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林
腹腔鏡手術中瑞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分析
陳小林
目的 探討腹腔鏡手術中瑞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 接受腹腔鏡手術的100例患者,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0例, 觀察組患者用瑞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進行麻醉, 對照組患者用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麻醉,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各階段的麻醉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拔管時間、患者的蘇醒時間都較對照組患者縮短;出現(xiàn)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的患者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 兩組經(jīng)對比, 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在腹腔鏡手術中瑞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顯著, 患者術后恢復較快、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少, 應該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腹腔鏡;手術;瑞芬太尼, ;丙泊酚;麻醉;效果
腹腔鏡手術在手術過程中會引起多種應激反應, 研究發(fā)現(xiàn), 瑞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對腹腔鏡引起的應激反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具有麻醉效果好、起效快、患者蘇醒快等優(yōu)點, 可減少手術中不良反應情況的發(fā)生, 提高手術的成功率[1]。本文就腹腔鏡手術中瑞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麻醉的優(yōu)越性作進一步的分析, 探討其在臨床應用中的麻醉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來本院接受腹腔鏡手術的100例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齡28~70歲, 平均年齡49.6歲, 其中經(jīng)腹腔鏡結腸手術9例, 脾切除6例, 闌尾手術14例, 膽囊切除手術21例;觀察組中男30例, 女20例,年齡31~72歲, 平均年齡51.3歲, 其中經(jīng)腹腔鏡結腸手術10例, 脾切除5例, 闌尾手術12例, 膽囊切除手術23例。所選患者都滿足腹腔鏡手術的適應證, 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對丙泊酚和阿片類藥物均沒有過敏史、患者沒有聽力障礙、精神障礙、嗜酒及藥物濫用史、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標、心電圖指標等輔助檢查的結果均正常、患者沒有嚴重的肝臟、肺和心臟等重要臟器的疾病。所有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術前對所有患者禁飲禁食, 進入手術室后監(jiān)測兩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心電圖、血壓和心率等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道, 然后進行麻醉誘導。
對照組患者的麻醉誘導劑為芬太尼和丙泊酚, 麻醉誘導4 min后氣管插管, 然后通過麻醉機控制患者的呼吸, 維持二氧化碳的分壓在4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 吸入2%的異氟醚維持麻醉, 通過異氟醚的遞減和遞增來控制麻醉的過深和過淺。
觀察組患者誘導劑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 瑞芬太尼的用量為2 μg/kg, 丙泊酚的用量為1.8 mg/kg, 氣管插管后采用麻醉機控制患者的呼吸。氣管插管后通過微量泵靜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 瑞芬太尼量為0.35 μg/(min·kg), 丙泊酚用量為70 μg/(min·kg), 丙泊酚的量及速度維持恒定, 瑞芬太尼可通過量的遞減或遞增來應對麻醉的過深和過淺。對兩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手術前和手術后的心率、血氧飽和度和血壓等血流動力學情況進行監(jiān)測;觀察兩組患者手術后在同一麻醉深度下的拔管時間、睜眼時間和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記錄兩組患者手術后出現(xiàn)頭痛、嘔吐等高血壓反應的情況。對記錄結果做進一步的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患者的拔管時間和蘇醒時間都較對照組患者短, 兩組患者在拔管時間和蘇醒時間上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蘇醒時間和拔管時間比較( x-±s, min)
2.2 觀察組患者術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例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 兩組患者在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上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后出現(xiàn)的不良情況比較[n(%)]
瑞芬太尼具有大量輸注無蓄積、代謝快、起效快和分布容積小等優(yōu)點, 是臨床麻醉中常用的超短效阿片類藥物[2],代謝后的瑞芬太尼大約有90%以上會經(jīng)尿排出, 患者的性別、體重、年齡、腎功能、肝功能都不會影響到瑞芬太尼的代謝, 其代謝與抗膽堿酯酶、血漿膽堿酯酶的濃度無關;丙泊酚具有不良反應少、恢復快速、麻醉平穩(wěn)、血漿的清除率高、作用時間短、起效快等優(yōu)點[3], 其在靜脈復合麻醉、維持和誘導麻醉中有廣泛的應用, 但會引起一定程度的呼吸抑制。瑞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可使兩者的麻醉效果相互協(xié)調(diào), 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縮短麻醉時間, 改善麻醉效果, 提高腹腔鏡手術的成功率。本組資料顯示觀察組在拔管時間、蘇醒時間及不良反應等均優(yōu)于對照組, 且經(jīng)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兩者的聯(lián)合麻醉應該在臨床麻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1] 崔國軍.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靶控靜脈輸注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中臨床應用.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3, 20(11):1683-1685.
[2] 魏文偉.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靶控輸注麻醉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效果比較.當代醫(yī)學, 2012, 36(21):7-8.
[3] 段玉屏, 杜慶菊.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靶控輸注靜脈全麻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1, 22(9): 1095-1096.
2014-07-14]
361000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