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已向手機導航服務提供商高德控股提出收購建議書,擬對高德進行現(xiàn)金收購,涉及現(xiàn)金總額達11億美元。而在2013年5月,阿里已以2.94億美元的投資獲得高德28%的股份。這意味著,如果本次交易順利完成,高德將成為阿里100%控股的子公司。
9天后即2月19日,騰訊控股和大眾點評網聯(lián)合宣布,前者以認購新股的方式,成為后者占股約20%的股東,并保留未來認購后者額外股份的權利。
從2013年開始,91無線、糯米、PPS、新浪微博、搜狗、金山網絡,幾乎所有和移動互聯(lián)網“入口”有關的企業(yè),都以收購或結盟的方式,被歸入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這三巨頭的旗下。
點評:
騰訊曾掌握了PC互聯(lián)網時代最重要的“入口”—QQ,但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入口”實在太多。想贏在起跑線上已不現(xiàn)實,但至少不能輸在這里。那就繼續(xù)收購吧!
廣受關注的山西聯(lián)盛債務危機又有了新麻煩。2月19日,吉信-松花江【77】號山西福裕能源項目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五期存續(xù)期滿,但投資人連續(xù)5期未拿到本息。而最后一期(第六期)也將于今年3月11日到期。根據信托公司的公告,全部逾期的可能性很大。
截至2013年10月,該信托的實際融資方聯(lián)盛集團在29家金融機構的融資總額為281億元,加上其他包括民間融資在內的債務,總債務規(guī)模超過3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爆發(fā)兌付危機的中誠信托也是為煤企信托。數據顯示,目前,中國50家公開上市交易的煤炭公司中,有13家的負債率已超過100%。而另一方面是,經濟增速下滑使得煤炭價格跌至近4年來的新低。
點評:
河堤的“管涌”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堵是肯定堵不住的,監(jiān)管應該考慮的是對債務進行“引流”,這是避免債務大面積“決堤”的“最不壞”選擇。
國際投行的中國區(qū)經濟師一直存在“唱空派”和“唱多派”,而“唱多派”往往具有一些讓人羨慕的入仕機會。日前,央行在內部公示將聘任德意志銀行中國區(qū)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擔任央行研究局的首席經濟學家。
馬駿是駐港經濟學家中著名的“多頭”。2013年年底,他曾表示,隨著多項改革措施的推進,以及歐美日經濟復蘇,預計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可達8.6%。他還多次表示,國際投資者將中國和土耳其或阿根廷類比是錯誤的。
與之相反,不少國際投行從2012年便開始“唱空”中國經濟,這很大程度和內地巨型企業(yè)在香港上市完畢有關,因為內地央企動輒上億的上市承銷費已成為歷史。
點評:
經濟的好壞,普通人自己可以從物價、就業(yè)機會等方面來感受。只要“唱多”不是為統(tǒng)計局做鋪墊,“唱空”不是受國際資本指使,對宏觀經濟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