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蔚
八卦黨們一聚首,話題統(tǒng)統(tǒng)轉(zhuǎn)到那檔炙手可熱的電視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上。
一開始是“零差評”。看慣了明星們平日里的光鮮威風,這會兒回歸到普通父親角色,日常生活里各種手足無措、急中生智和真情流露,看得八卦黨們嘻笑又感動?;剡^頭來自我對照,八卦會就開成了正兒八經(jīng)的育兒理念交流會,破天荒得嚴肅認真。
但后來各種批評指責冒頭。心理專家給爸爸們打分,不客氣地點評:這個不錯、那個不及格,嗯,最好去看心理醫(yī)生哦?;5秒娨暀C前的爸爸媽媽們暗自心驚,揣測自己是否也該去掛個號。緊接著網(wǎng)上又冒出一批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父母,亮出自己同樣“高大上”的小孩,指責爸爸們都是反面教材:這個不對,那個有錯,熊爸爸教出熊孩子,呀,未來無望了。
八卦黨也一樣看得心生動搖。再聚首,主題就成了批判:這個說話方式不對,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吧;那個教育方法也不好,會影響性格養(yǎng)成吧。回頭對照一下自家的言行細節(jié),哎喲,也是一個活靶子。
身為育兒大軍中的一員,深感中國父母之不易。
我們這些當?shù)攱尩模敵醯某砷L經(jīng)歷要是拿來讓專家點評的話,估摸著大半都是反面教材。關(guān)小黑屋是司空見慣的,棍棒教育是有一定道理的,各種威逼利誘都是順理成章的??傊?,如果寫成報告的話,大概滿紙充斥著“傷害”、“障礙”之類的吧。
但莫名幸運的是,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在經(jīng)歷了各種錯誤教育后,都活下來了,貌似還活得很正常,正常地讀書、工作、結(jié)婚、生子。
等到自己做父母了,突然就壓力山大起來。
本來嘛,總結(jié)自己成長的得失,加上一些書上、網(wǎng)上的育兒經(jīng)驗,邊學習邊實踐,自以為是好學生、好父母。未想這年頭專家遍地,民間的、官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人要給你糾正糾正。關(guān)鍵是,還公婆各有理。
簡單舉個例子:你聽了A專家的話,小孩摔倒了也假裝若無其事,鼓勵他自己爬起來,據(jù)說這樣有利于孩子的獨立性培養(yǎng)。結(jié)果過兩天B專家反駁說:“不對,應(yīng)該即時扶起安慰,父母的愛是最好的撫慰,有利于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蹦闶肿銦o措,更沒想到一個簡單的扶與不扶,背后竟藏著如此深刻的意義。
我的一個女友,自從在微博上關(guān)注了許多育兒專家、心理專家、成功媽媽之后,日子就沒好過過。她每天孜孜不倦地學習各類人發(fā)表的經(jīng)驗論,并勤勤懇懇地付諸實踐。問題是各家孩子各家樣,紙上的理論搬到現(xiàn)實里,實現(xiàn)難度太大。出門也成了一種折磨。上餐廳吃飯,時時盯著孩子的餐桌禮儀;逛商場,警惕孩子的大呼小叫;訪友,關(guān)注孩子的禮貌應(yīng)對。這些,稍有不慎,不都是微博上一致批判的“沒家教”的典型嗎?
我們一致勸女友,再這么下去,育兒還是小事,她自個兒的心理問題倒成大事了。用博得群眾一致好評的明星爸爸林志穎的話來開導(dǎo)她:“小孩子的成長是沒有統(tǒng)一標準的,因為百家米養(yǎng)百樣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我們都在努力地互相學習,做一個好爸爸?!?/p>
你看,別動輒就說:“中國男人參與家庭的程度很低?!逼鋵崿F(xiàn)在的年輕爸媽早已各自是家庭生活的半邊天了。他們或許有很多缺點,缺乏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對兒童心理琢磨得不夠,感情表達方式比較含蓄等。但有對孩子的愛,有學習的欲望,有自省的覺悟,這些就足夠了。
這世上從來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小孩。寬容孩子的小毛病,也允許父母犯點錯,大家都在成長。
(摘自《中國青年報》)(責編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