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本身就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注意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差異,因為施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不同氣質的學生因人施教,對“興奮型”學生可采用“以忙制動”、“以動制動”等方法。根據他們反應快,愿意表達自己看法的特點,多提問,多讓他們發(fā)表意見,多讓他們操作、演示。讓關于思考又不愛發(fā)言的“抑郁型”學生發(fā)表不同的看法;讓積極發(fā)言又常丟三落四的“活潑型”學生講清算理,分析算式;讓機靈沉著又穩(wěn)重內向的“安靜型”學生說一說別人講得對不對,并加以補充等等。這樣圍繞教學內容和要求,根據學生氣質差異因人施教,既有統(tǒng)一要求,又能發(fā)展學生個性,使他們的是到充分的發(fā)揮。
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建立和諧的課堂氣氛很重要,而和諧的課堂氣氛需要融洽的師生關系,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應是新時期教師必備的一種能力。良好師生關系的核心是理解與尊重,教師要有一種民主精神,善于傾聽學生的想法,善于和學生平等交流。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有較強的逆反心理,他們的情感很容易在行動中表現出來。學生犯錯誤,是非常正常的,只要教師善于引導,學生認識到錯了,能改正錯誤,這就是學生的進步,老師要學會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教師要少一點“威嚴”,多一點“親切”,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少一點“責備”,多一點“關懷”,時刻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由喜歡“數學老師”轉化為喜歡“學習數學”。
只有教師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才能煥發(fā)出學生自尊、自強、自我實現的需要。教學中,談話法是經常采用的途徑與形式。教師通過談話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應創(chuàng)造一種積極、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細心體察學生的聽講情況,以親切期待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來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交往中體驗到平等、民主、信任、理解、親情與愛護。學生只有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才會積極地投身到學習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