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萍
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應用于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
喻萍
目的 探討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應用于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異位妊娠行保守治療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 對照組單獨應用米非司酮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應用于異位妊娠保守治療臨床療效明確且不良反應少,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案。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異位妊娠
異位妊娠是一種常見婦科急腹癥, 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的趨勢。異位妊娠多發(fā)生于輸卵管, 以往多采行輸卵管切除術治療。此法治療異位妊娠雖療效可靠, 但對患者損傷較大,對于早期發(fā)現無生命危險的患者實施手術欠妥當[1]。目前,隨著B超技術的進步及基本生育知識的普及, 早期異位妊娠未破裂出血的檢出率大大的提高, 為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提供了機會[2]。為了探討藥物保守治療的臨床療效, 本研究將80例早期異位妊娠患者分別采用兩種藥物治療方案治療,對比分析兩組的臨床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異位妊娠行保守治療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各40例。入選標準:復合移位妊娠診斷標準且具有藥物治療指征, 包括血HCG水平≤3000 U/L, 腫塊直徑<5 cm等;無心、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病變, 生命體征平穩(wěn)。其中觀察組年齡19~33歲,平均年齡(27.1±7.4)歲;停經30~62 d, 平均(25.2±8.9)d;B超提示包塊直徑3.2~4.5 cm。對照組年齡19~35歲, 平均年齡(27.5±8.1)歲;停經30~64 d, 平均(24.3±9.1)d;B超提示包塊直徑3.3~4.7 cm。兩組患者在年齡、腫塊大小方面, 停經時間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肝腎功能、血尿常規(guī)等檢查。明確保守治療指征后, 對照組采取口服米非司酮片(國藥準字號H10950003)治療,75 mg/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注射甲氨蝶呤(國藥準字號H31021683)治療,劑量為20 mg/次,1次/d,5 d為一個療程。每個療程之間間隔5 d。治療期間注意觀察患者陰道出血、腹痛等情況。治療過程中, 每半周檢測患者的血β-HCG水平及盆腔包塊大小。
1.3 臨床療效評級標準 治療2個療程后, 根據患者的β-HCG水平及盆腔包塊大小評價治療效果。痊愈:血β-HCG水平每周下降>15%直至正常水平, 超聲檢查提示包塊縮小30%以上或消失, 患者陰道流血、腹痛等臨床癥狀消失;有效:血β-HCG水平每周下降>15%可繼續(xù)治療或血β-HCG水平每周下降<15%但病情穩(wěn)定仍可繼續(xù)藥物治療, 超聲檢查提示包塊縮小, 患者陰道流血、腹痛等臨床癥狀消失;無效:血β-HCG水平每周下降<15%或升高, 超聲檢查提示包塊大小無明顯變化, 患者陰道流血、腹痛等臨床癥狀加重或出現內出血征象??傆行?(痊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采用χ2檢驗, 設定檢驗標準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痊愈23例, 有效15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95.0%;對照組痊愈16例, 有效16例, 無效8例, 總有效率80.0%。兩組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
異位妊娠指的是受精卵于子宮以外的部位著床, 異位妊娠患者受精卵多著床于內壁黏膜及黏膜下組織等較薄的組織, 孕卵發(fā)育到一定程度后就有可能導致輸卵管破裂出血,病情兇險, 甚至有可能導致患者死亡。隨著現在患者妊娠后早期檢查意識的提高, 大部分異位妊娠可在早期通過B超等手段檢查出來, 為患者進行保守治療, 提供了條件。相對于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具有損傷小、保留生育功能等優(yōu)點, 對于早期異位妊娠未破裂出血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具有重要意義。米非司酮是一種孕激素受體拮抗劑, 具有較強的抗孕酮作用, 從而使蛻膜、絨毛組織變性、壞死、分離。此外, 米非司酮還可抑制滋養(yǎng)細胞的增殖, 降低黃體生成素水平, 從而抑制胎兒生長促進死胎的排出。甲氨蝶呤是一種葉酸類抗代謝藥, 其主要通過與細胞內的二氫葉酸還原酶結合從而阻斷四氫葉酸的生成, 抑制核苷酸的合成, 最終抑制胚胎滋養(yǎng)細胞的增生, 達到使胚胎脫落死亡的作用。有研究指出, 單一使用一種藥物存在局限性, 聯(lián)合用藥具有優(yōu)勢互補的作用。本組研究中, 觀察組痊愈23例, 有效15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95.0%;對照組痊愈16例, 有效16例, 無效8例, 總有效率80.0%。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聯(lián)合用藥在臨床療效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 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應用于異位妊娠保守治療臨床療效明確且不良反應少, 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案。
[1] 江慶霖,劉德順,周輝, 等.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或中藥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觀察.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22(4):213-215.
[2] 何靜,楊洋,李華麗, 等.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觀察.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12):1042-1044.
438331 湖北省黃岡麻城市福田河醫(y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