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樹
不畏過去,才能不愧將來。
在香港,何式凝是驚世駭俗的。這位香港大學的社會學教授除了教學,還潛心十年研究同性戀,提倡兩性多邊關系;她性感張揚,即使在冬日里接受采訪也堅持要穿一件吊帶的小背心;她形容學歷與工作,是她的護翼——衛(wèi)生巾的護翼。有了這加倍的保護,再大的動作,說再多的話,也不怕出丑。
她顛覆大家對學者固有的印象,在自傳中將自己的過去悉數(shù)呈現(xiàn)。港媒給予的評價很一致——說者得救。而這,并不是何式凝出書的目的,她只想以這場裸舞讓那些同她一樣執(zhí)著的人看到:人生當中,人性之中,總有各種可能,不是每種可能都指向光明,但至少,不畏過去,才能不愧將來。
無錯愛,不青春
在遇到那場愛情之前,青春年少的何式凝有著驕傲的履歷——藍田圣保祿中學的高才生,也曾是虔誠的基督徒,香港大學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并在電臺當義工。
此時,婉約恬靜的何式凝遇到了愛情。對方是著名的詞人,高、瘦,有教養(yǎng)又體面,而且有良好的時裝觸覺和生活品位。他疼愛家人,總能把許多事情說得讓人信服……他是合適且頗拿得出手的結婚對象。那時的何式凝是一個再傳統(tǒng)不過的女孩,人生理想是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給愛人煮飯洗衫生孩子織毛衣。但可惜,公開場合,這位詞人愛她的同時,也喜歡擁有諸多女性朋友,還經(jīng)常玩失蹤。他與何式凝同居時定下許多規(guī)則:接觸他的身體不可以超過一分鐘,用玩游戲代替擁抱接吻……
何式凝還是不顧一切地愛上了。愛得卑微,愛得執(zhí)著。 這樣的事情,只有局外人才會說:根本不值得,你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墒?,只有有過如此執(zhí)念的人才知道,從小什么都不缺的人,一旦真正擁有了一件拿捏起來有難度的人或物,會萬分深陷。兩人可以不停地聊天,精神上的享受讓人忽視肉體的誘惑。但愛到第四年,他對她坦白說自己是同性戀者,同時又說依然愛她。他們繼續(xù)同居了一年半,過著看上去與情侶無二的生活,她喜孜孜地照顧他。1993年他和男友出走歐洲,來來去去,她始終守候。
何式凝打昂貴的國際電話和他聊天,她為他的填詞事業(yè)到處求人,他說一句病了,她就放下一切越洋過海去看他,她在他的男友面前假裝是他的普通朋友,夜晚被他們親昵的聲音吵醒……傷害無處不在,最直接的傷害就是他始終不愿意和她有任何身體接觸,那種嫌棄讓她幾乎跳樓。但她仍然愿意持續(xù)這來之不易的情誼。
最后的決裂發(fā)生在一個飯局。2007年,她照常出席他母親的生日宴會,男友的男友也到場了,就坐在她平時坐的位子上,他的母親甚至給他夾菜。正是這一幕讓何式凝徹底幡悟,連男友的老母親都接受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兒子,自己再堅持下去,只有徒增傷心。她一路哭回家,這段延續(xù)三十年的關系終告結束。
情散,不意味著自拔。好在她有知識,于是在百思不得其解的痛苦里,開始了對同性戀領域的研究。這是何氏的治愈方式。
情來情往,已是中年
何式凝在電臺做節(jié)目,有女子午夜來電,講到情感困惑時,她貢獻了自己的經(jīng)歷。對方長嘆一聲,又長笑一聲:“我以為我蠢,原來你比我還蠢?!?/p>
這樣的蠢,在何式凝那里,沒有最,只有更。接下來的十年,她與一位有婦之夫保持著一段關系。對于這段常人看來無比脆弱的關系,何式凝的評價是,“我很高興能和一個如此成熟而真正懂得欣賞我的人相伴,他發(fā)掘了我內(nèi)在潛藏的一個新的女人。”
十年里,兩人互相扶持。他遇到過金融風暴,也曾輕微中風;她摔斷手,也曾經(jīng)抑郁,但兩人相互扶持走過。他們交流思想,彼此關心,“美好的性,不是性交,而是性帶來的親密和溫暖?!苯?jīng)歷過那么多不成功的感情,何式凝終于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多情況下,婚姻是一項交易,讓女人換取經(jīng)濟安穩(wěn)和一個被尊重的社會地位。這與我全力追求的浪漫之愛背道而馳,所謂浪漫之愛,意思就是,我愛一個人是基于他是誰,而非他能給我的物質(zhì)、經(jīng)濟好處和社會地位。只有在這種真摯之愛中,人們才可以找到優(yōu)雅和慈悲?!?/p>
然而,他終要回家,她也終要重回孤獨。且只有等很多年以后的再回首,才知道如果不遇到他,遇到另外一個人,其實也可以有這樣的愛與情。只是,當年,她一頭扎進去,再沒有給自己其他的機會。
在情感的世界里,何式凝就這樣,活成了一個壞榜樣。而這時,中年危機降臨,小半生已經(jīng)過去,女人一生中所謂最好的時光一去不返了。不是不悔,不是不感到恐慌。書告訴她,應對的辦法就是自制險境,去打探自己的潛力所能。于是,何式凝把香港人視之如命的半山的房子賣掉,搬進油麻地的小房子。她教學生做電臺DJ,制作舞臺劇、拍紀錄片,學芭蕾舞,研究中年女性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她開始拍紀錄片,與香港很多40歲到60歲的女人面對面。同時,她開始書寫自己。
何式凝在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和那些女子不僅成為了拍攝與被拍攝者的關系,更成為了彼此的汲取與幫助者,也讓她們重新定位幸福。而何式凝覺得,不管自己在學術界有多高的名聲,她最大的貢獻是勇敢地出了自傳——《我是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被問及原因,她說:“因為誠懇,告訴了人們?nèi)松脑S多可能和自我面對的勇敢。那里,有傷痛的治愈。”她覺得,這才是她對這個社會能做的貢獻。
跤摔多了,也變成了本事
有人去過何式凝的家,聲稱從沒見過那么劈頭就是一幅采花蝴蝶的布簾,左邊是幾幅Gustav Klimt的畫,裸女婀娜多姿,意態(tài)撩人。棗紅色和橙色的墻配上一幅綠色的布,連洗手間內(nèi)的浴簾,都鑲了一朵朵紅玫瑰。這里有種繁花似錦、情欲高漲的氣氛,女性欲望的觸須,從四面八方伸過來。
在這樣的家里,何式凝重新找到作為女人的驕傲。家不大,馬桶也會漏,天臺也會滲水。有人說,你需要一個男人。而何式凝覺得這些事情永遠都不會成為她想要家庭的原因。唯有愛與彼此欣賞,才是和他在一起的原因,沒有之一。
“我需要一個民主自由的家庭,我要有交友結社的自由。我跟你結了婚,卻在第二個人身上找到愛情,如果這樣我會開心一點,他會容許嗎?”她主張,亦實行的,是一些“長久、穩(wěn)定、永恒”的關系。
但與愛同時出現(xiàn)的,是占有欲。讀了很多書,又把自己的生活看為一個研究實驗的何式凝,連這些人之常情,都視為要除掉的心魔。但心魔不是說走就走的。與詞人分手后多年,獨自去日本旅行的何式凝摔斷了胳膊,需要手術。無助的她打電話給詞人,哭著說:“我受傷了,可能要做手術。”對方說:“別擔心,這一跤就是你人生中的最低點,之后每一天都只有更好?!焙问侥鋈幻靼诪槭裁催@么多年放不下這段感情,原來他始終能把話說到她心里去。她以為,這是和好的機會,低低央求邀他來東京看她。他拒絕了——原來,即使是一個令人傷殘的意外,甚至是死亡,也不能挽救一段垂死的關系。她雖然難過,但也突然釋然,這場愛,彼此的分量原本就不在一個天平之上。
這樣的事情,在普通情侶間,不是也發(fā)生過嗎?一個想走,一個挽留,明明知道留也留不住,卻還是要做一個試探,哪怕暫時取一下暖。這樣的心理,精英如何式凝,也曾經(jīng)有過。誰不曾這樣渴望過愛的死而復生?而再看現(xiàn)在的何式凝,看她的紀錄片《香港廿二春:師奶列傳》,就會明白,除非你像她那樣摔得起,爬得起,否則,就別惹那個明知不會有好果子吃的坑。就算一不小心撞了進去,也別趴著欣賞了,爬起來,繼續(xù)趕路吧。畢竟,有些愛與勇,不值得歌頌。
何式凝常說,人不能單做human being(人類),還要做sexual being(性愛動物),每一個方式,都會有遺憾。“不是人人都可以在制度中活得很好,我只想在制度的縫隙中,生活得開心些?!痹谙愀?,何式凝在兩性、同性戀以及中年危機領域,擁有著不二的發(fā)言權,她的活法也每每被羨慕嫉妒恨。一句話,這是一個跤摔多了也變成了本事的女人。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