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春
·短篇論著·
周圍型小肺癌X線與CT診斷方法臨床分析
張青春
目的 探討X線與CT診斷的影像學表現(xiàn)對周圍型小肺癌早期診斷率的臨床意義。方法將89例周圍型小肺癌患者分別行X線片檢查和螺旋CT薄層增強掃描, 并分析所顯現(xiàn)的影像學特征。結果 CT檢查陽性率以邊緣不規(guī)分葉征67例(51.69%)最多, 顯著高于X線片檢查的46例(75.28%), 兩者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CT增強掃描對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優(yōu)于X線片檢查。結論 CT薄層增強掃描可提高周圍型小肺癌的早期診斷率。
周圍型小肺癌;X線;CT;診斷方法
周圍型小肺癌為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惡性腫瘤之一, 是原發(fā)于肺段或肺段以下直徑≤2 cm的支氣管黏膜上皮癌。大多數(shù)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病情的進展期, 治療困難, 療效不佳, 預后差, 生存期短。因此, 早期診斷、治療對改善預后具有巨大意義, 是提高臨床療效和延長生存期的重要因素[1]。影像學檢查是確診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作者對89例周圍型小肺癌患者行X線片檢查和螺旋CT薄層增強掃描, 并對其影像學特征進行比較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89例均為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周圍型小肺癌的門診與住院患者, 其中男67例, 女22例;年齡37~72歲, 平均年齡(52.5±8.5)歲;發(fā)病部位:右肺47例(上葉23例, 中葉9例, 下葉15例),左肺42例(上葉15例, 舌葉10例, 下葉17例);臨床表現(xiàn):咳嗽、咳痰、發(fā)熱28例, 咳嗽、咳痰、痰中帶血13例, 無癥狀僅在體檢過程中發(fā)現(xiàn)者48例;病理組織分型:細支氣管肺泡癌14例, 腺癌34例, 鱗癌27例, 小細胞肺癌13例。
1.2 檢查方法 CT檢查:使用GE Brightspeed 16排螺旋CT掃描。在患者平靜呼吸憋氣下由肺尖至肺底部掃描(螺距1.5 mm, 層厚10 mm, 電流90 mA, 電壓120 kV), 病灶顯現(xiàn)后,于患者肘靜脈注入碘海醇100 ml, 速度2 ml/s, 然后瞄準病變部位進行薄層掃描(螺距1.5 mm, 層厚2~3 mm)。X線片檢查:使用島津數(shù)字化X線攝影機RadSpeed DR X線機胸片檢查(參數(shù)30~35 mA, 62~74 kV), 囑患者站立位。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CT檢查顯示腫塊周圍邊緣不規(guī)分葉征46例(51.69%)、鋸齒狀或毛刺征37例(41.57%)、細支氣管充氣征11例(12.36%)、胸膜凹陷征9例(10.11%)、空泡征10例(11.23%),兔耳征7例(7.86%), 與X線檢查顯示的67例(75.28%)、56例(62.92%)、29例(32.58%)、31例(34.83%)、27例(30.33%)、19例(21.34%)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89例患者X線及CT檢查結果[n(%)]
周圍型小肺癌指的是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 腫瘤直徑在≤2 cm以下, 無胸膜浸潤和淋巴結轉(zhuǎn)移的患者[2]。我國肺癌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已成為惡性腫瘤的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因此, 早期的影像學檢查有利于臨床診治, 尤其應對直徑在≤2 cm以下的肺內(nèi)占位病變及早進行檢查。肺部X線片具有組織重疊較少、自然對比良好及經(jīng)濟方便的優(yōu)勢,對病灶的早期發(fā)現(xiàn)具有重要意義, 但不能對病變部位進行精確的定位[3]。CT檢查通過薄層增強掃描, 能準確精細地檢查出隱蔽部位的小病灶, 及時發(fā)現(xiàn)早期病變, 并且能顯示出腫瘤內(nèi)部結構及鄰近結構, 這是X線片所不能比擬的。CT檢查能進一步顯示腫塊的位置、內(nèi)部結構、形態(tài)、血管走行等, 是臨床診斷的可靠依據(jù)。其影像學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分葉征。由于肺部病變組織向四周生長時速度不均一, 使肺癌邊緣形成分葉狀, 在影像學檢查中表現(xiàn)出分葉征[4]。分葉征的相關因素有:腫瘤細胞增殖方式、淋巴轉(zhuǎn)移、肺癌內(nèi)細胞分化程度、腫瘤周圍環(huán)境等, 臨床診斷意義與腫瘤分葉程度成正比。②毛刺征。由于腫瘤浸潤導致周圍肺小葉條索狀肺不張、癌性淋巴管炎及結締組織增生等原因, 肺癌成浸潤性生長的同時刺激宿主, 宿主對腫瘤細胞發(fā)生反應, 從而瘤體向肺野伸出毛刺狀條影。毛刺征是肺癌有價值的影像學征象[5]。③細支氣管充氣征。由于肺部惡性腫瘤細胞增殖速度不一, 在影像學表現(xiàn)上, 小肺癌瘤體內(nèi)尚未被浸潤的肺泡和細支氣管常為病灶內(nèi)出現(xiàn)的透亮區(qū)。大多數(shù)良性病變不具備細支氣管充氣征, 因此其對周圍型肺癌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④胸膜凹陷征。由于腫瘤內(nèi)纖維瘢痕組織收縮,牽拉胸膜導致胸膜凹陷征形成[6]。條索影牽拉胸膜, 形成喇叭口狀凹陷是其影像學上的主要表現(xiàn)。肺腺癌和細支氣管肺泡癌可見此征, 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意義。⑤血管集束征。血管集束征為腫瘤在生長過程中鄰近血管所發(fā)生的一系列變化。由于腫瘤生成過程中纖維組織收縮牽拉引起腫瘤周圍的小血管、支氣管聚攏、扭曲或移位, 同時腫瘤細胞分泌細胞因子, 使腫瘤周圍血管生成, 包繞腫瘤并破壞腫瘤周圍組織而形成此征。
本觀察研究顯示, CT檢查的陽性率邊緣不規(guī)分葉征51.69%、鋸齒狀或毛刺征41.57%、細支氣管充氣征12.36%、胸膜凹陷征10.11%、空泡征11.23%、兔耳征7.86%, 顯著高于X線片檢查的75.28%、62.92%、32.58%、34.83%、30.33)、21.34%, 兩者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說明CT檢查能明顯提高周圍型小肺癌的早期診斷率和正確率, 為早期治療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Chemousov AF, Pavlov luV, Pavlov Alu.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of small peripheral lung neoplasms.Khirurgiia(Mosk), 2010(6):61-69.
[2] 秦慧娟, 趙衛(wèi)東.周圍型小肺癌的CT診斷及病例基礎.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 2009, 10(2):56-58.
[3] 邱學青, 任毅, 林波.周圍型小肺癌的X線和CT征象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 20l0, 8(11):18-19.
[4] 吳峰, 程傳虎, 羅雯霏, 等.CT引導經(jīng)皮肺活檢診斷早期周圍型肺癌的價值.海南醫(yī)學, 2004, l5(5):7-8.
[5] 康眼訓, 劉雨峰, 張鵬天, 等.周圍型小肺癌的X線與CT影像診斷分析.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0, 31(3):357-359.
[6] 蔡維勇.40例周圍型肺癌X線征象分析.重慶醫(yī)學, 2006, 35(19): 1790-1791.
Clinical analysis of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diagnostic X-ray and CT ZHAGN Qing-chu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Qiyang County, Yongzhou 426100,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aging X-ray and CT diagnosis for peripheral small lung cancer early diagnosis.Methods The 89 cases of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X-ray examination and thin enhanced spiral CT scan, and imaging analysis revealed special.Results CT scan-positive rate to edge irregular lobulation 67 cases (51.69%) the mos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46 cases of X-ray inspection (75.28%),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of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diagnosis than X-ray examination.Conclusion X-rays and CT scans can improve thin enhancement of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early diagnosis.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X-ray; CT; Diagnostic methods
2014-03-12]
426100 湖南省祁陽縣人民醫(y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