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慧敏
蒼莽的群山之中行走著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他們無所謂從哪里來,也無所謂到哪里去。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里,他們的夢想只有一個,那就是能看看這個繽紛的世界?!爱攺棓嗟谝磺Ц傧視r,便可以打開琴箱拿藥方,去抓藥了?!崩舷棺訋煾颠@么告訴小瞎子徒弟。然而當希望來臨時,絕望也接踵而至。琴斷箱開,卻只等來一張白紙。有人說這就是命運。
我并不愿在自然科學如此發(fā)達的21世紀,承認命運的主宰性,甚至,從未想過會如此。要我說,人們所謂的命運只不過是主觀臆斷下的種種巧合罷了。而生命,本就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而以結(jié)果為一切的命運是脆弱的。這便是《命若琴弦》所要闡釋的最樸素的道理吧?
文中的瞎子,他們所感受到的痛苦是超乎肉體的。那唯一的夢想一直支持著他們行走,追尋,也因此他們對未來有著最敏感而又最脆弱的感知。某些當時充滿怨憤的曲折經(jīng)歷,后來似乎都成了天然的養(yǎng)分與能量使他們在殘酷的現(xiàn)實里,在無邊的黑暗中,始終保持對光明的追求與熱情以及對生命過程的恒久享受。
誠然,夢想必須有,因為夢想并非從來無望。有人曾慨言,中國的哲學家都是睜著一只眼做夢的人,很少幻滅,而這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叵肜仙傧棺硬铧c因為努力的徒勞而走向死亡,我頓悟:當理想與現(xiàn)實碰撞,我們需要的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以現(xiàn)實主義及慈念來觀察人生,以愛及溫存來洞察心靈,保留著充分的現(xiàn)實主義與理想主義去對待周遭的一切。
讀此書,我只想說,它深邃如大海。你可以望見它的邊際,卻永遠無法走進去了解它的深度。正如弗吉尼亞·伍爾芙所說,走向人內(nèi)心的路,永遠比走向外部世界要漫長得多。小瞎子給了蘭秀兒幾乎他的一切,但是她還是逃離了大山,去追尋山外的世界。在物質(zhì)與道德之間,人們很清楚,往往是誰消化了誰,誰吞噬了誰。但對于道德,我們又怎能忽略和忘卻。
再短小的故事,也是個完整的世界?!睹羟傧摇方o我的感悟是:我們在自己的生命里,一直在追求美好,朝著那個朦朧的方向,一直奔跑,遺忘了時間,遺忘了痛苦,即便跌倒,也會毅然決然爬起,繼續(xù)前行。
【作者系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qū)第一中學學生,指導教師:雷坤】