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
3月13日,后院記者網創(chuàng)辦人王少杰在朋友圈發(fā)了段文字,大意是:“今天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做什么錯什么。一些朋友見狀紛紛發(fā)去“失戀不可怕”的安慰,弄得王少杰哭笑不得——他郁悶的是,自己一手創(chuàng)辦的微信公眾號“后院記者”極其突然地被永久封禁。
王少杰不是唯一一個先突然再凄然的自媒體人。截至3月13日晚,至少有35家公眾號被封,包括財經羅昌平、大象公會這樣的“自媒體大號”。
王少杰稱:“在看到微信號被封后,腦子一陣空白,覺得莫名其妙?!彪S后跑到網上查閱相關新聞,發(fā)現(xiàn)騰訊已經有了明確回應:“為保障用戶體驗,微信公眾平臺嚴禁惡意營銷以及誘導分享朋友圈,嚴禁發(fā)布色情低俗、暴力血腥、政治謠言等各類違反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政策規(guī)定的信息?!庇谑峭跎俳芨涿盍耍骸拔覀儼l(fā)布的都是財經類、IT類和法制類的文章,基本都是記者原創(chuàng),不太可能跑偏。而轉載呢,也是一些比較好玩的、發(fā)表過的東西,比如《紐約客》上關于艷星的文章,但也不至于違規(guī)?!?/p>
王少杰對騰訊的“突然襲擊”表現(xiàn)了不解、氣憤和失望:“其實我一開始就告訴作者們,寫文章的時候要小心些,因為騰訊開始管得不嚴,但早晚口子會收。只是完全沒料到這個結果——一下子突然把這么多賬號給斬了,騰訊起碼要給大家一個說法吧??磥砹_振宇說得對,不能押寶到一個平臺,騰訊也沒想微信公眾號能做得多大,我們的空間畢竟還是有限?!?/p>
或許是體量不大——王少杰覺得他的“后院記者”還算是個小眾公號,目前粉絲也還沒有過萬,倒是還可以再做個新號,所以評論起騰訊可以“口無遮攔”。但是另外一些“涉事”大號就有點諱莫如深的感覺。一位在這次封號中“中槍”的知名媒體人表示,同樣覺得突然,但是因為正在交涉,實在是不方便公開評論什么,但他表示幾個自媒體大號有可能盡快恢復:“你現(xiàn)在去看的話,發(fā)對話不再建議取消關注了,也可以查看歷史消息,至于原因,做新聞的人應該都懂。”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媒體人認為:“鑒于新浪微博的前車之鑒,騰訊這次算是主動表態(tài)。”
作為微信公眾號圈子較有影響力的組織之一,We-Media自媒體聯(lián)盟的成員在這次風波中無一“躺槍”,WeMedia負責人青龍老賊表示,這和他們最開始的謹慎是有關系的:We-Media在一開始就拒絕時政類賬號加入,即使是特別有影響力的賬號,青龍老賊說:“我們覺得這類雖然很好看,很犀利,但第一有風險,第二商業(yè)化價值不大。我們還是比較歡迎行業(yè)類的、原創(chuàng)為主的自媒體賬號加盟。”
至于這次封號會不會對一些自媒體賬號的商業(yè)化前景產生影響,青龍老賊認為:“影響肯定是有的,畢竟這是一次突然行為。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能幫助很多媒體人看清楚騰訊想要的是什么,微信歡迎什么樣的類型和玩法。同時如果企業(yè)想要投資自媒體的話,要記得這個核心是要看人的,而不是看賬號。如果把資源壓到賬號上,那么這次風波已經很明白地提示了,這個風險是很大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