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慧
卡爾·威爾海姆·舍勒是18世紀瑞典著名化學家。14歲起,他就在一家藥店當學徒,業(yè)余時間做了大量的化學實驗,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元素。此后,舍勒在歐洲化學界名聲大噪,可瑞典國王卻沒聽說過他。在一次出國旅行時,國王才得知自己國家出了這么優(yōu)秀的科學家,便決定授予勛章嘉獎他。
消息很快傳到舍勒工作的藥店,同事們都感到無比榮耀,而舍勒只是笑了笑,又繼續(xù)埋頭做實驗。半年過去了,勛章卻遲遲未來。同事們一打聽,原來國內還有一個同名同姓的舍勒,糊涂的國王竟然把勛章頒發(fā)給了他。大家忿忿不平,想去找國王要回勛章,被舍勒阻止了:“不就是一枚不值錢的勛章嗎,何必去計較?”
那之后,再有人來交流化學問題,舍勒便介紹他們去找那個冒領勛章的家伙,甚至一些國家發(fā)來的學術邀請,舍勒也轉交給那人代勞。他自己則把精力都用在了研究上,并在32歲當選為瑞典科學院院士。
這時,國王前來當面祝賀,才知道自己當年發(fā)錯了勛章,惱羞成怒要懲罰那個冒領者。舍勒笑了笑,說:“正是因為他替我領了勛章,才讓我可以不受干擾地從事科學研究,國王陛下應該代我感謝他才對呀!”
人生不必過于計較得失,失去背后往往隱藏著更多的得到,關鍵在于放平心態(tài),合理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