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于洋
目的 研究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 為腦梗死的臨床防治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收集2012年09月~2013年10月66例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 對其進行臨床分析, 并將其作為本研究的實驗組, 選擇同時期66例身體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 測定兩組葉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研究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結果 實驗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對照組[(16.12±3.55)μmol/L VS(10.06±2.10)μmol/L, P<0.05],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葉酸水平呈負相關, 與年齡呈正相關, 男性腦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P<0.05)。結論 性別、葉酸水平影響著高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與腦梗死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臨床應充分重視。
腦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相關性
腦梗死為腦血管疾病, 嚴重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 近年來, 腦梗死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腦梗死給患者的生活治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有研究指出[1], 腦梗死的發(fā)展與高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本文將其展開研究, 為腦梗死的臨床防治提供理論依據?,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09月~2013年10月66例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 將其作為本研究的實驗組, 共有男性患者46例, 女性患者20例, 年齡54~76歲不等, 平均(61.2±2.5)歲, 經顱腦CT檢查、MRI檢查, 確定全部患者符合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腦梗死診斷標準[1], 66例患者均無妊娠、惡性腫瘤、消化道疾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 選擇同時期66例身體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 男性47例, 女性19例, 年齡55~77歲不等, 平均(61.5±2.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經統(tǒng)計學處理, 認為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一般方法 清晨, 叮囑兩組患者空腹, 抽取全部研究對象3 ml靜脈血, 將采集標本置于抗凝管內, 給予離心, 充分將血漿分離, 借助 英國DREW DS30監(jiān)測儀及其配套試劑給予檢查。若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 μmol/L, 則認為患者存在高同型半眺氨酸血癥。借助電化學發(fā)光法及瑞士羅氏公司 E170 型監(jiān)測儀檢測標本中的葉酸水平, 做好相關記錄。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借助SPSS17.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處理數據, 計量數據借助t檢驗比較組間差距, 以正負標準差)表示;計數數據借助χ2檢驗比較組間差距,以比率[n(%)]表示。將P<0.05設為檢驗校準, 若滿足校準,則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研究對象臨床檢測指標比較 檢測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平均為(16.12±3.55)μmol/ L, 其中男性平均水平為(17.15±2.56)μmol/L, 女性平均水平為(14.65±2.26)μmol/L。對照組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平均為(10.06±2.10)μmol/L, 其中男性平均水平為(10.07±2.77) μmol/L, 女性平均水平為(9.85±1.93)μmol/L。從整體上看, 實驗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t=6.255, P<0.05)。
2.2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多重逐步回歸分析 將實驗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基礎疾病、葉酸水平等作為自變量, 將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作為因變量, 逐步進行多重回歸分析, 當α=0.05, 認為自變量與因變量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詳見表1。
表1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多重逐步回歸分析
腦梗死具有較高的病殘率及病死率, 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存質量, 目前, 已經確定心臟病、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是腦梗死的危險因素, 近年來, 臨床上開始關注腦梗死與血清同型半眺氨酸的相關性。
同型半眺氨酸是種含硫氨基酸, 可通過蛋氨酸脫甲基代謝生成。高同型半胱氨酸在人體血漿中存在的方式主要分為三種, 即:高同型半胱氨酸的二硫化物、游離的高同型半胱氨酸、二硫鍵結合的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眺氨酸血癥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能力差, 粥樣斑塊形成速度快, 一旦形成動脈粥樣硬化, 就容易發(fā)生腦梗死。
經多重逐步分析, 認為同型半眺氨酸水平與葉酸水平呈負相關, 說明葉酸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主要原因,但有報道認為[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營養(yǎng)及遺傳具有相關性。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年齡呈正相關, 認為是由老年患者葉酸攝入量少引起的(老年患者口腔功能及腸胃功能較差, 不喜歡食用腌制食品、烹調食品, 綠葉植物攝入量低,導致葉酸攝入量減少)。本研究結果顯示, 男性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顯高于女性, 近似于相關研究結果, 認為與雌激素分泌相關, 也有研究[3]認為男性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與自身酗酒、吸煙相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對照組[(16.12±3.55)μmol/L VS(10.06±2.10)μmol/L, P<0.05],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葉酸水平呈負相關, 與年齡呈正相關,男性腦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P<0.05), 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 提示性別、葉酸水平影響著高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與腦梗死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臨床應充分重視。
綜上所述, 腦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身體健康者, 男性患者高于女性, 葉酸水平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負相關, 年齡與其呈正相關, 為防止發(fā)生腦梗死, 應鼓勵老年人食物綠葉植物, 提高葉酸攝入量。
[1] 賈克娟.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03(01):236-237.
[2] 楊富珍.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27(08):51-52.
[3] 王曉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2,08(05):29-30.
461000 河南省許昌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